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氧方式换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290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947062.6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一种低氧方式换热的固体电蓄热‑锅炉系统,涉及一种固体电蓄热锅炉,所述的方案包括:(1)固体电蓄热‑锅炉系统中布置燃气燃烧装置和氧传感器;(2)燃烧装置布置在高温风道接近锅炉高温风进口处,燃气射流方向与空气同向;氧传感器布置在燃烧装置的上游,靠近燃烧装置的高温风道内;(3)氧传感器测量通道中氧的含量,氧含量高于3‑‑6%时开启燃烧装置,低于此数据时,关闭燃烧装置,保持通道中处于低氧气氛。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系统中的传热工质空气中的部分氧转化成二氧化碳,不但减少了高温氧腐蚀,还强化了辐射和对流两种形式的传热,减少了设备和运行成本,少量的燃气燃烧热量也补充到锅炉中,没有造成额外的能量消耗。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差压式液位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86108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285523.7

    申请日:2010-09-16

    Inventor: 刘吉堂 吕俊复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差压式液位测量装置,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的液位测量技术。该装置包括蒸汽引出管、饱和水引出管、正压管以及差压变送器。蒸汽引出管与正压管直接相连,并在蒸汽引出管上安装隔离阀;正压管设置在装有恒温流体的恒温外套管内,且在正压管的顶端安装有注水阀。饱和水引出管和负压管合二为一,安装在高压容器水平标高的零点位置,水平布置。差压变送器安装在饱和水引出管上,饱和水引出管通差压变送器与正压管连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单室平衡容器法和双室平衡容器法由于正压管内的水出现汽泡和汽化等造成密度和液位不确定,以及差压变送器的安装位置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在测量精度、使用方便及制造成本上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种蛇形电热板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0034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97458.X

    申请日:2011-04-19

    Abstract: 一种蛇形电热板式气体电加热装置,该装置的技术特点是电热元件采用一条或并列放置的两条以上的蛇形电热板,并在垂直于气体流动方向的蛇形电热板面上开有多排孔,排与排之间的开孔交错布置,被加热气体垂直于电热板表面从电热板上的开孔处流过;蛇形电热板两侧设有绝缘陶瓷板,该绝缘陶瓷板固定在位于蛇形电热板两端的陶磁支柱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电热元件散热效果好、电热元件表面温度低、不易氧化、电热元件材料寿命长、空气加热质量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热空气需求量大,温升高的场合。

    一种用于固体电蓄热的异形结构蓄热砖及摆放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105007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47510.2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固体电蓄热装置的异形结构蓄热砖,使砖与砖之间上下、左右相互咬合,解决了蓄热体结构不稳的问题;本发明的结构形成的蓄热体风道与电热通道在同一方向上,电热通道也是风道的一部分,大大加强了对流换热效果;表面波纹形状的砖也提高了空气与砖的换热。本发明的优点是:(1)砖与砖上下,左右之间利用本发明砖的特殊结构“梯形凸起”和“梯形凹槽”连接,解决了多层砖摆放稳定性问题。(2)蓄热砖外表面为波纹形状,强化了换热效果。(3)蓄热砖与蓄热砖之间的缝隙,形成的风道特殊结构以及电热通道也是风道一部分,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加热件的散热,增加了换热面热。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042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429404.7

    申请日:2015-07-21

    Inventor: 刘吉堂

    Abstract: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涉及一种气体电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4)、加热器芯体、电气接线盒(1)、保温衬套(5)、端头隔板(9)、进口连接管(11)、出口连接管(10),其中加热器芯体为该装置的核心部件,包括若干根波纹管(7)、若干导流支撑板(6)、端板(3)、导流端板(8)以及绝缘环套(13);外壳为一密封金属壳体,外壳内壁上贴敷一层保温衬套;外壳内壁进气口一侧设有环形安装板(2),通过加热器芯体上的端板将外壳与加热器芯体一端连接固定;本发明实现了电热元件内外换热,使得该设备热效率高,电热元件壁温低,热应力小,寿命长,节省贵金属电热元件材料的消耗。特别适用于气体压力大、温升高的场合。

