-
公开(公告)号:CN108553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247129.0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浮筒式给排水机构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滤池、滤料层和反冲洗管路,滤料层下方的池壁上设有净水出口,滤池中竖直设有一个进出水管,进出水管下端通过管道与滤池外的待过滤水给水管路和浊水排水管路连接;进出水管的上端套设有一个能悬浮在水中的浮筒,浮筒上端敞开形成进出水口,浮筒内侧壁与进出水管外侧壁滑动密封连接,使浮筒能够随滤池内水位的变化而沿进出水管上下浮动。进出水口的高度随液位变化而改变,在反冲洗排水过程中始终与滤池液位相适应,防止滤料随水流失,反冲洗效率更高,能够减少反冲洗次数,缩短反冲洗时间,提高滤池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485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77349.X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IPC: C02F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及一种反应墙结构。一种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利用铁粉-锰砂耦合工艺去除河道内黑臭水中的氨氮、磷酸盐、COD,顺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含锰砂墙、含铁粉墙或含锰砂墙、含铁粉墙二者的相互组合;对依次通过含锰砂墙、含铁粉墙后的黑臭水,再进行曝气处理。一种含铁粉墙或含锰砂墙结构,由箱体式结构的反应单元堆砌而成,所述箱体式结构的反应单元顺水流方向的前、后两个面布置5-50mm的通孔,箱体式结构的反应单元内填充的铁粉或锰砂。本发明采用反应墙技术布置在河道上,黑臭水按一定顺序流经铁反应墙/锰砂反应墙以及太阳能曝气等反应工序,降低了黑臭水中的氨氮、磷酸盐、COD等有害指标,治理黑臭水体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00126.4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IPC: F16L55/38 , F16L55/36 , F16L55/40 , F16L1/26 , F16L55/18 , F16L55/1645 , B08B9/047 , F16L101/30 , F16L101/12 , F16L101/16 , F16L10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开挖地下输水管道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管体,管体两端外径大于其中部外径;环形气囊和供气机构,环形气囊固定于管体两端部外周侧,供气机构固定在管体中部外侧壁面且与环形气囊间通过气管连通;充气状态两个环形气囊外周壁可抵接输水管道内壁面,使得管体外壁与管道内壁间形成修复腔;管体外壁对应修复腔设有修复机构;水力驱动机构,水力驱动机构固定在管体外壁并通过输水管连通至管体内靠近其一端位置,输水管喷水或吸水方向与管体中心轴线成预定夹角;控制器,控制器固定在管体外壁上;供气机构、修复机构和水力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在不关闭管道供水情况下进行管道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1216111.1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抑藻活性成分提取并用于制造抑藻剂的方法。一种从马齿苋籽中提取抑藻活性成分并用于制备抑藻剂的方法,先将预处理后的马齿苋籽和乙酸乙酯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30(kg:L)的比例混合;然后对浸提液进行处理,去除马齿苋籽残渣得到马齿苋籽乙酸乙酯提取液,再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获得马齿苋籽乙酸乙酯提取物,此即最终制得的抑藻剂。使用时,将制得的抑藻剂用二甲基亚砜助溶,加入以蓝藻为优势种的小型景观水体中,放置48~120小时,以使抑藻剂和水中的藻类接触,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本发明从马齿苋籽中提取天然抑藻活性成分制得的抑藻剂,属于天然成分,用于控藻,在水体中易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5777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1216112.6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抑藻活性成分提取并用于去除水中藻类方法。一种从马齿苋中提取抑藻活性成分并用于抑藻的方法,先将预处理后的马齿苋和乙酸乙酯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5~30(kg:L)的比例混合;然后对浸提液进行处理,去除马齿苋残渣得到马齿苋乙酸乙酯提取液,再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获得马齿苋乙酸乙酯提取物,此即最终制得的抑藻剂;将制得的抑藻剂用二甲基亚砜助溶,加入含藻水中,放置48~120小时,使抑藻剂和水中藻类接触,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本发明从马齿苋中提取天然抑藻活性成分制得的抑藻剂,属于天然成分,用于控藻,在水体中易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27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210062.4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Inventor: 