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功能可调的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2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08239.0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功能可调的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抗菌材料为铜银共掺杂K2Ti6O13纳米材料,其中,铜和银的掺杂量按(Cu+Ag)/Ti的摩尔百分比控制在0.5%~3.0%,其中,Cu/Ti摩尔百分比为0.1~2%,而Ag/Ti摩尔百分比为0.05~1.0%;其一维纳米结构的径向尺寸为5nm~200nm。该材料可根据其应用需求通过调整铜银掺杂量来调控K2Ti6O13纳米抗菌材料的生物功能特性。本发明除能用于工业抗菌产品外,还能在保证高抗菌活性的同时,兼具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而应用于生物医用产品。

    用于细化弹簧钢铸态组织的孕育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8220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81520.6

    申请日:2011-04-01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细化弹簧钢铸态组织的孕育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涉及合金钢,制备步骤是:按摩尔比为Fe∶V∶Nb∶Al=3.2~5.6∶0.5~1.5∶1.9~4.3∶1.5~3.5配料、熔融和离心快淬甩带,得到平均厚度为0.1~0.3mm,平均宽度为1~2.5mm,平均长度为3~8mm的薄片状快速凝固FeVNbAl中间合金孕育剂,即为用于细化弹簧钢铸态组织的孕育剂;应用方法是采用金属熔融铸造法,将该孕育剂用于细化弹簧钢铸态组织。该孕育剂对弹簧钢基体晶粒和组织的细化起到显著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弹簧钢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

    灰口铸铁用复合孕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177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81517.4

    申请日:2011-04-01

    Abstract: 本发明灰口铸铁用复合孕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涉及铸铁合金,该孕育剂是由Fe-Ce-Si-Ca中间合金和Fe-B-V中间合金组成的纳米晶薄片状的孕育细化剂,其纳米晶晶粒小于100nm,薄片的平均厚度为0.3~0.5mm,平均宽度为0.3~0.75mm,平均长度为0.9~1.6mm;制备方法是一种快淬甩带法;应用方法是金属熔融铸造法。用该孕育剂对工程机械用灰口铸铁耐磨件的灰口铸铁合金组织进行晶粒和组织细化处理,克服了铸造缺陷,显著细化了基体晶粒和渗碳体相,从而显著提高了灰口铸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2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71057.9

    申请日:2010-12-02

    Abstract: 本发明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钛基合金,其元素组成的质量百分比为Al:5%~9%、V:1%~6%、Mo:8%、Nb:11%~15%、Zr:1%、Cr:0.1%~2%和余量为Ti;在该钛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加入非晶钛合金孕育剂。本发明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具有新的更加合理的元素组成成分,在熔炼工艺中加入了非晶钛合金孕育剂,增加了钛合金凝固时的异质形核核心,细化了铸态钛合金晶粒用本发明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产品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370MPa,延伸率可以达到11.6%,强韧兼备,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民用航空飞机的紧固件。

    生物医用非晶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3920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54009.2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生物医用非晶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用于生物医用的钛合金,其主要组成为Ti-Zr-Si,其中三种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是Ti为49.5%~91%、Zr为3%~20.5%和Si为6%~30%;或另外还含有Fe元素,其组成为Ti-Zr-Si-Fe;或另外还含有Fe元素和Mo元素,其组成为Ti-Zr-Si-Fe-Mo;或另外还含有Fe元素、Mo元素和Nb元素,其组成为Ti-Zr-Si-Fe-Mo-Nb。该生物医用非晶钛合金既排除了已有生物医用非晶钛合金中有毒元素Ni、Cu、B、Al和/或V的存在从而大大降低了植入材料对人体组织造成的危害性,又具有非常优异的耐蚀性。

    有生物活性涂层的钛基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9521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13810.1