    一种固体电蓄热式锅炉装置电热功率布置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105007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47471.6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一种固体电蓄热装置电热功率布置方案,涉及一种利用电能转换成热能,存储在固体蓄热材料中,然后利用空气取出储蓄的热能,去加热锅炉中的水向外供出热水或蒸汽的系统。所述的电热功率布置方案包括:(1)在锅炉水侧布置电热功率;(2)锅炉中布置的电热功率数值近视等于或稍大于对外供热功率;(3)降低现有技术中布置在电蓄热炉中的电热功率,降低的数值近视等于或稍大于锅炉中布置的电热功率数值;(4)在低谷电价时段,高温风机可以停止工作,对外供热由布置在锅炉上的电热功率提供。本发明的方案节省了固体电蓄热炉的造价,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042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29404.7

    申请日:2015-07-21

    Inventor: 刘吉堂

    Abstract: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涉及一种气体电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4)、加热器芯体、电气接线盒(1)、保温衬套(5)、端头隔板(9)、进口连接管(11)、出口连接管(10),其中加热器芯体为该装置的核心部件,包括若干根波纹管(7)、若干导流支撑板(6)、端板(3)、导流端板(8)以及绝缘环套(13);外壳为一密封金属壳体,外壳内壁上贴敷一层保温衬套;外壳内壁进气口一侧设有环形安装板(2),通过加热器芯体上的端板将外壳与加热器芯体一端连接固定;本发明实现了电热元件内外换热,使得该设备热效率高,电热元件壁温低,热应力小,寿命长,节省贵金属电热元件材料的消耗。特别适用于气体压力大、温升高的场合。

    一种贯通式多回程固体电蓄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07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2184.2

    申请日:2019-12-20

    Inventor: 刘吉堂 王启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蓄热领域的一种贯通式多回程固体电蓄热装置,该装置外部设有保温墙,保温墙上开设有检修门,内部由多个贯通式空气循环回路构成,空气在贯通式通道内,经多个回程折返流动,回程数量为偶数,至少是2;每个回程中布置的电加热单元、蓄热单元数量不等,根据电压等级、蓄热功率和最高蓄热温度而定。空气从最后一个回程的最后一个蓄热单元流出进入换热器中,从换热器流出后最后进入变频风机的入口完成一个空气循环回路。所述的空气循环回路上,换热器空气进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置有旁通阀。

    一种高电压大容量固体电蓄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07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22162.6

    申请日:2019-12-20

    Inventor: 刘吉堂 王启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蓄热领域的一种高电压大容量固体电蓄热系统,该系统由多个空气闭合循环回路并联构成,每个空气闭合循环回路包括若干个蓄热单元、若干个空气加热单元、换热器、变频风机、管路系统及阀门附件等串联而成,换热器空气进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蓄热单元内部材料无须考虑高温绝缘问题,只需耐高温并形成一定空隙率的结构。多个空气加热单元电气串联星型连接,沿空气流动方向,变频风机出口第一空气加热单元接入星型接法的相电压,最后一个空气加热单元接入中性点;每个空气加热单元的绝缘等级不等,其空气进出口与管路连接法兰均采用电气绝缘结构。

    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的螺旋式电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3245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410361856.1

    申请日:2014-07-28

    Inventor: 刘吉堂

    Abstract: 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的螺旋式电加热装置,涉及一种电加热气体装置,内筒内设置加热芯体,即内筒中设有电阻电热体电加热管,内筒外壁敷设耐热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外敷保护层;外筒内壁焊接螺旋导流板,电阻电热体电加热管内装设陶瓷螺旋杆;外筒内壁焊接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为单头,或为双头,或多头;螺旋陶瓷杆为单头、或双头或多头;螺旋陶瓷杆中心为金属芯杆,外串套单个或多个陶瓷件组成;保温材料外的保护层采用低发射率材料,如薄铜板、镀锌板或镀一层低发射率的材料的铬或银等其它低发射率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该装置节能、耐用,特别适用于加热气体压力大、温升高的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