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4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2393.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定白榆与脱皮榆种质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所述引物对为下列引物对为Ulmus_p20、Ulmus_p61或/和Ulmus_p165,采集待测白榆或脱皮榆新鲜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样本DNA;以该DNA为模板,使用所述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待检样本为白榆或脱皮榆。本发明利用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白榆与脱皮榆种质资源,有利于促进白榆与脱皮榆良种选育,加快优良种质的利用进程。本发明特异性引物分别对脱皮榆和白榆组织进行扩增,两者产物长度差异显著,表明这些特异性引物能够有效鉴定白榆与脱皮榆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20178.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定白榆与脱皮榆种质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下列引物对为Ulmus_p20、Ulmus_p61或/和Ulmus_p165,采集待测白榆或脱皮榆新鲜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样本DNA;以该DNA为模板,使用所述分子标记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待检样本为白榆或脱皮榆。本发明利用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白榆与脱皮榆种质资源,有利于促进白榆与脱皮榆良种选育,加快优良种质的利用进程。本发明特异性引物分别对脱皮榆和白榆组织进行扩增,两者产物长度差异显著,表明这些特异性引物能够有效鉴定白榆与脱皮榆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49278.3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栎类林实生苗自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立地类型,选择自然更新的适宜地区;S2、在拟改造栎类林地内开窗透光,择优保留母树;S3、在母树下开挖集种沟,促进栎类种子定居;S4、幼苗后续维护;S5、有序重复该方法,直至林分改造完成。本发明从栎类次生林密度过大,空间竞争激烈、早期萌生苗挤压实生苗营养空间、枯落物阻隔种子接触土壤、土壤和水分等立地条件差、虫鼠害严重等几个影响自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出发,通过筛选立地、开大林窗、刨除伐桩、开挖反坡集种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解决栎类次生林实生苗自然更新不良问题,促进栎类林的正向演替,实现了栎类林生态功能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517831.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纳植物飞毛飞絮污染的城市绿化下垫面营造方法,包括灌木种类和草本植物种类选择,营造地块选择及处理、消纳带构建等步骤。本发明根据北方大中型城市植物飞毛飞絮特点,选择特定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构建灌草多层绿地结构,通过灌木和草本的合理配置和科学营建,提供一种消纳植物飞毛飞絮污染的城市绿化下垫面营造方法,可有效提升城市绿化下垫面滞纳飞毛飞絮的能力,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缓减城市环境污染,方便人们出行;同时,应用该方法消纳飞毛飞絮,不损伤树体、不扰乱植物生理代谢,可持续发挥消纳能力,大幅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54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549278.3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栎类林实生苗自然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立地类型,选择自然更新的适宜地区;S2、在拟改造栎类林地内开窗透光,择优保留母树;S3、在母树下开挖集种沟,促进栎类种子定居;S4、幼苗后续维护;S5、有序重复该方法,直至林分改造完成。本发明从栎类次生林密度过大,空间竞争激烈、早期萌生苗挤压实生苗营养空间、枯落物阻隔种子接触土壤、土壤和水分等立地条件差、虫鼠害严重等几个影响自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出发,通过筛选立地、开大林窗、刨除伐桩、开挖反坡集种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解决栎类次生林实生苗自然更新不良问题,促进栎类林的正向演替,实现了栎类林生态功能的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950375.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雄性毛白杨“一条鞭”嫁接苗自生根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S1、对雄性毛白杨“一条鞭”嫁接苗的砧木部分用水浸泡;S2、制备扦插沟;S3、将插条的砧木上端朝北接穗朝南,砧木下端朝南的方式斜向插入扦插沟内,并使接穗基部贴于地面;扦插后,浇水;S4、待接穗生长至30cm以上长度、且根系分布于整个砧木时,用带刃工具切掉部分砧木进行断根;S5、在接穗基部附近沿接穗茎干进行划割,划割深度为恰好切透接穗树皮;S6、使用植物激素糊剂对划割伤口进行涂抹,并晾干至糊剂黏贴到茎干上而不脱落;S7、用土填平扦插沟,保证土埋住划割伤口,浇足水。本发明可促进苗木快速萌发自生根,解决了现有方法育苗过程繁琐、成效低下、成本高、育苗成效低下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9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50375.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雄性毛白杨“一条鞭”嫁接苗自生根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S1、对雄性毛白杨“一条鞭”嫁接苗的砧木部分用水浸泡;S2、制备扦插沟;S3、将插条的砧木上端朝北接穗朝南,砧木下端朝南的方式斜向插入扦插沟内,并使接穗基部贴于地面;扦插后,浇水;S4、待接穗生长至30cm以上长度、且根系分布于整个砧木时,用带刃工具切掉部分砧木进行断根;S5、在接穗基部附近沿接穗茎干进行划割,划割深度为恰好切透接穗树皮;S6、使用植物激素糊剂对划割伤口进行涂抹,并晾干至糊剂黏贴到茎干上而不脱落;S7、用土填平扦插沟,保证土埋住划割伤口,浇足水。本发明可促进苗木快速萌发自生根,解决了现有方法育苗过程繁琐、成效低下、成本高、育苗成效低下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7831.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纳植物飞毛飞絮污染的城市绿化下垫面营造方法,包括灌木种类和草本植物种类选择,营造地块选择及处理、消纳带构建等步骤。本发明根据北方大中型城市植物飞毛飞絮特点,选择特定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构建灌草多层绿地结构,通过灌木和草本的合理配置和科学营建,提供一种消纳植物飞毛飞絮污染的城市绿化下垫面营造方法,可有效提升城市绿化下垫面滞纳飞毛飞絮的能力,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缓减城市环境污染,方便人们出行;同时,应用该方法消纳飞毛飞絮,不损伤树体、不扰乱植物生理代谢,可持续发挥消纳能力,大幅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243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0141991.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松育苗方法,该方法仅以腐熟的香菇渣或松树皮作为油松育苗的培养基质,将培养基质盛装在侧面开孔、底部不开孔的容器中,采用喷灌方式对培养基质浇透后,栽植油松种子,之后将容器以相互存有空隙的间隔方式摆放在不存水的地面,进行对油松的育苗。本发明获得的油松育苗方法,不仅解决了培养基质因质轻而存在的遇水漂浮,因容重小而难以浇透、水分易散失的问题,还降低了香菇渣基质因盐分高对种子出芽的限制,从而提高了种子发芽率、油松苗存活率和植株高度,获得了一种更便捷、高效,经济价值更为显著的油松育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20213.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N15/11 , G16B30/10 , G16B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定白榆与榔榆种质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下列引物对为Ulmus_p104或/和Ulmus_p40,采集待测白榆或榔榆新鲜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样本DNA;以该DNA为模板,使用所述分子标记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待检样本为白榆或榔榆。本发明利用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白榆与榔榆种质资源,有利于促进白榆与榔榆良种选育,加快优良种质的利用进程。本发明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榔榆和白榆组织进行扩增,两者产物长度差异显著,表明这些特异性引物能够有效鉴定白榆与榔榆种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