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671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03384.2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 Y02B10/20 , Y02B10/24 , Y02B10/70 , Y02B30/12 , Y02B30/125 , F25B27/002 , F24D3/005 , F24D3/18 , F24D11/0221 , F24D19/1015 , F24D19/1045 , F24D2200/11 , F24D2200/12 , F24D2200/14 , F24D2200/32 , F25B29/00 , F25B30/06 , F25B49/00 , F25B260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1号地埋管群、2号地埋管群、建筑末端装置、集热循环水泵、储热循环水泵、地源侧循环水泵、1号储热控制阀、2号储热控制阀、1号地源侧控制阀、2号地源侧控制阀、1号管群流量调节阀、2号管群流量调节阀、1号管群热量表和2号管群热量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顺次与蓄热水箱、集热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即集热循环,收集太阳能产生的热水;蓄热水箱的热水出流端顺次与1号储热控制阀、储热循环水泵、1号地埋管群、2号储热控制阀、蓄热水箱的回流端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构成储热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71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703384.2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1号地埋管群、2号地埋管群、建筑末端装置、集热循环水泵、储热循环水泵、地源侧循环水泵、1号储热控制阀、2号储热控制阀、1号地源侧控制阀、2号地源侧控制阀、1号管群流量调节阀、2号管群流量调节阀、1号管群热量表和2号管群热量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顺次与蓄热水箱、集热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即集热循环,收集太阳能产生的热水;蓄热水箱的热水出流端顺次与1号储热控制阀、储热循环水泵、1号地埋管群、2号储热控制阀、蓄热水箱的回流端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构成储热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6369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03421.X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采用大小双机组和太阳能热水为建筑供热,两个机组在建筑末端和地源侧都互联互通,根据实际热负荷需要实现2个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多种模式为建筑供热,在保证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平衡的条件下,优化系统运行模式,实现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的高效运行。在有一段较长时期处于极低供热负荷时,可以由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的直接供热来满足建筑供热需要,而在正常供热负荷时,由纯地源热泵机组满足建筑供热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5919556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919129.7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小双机组和太阳能热水为建筑供热,两个机组在建筑末端和地源侧都互联互通,根据实际热负荷需要实现2个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多种模式为建筑供热,在保证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平衡的条件下,优化系统运行模式,实现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的高效运行。在有一段较长时期处于极低供热负荷时,可以由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的直接供热来满足建筑供热需要,而在正常供热负荷时,由纯地源热泵机组满足建筑供热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5919555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918625.0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1号地埋管群、2号地埋管群、建筑末端装置、集热循环水泵、储热循环水泵、地源侧循环水泵、1号储热控制阀、2号储热控制阀、1号地源侧控制阀、2号地源侧控制阀、1号管群流量调节阀、2号管群流量调节阀、1号管群热量表和2号管群热量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顺次与蓄热水箱、集热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即集热循环,收集太阳能产生的热水;蓄热水箱的热水出流端顺次与1号储热控制阀、储热循环水泵、1号地埋管群、2号储热控制阀、蓄热水箱的回流端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构成储热循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