吴俊峰 , 王现丽 , 杜敬 , 方冰 , 郭一飞 , 张岩 , 康海彦 , 谭水成 , 袁英贤 , 刘彪 , 朱新锋 , 牛云峰 , 宋丰明 , 朱慧杰 , 何亚丽 , 尹玉先 , 武晓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提取和净化土壤中多种氯代多环芳烃的方法,其步骤为:土壤样品前处理,将预冻过的土壤样品置于冷冻干燥仪中冻干去除水分,冻干后的土壤样品磨碎并过200目筛,制得备用土壤;加速溶剂萃取,在高温高压下用水溶液将目标物萃取出来,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稀释5倍后,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浓缩净化;将浓缩精华后的萃取液通过旋转蒸发、氮吹浓缩,溶剂替换后定容,然后转移至进样小瓶中待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小瓶中的样品检测;通过亚临界水溶液‑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浓缩净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等多种技术的联用,从而实现土壤中8种氯代多环芳烃的同步萃取、净化和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06210.5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群体感应的丝状污泥膨胀控制方法。属于丝状污泥膨胀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步骤是运行活性污泥反应器并采集活性污泥样品,判断其污泥膨胀程度及污泥膨胀类型,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奈瑟氏染色,鉴定引发丝状污泥膨胀的优势丝状菌,测定N‑酰化高丝氨酸内酯类(AHLs)信号分子的种类和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出与丝状污泥膨胀呈负相关的AHLs信号分子,投加确定的AHLs信号分子至活性污泥反应器中,从而实现活性污泥反应器中丝状污泥膨胀的控制。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可以快速减少或消除发生污泥膨胀时带来的污泥沉降困难、出水水质恶化等负面影响,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47129.0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浮筒式给排水机构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滤池、滤料层和反冲洗管路,滤料层下方的池壁上设有净水出口,滤池中竖直设有一个进出水管,进出水管下端通过管道与滤池外的待过滤水给水管路和浊水排水管路连接;进出水管的上端套设有一个能悬浮在水中的浮筒,浮筒上端敞开形成进出水口,浮筒内侧壁与进出水管外侧壁滑动密封连接,使浮筒能够随滤池内水位的变化而沿进出水管上下浮动。进出水口的高度随液位变化而改变,在反冲洗排水过程中始终与滤池液位相适应,防止滤料随水流失,反冲洗效率更高,能够减少反冲洗次数,缩短反冲洗时间,提高滤池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17013.6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自流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包括:连续反应器本体、进水箱、排水箱、水泵和两个连接管,所述连续反应器本体与进水箱之间通过连接管和水泵相连通,所述连续反应器本体与排水箱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水泵配合所述连接管将所述进水箱内的污水运输进入所述连续反应器本体内进行污水处理。该改进型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污水注入进水箱中,且本装置可连续的将注入进水箱内污水及时进行固液分离,进而防止杂质与污水混合,极大的降低了杂质在污水中的溶解量,并使杂质不会进入反应釜内,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杂质对好氧颗粒污泥使用的影响,装置体积小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6111.1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河南城建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抑藻活性成分提取并用于制造抑藻剂的方法。一种从马齿苋籽中提取抑藻活性成分并用于制备抑藻剂的方法,先将预处理后的马齿苋籽和乙酸乙酯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30(kg:L)的比例混合;然后对浸提液进行处理,去除马齿苋籽残渣得到马齿苋籽乙酸乙酯提取液,再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获得马齿苋籽乙酸乙酯提取物,此即最终制得的抑藻剂。使用时,将制得的抑藻剂用二甲基亚砜助溶,加入以蓝藻为优势种的小型景观水体中,放置48~120小时,以使抑藻剂和水中的藻类接触,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本发明从马齿苋籽中提取天然抑藻活性成分制得的抑藻剂,属于天然成分,用于控藻,在水体中易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