    申请日:2005-06-14

    Abstract: 本发明有生物活性涂层的钛基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能移植到人体内的假体材料,是一种有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原位自生钛酸钾晶须生物活性涂层的钛基生物医学材料。其基体材料为钛、Ti-Mo、Ti-Mo-Nb、Ti-Mo-Zr-Fe、Ti-Nb-Zr、或Ti-Al-Zr-Nb-Sn系钛合金,其表面钛酸钾晶须生物活性涂层呈波纹状,散布着大小不一粒子状物,表面粗糙,具有尺寸1~3μm气孔,厚度2~8μm;其制备方法:(1)钛或钛合金基体的制备与预处理,(2)原位KDC法在钛或钛合金基体上自生钛酸钾晶须生物活性涂层。该涂层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制备工艺及工序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对环境没有污染,制备周期短,易于批量生产。

    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医用β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707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20837.X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医用β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材料以及附着在基体表面原位生成的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氧化钛纳米管层中含有BMP-2细胞生长因子;其中,基体材料为Ti-25Nb-6Zr-xMo系医用β钛合金,其中x=2-5,所述的合金表面原位生成的纳米管的管径在30~50nm之间,长度在200~300nm,垂直于钛合金表面呈阵列排布。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超低弹性模量,能够与骨组织间形成更好的界面力学匹配,成骨细胞能在医用β钛合金表面载有BMP-2的氧化钛纳米管生物复合材料的表面快速贴壁生长,且增殖明显,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并分泌成骨基质的作用,可用于各类骨的修复或替换。

    灰口铸铁用复合孕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1779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10081517.4

    申请日:2011-04-01

    Abstract: 本发明灰口铸铁用复合孕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涉及铸铁合金,该孕育剂是由Fe-Ce-Si-Ca中间合金和Fe-B-V中间合金组成的纳米晶薄片状的孕育细化剂,其纳米晶晶粒小于100nm,薄片的平均厚度为0.3~0.5mm,平均宽度为0.3~0.75mm,平均长度为0.9~1.6mm;制备方法是一种快淬甩带法;应用方法是金属熔融铸造法。用该孕育剂对工程机械用灰口铸铁耐磨件的灰口铸铁合金组织进行晶粒和组织细化处理,克服了铸造缺陷,显著细化了基体晶粒和渗碳体相,从而显著提高了灰口铸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用于铸造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182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610014361.7

    申请日:2006-06-15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铸造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涉及铝合金,它是一种由Cu-P中间合金和Al-Ti-B中间合金组成的纳米晶薄丝带状的晶粒细化剂,Cu-P中间合金与Al-Ti-B中间合金的重量百分比为Cu-P中间合金:Al-Ti-B中间合金=0.35~0.45∶0.65~0.55,其带的平均厚度为0.3~0.6mm,平均宽度为0.4~1.2mm;它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快淬甩带法;它的应用方法是用金属熔融铸造法制备铝合金铸造的内燃机活塞。在铝合金的金属熔融铸造中,加入本发明的纳米晶薄丝带状的晶粒细化剂,使铝合金组织中的初晶硅和共晶硅得到了更好的细化,增加了界面能,从而减少了铸造缺陷,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制备的铸造铝合金活塞的力学性能、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明显的提高。

    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5681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510013360.6

    申请日:2005-04-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合金。它的组成是2.5~15%TiN、2.5~10%AlN、4~6.5%Si、0.5~1.5%Cu、0.3~0.5%Mg、0~0.8%Ni、0~0.5%Ti、其余为Al,其中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它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熔体搅拌铸造法,总的工艺流程为,配料—熔化基体—加入增强颗粒—熔炼—变质处理—浇注—热处理,配料中增强颗粒尺寸在5~10μm范围内,熔化用真空炉的真空度为1.3~1.6×10-3Pa,温度在670~800℃之间,变质处理用的纳米孕育剂为用量为1~18g/Kg复合材料的含1~6%Na的纳米Al合金粉末;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重量轻、高模量、强度硬度高、耐热耐磨性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好,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