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储氢罐的加速疲劳爆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4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768148.X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储氢罐的加速疲劳爆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刚性密闭水压箱、试压泵、爆破加速器,爆破加速器包括波纹管组件和液压破碎锤;液压破碎锤的本体固定在刚性密闭水压箱的外部箱壁上,液压破碎锤的钎杆穿过刚性密闭水压箱的箱壁进入到刚性密闭水压箱的内部;波纹管组件包括波纹管、连接在波纹管一端的刚性冲击板、连接在所述波纹管另一端的外法兰,外法兰与刚性密闭水压箱的内壁相连接,在刚性密闭水压箱的内壁与波纹管组件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缓冲室,液压破碎锤的钎杆头部位于缓冲室内,液压破碎锤的钎杆头与刚性冲击板相接近,刚性冲击板上开设有平衡节流孔。本发明提高了高压储氢罐的爆破试验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真空绝热深冷储氢压力容器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198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525922.0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热深冷储氢压力容器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储氢内胆,所述储氢内胆外壁固定连接液氦仓,所述液氦仓外壁固定连接真空仓,所述真空仓外壁固定安装外壳,所述储氢内胆包括加注管一、阀门一、外接仓和镀铝聚酯薄膜,所述镀铝聚酯薄膜均匀包覆在储氢内胆外壁上,所述液氦仓包括钢化玻璃支撑架一、加注管二、阀门二、过压保护器、绝热反射屏、排气管和阀门三,所述真空仓包括钢化玻璃支撑架二、排空管和阀门四,本发明设置阀门一,在阀门仓和外接仓配合作用下,能够通过堵头进行双重密封,从而降低储氢内胆泄漏的风险,提高了液氢存储的安全性。

    一种储氢罐上碳纤维缠绕层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0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762998.9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罐上碳纤维缠绕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内胆制作;(2)阀体装配;(3)装夹;(4)碳纤维缠绕:采用湿法碳纤维缠绕设备,将浸渍有环氧树脂液的碳纤维缠绕在塑料内胆外表面,形成一层碳纤维缠绕层;(5)固化;(6)保护套设置:在碳纤维缠绕层的外表面安装可换式防撞保护装置;可换式防撞保护装置包括外套在碳纤维缠绕层外表面的中间套筒和连接在中间套筒两端的带中心孔端盖;中间套筒为弹性橡胶中间套筒,带中心孔端盖为弹性橡胶带中心孔端盖,带中心孔端盖的中心孔外套在金属阀体外圆上。本发明提高了碳纤维缠绕时的张力控制的精度以及储氢罐制作后的安全可靠性,并实现了碳纤维缠绕层内部张力的优化。

    一种智能物联网氢气组合瓶口阀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17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481155.8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网氢气组合瓶口阀控制系统,包括检测装置与外壳体,所述检测装置位于外壳体内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二向三通电磁阀;还包括:与二向三通电磁阀连通的安全泄压组件,所述安全泄压组件包括记忆合金壳,所述记忆合金壳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内侧壁设有密封滑动塞,位于密封滑动塞底部的所述记忆合金壳内部充满氮气,本发明通过将多个阀体结合成一个总阀,同时使各个阀体之间的管道关联,并采用新型的泄压装置,以解决氢气瓶上阀体过多且由于阀体过多从而导致氢气泄漏以及泄压装置反应慢、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超低温液氢存储压力容器夹层空间抽真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33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088986.9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液氢存储压力容器夹层空间抽真空方法及装置。抽真空方法包括采用抽丝减料抽真空法,其步骤如下:(1)预置金属丝:在超低温液氢存储压力容器的制造阶段,将一根具有一定体积和重量的超长金属丝预先放置在超低温液氢存储压力容器的夹层空间内,同时在超低温液氢存储压力容器的外容器罐壁上开设微穿孔,金属丝的一端从夹层空间内部穿过微穿孔后伸出至外容器罐壁的外部,且金属丝与微穿孔之间通过拉丝形成过盈密封配合;(2)抽丝减料:从外部拉动金属丝,将预置在夹层空间内部的金属丝以拉丝方式逐步抽出,抽丝减料后再使用堆焊方法将穿越有金属丝的微穿孔从外部封住。本发明可提高抽真空的效率,降低抽真空的能耗,提高超低温液氢存储压力容器夹层空间的真空度。

    一种大型高压气体储存橇装设备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11402783.2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高压气体储存橇装设备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总体设计;(2)罐体设计;(3)底座框架设计;所述步骤(1)的总体设计和步骤(2)的罐体设计中,通过在橇装设备罐体的外圆上沿轴向间隔布置若干数量的均压环来实现所述罐体在高压下罐体外圆的均衡变形;步骤(1)的总体设计和步骤(3)的底座框架设计中,通过在橇装设备罐体的底座框架上设置隔振组件来减少运输时的振动;隔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下部且槽口朝下设置的槽钢、设置在所述槽钢内的弹性橡胶体,弹性橡胶体的上部与槽钢的内槽之间设置有砂体填充空间,砂体填充空间内封装有用于吸收车辆运输钢板台面振动能量的砂体。本发明提高了橇装设备的安全性。

    一种提高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瓶抗疲劳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20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7830.3

    申请日:2023-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储氢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瓶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如下:将钢材料置于冶炼炉中,以使钢材料熔化,成为钢水,将钢水置于模具中,以得到钢坯料,使钢坯料依次经过热轧‑冷轧,循环4‑6次,本发明通过热熔将若干钢条和若干铝合金条呈交错式连接在一起,以得到方板,通过热熔将两组方板呈交错式连接在一起,以得到方块,通过热熔将若干方块呈交错式连接在一起,以得到坯板,并再通过冲压的方式将坯板冲压成储氢瓶,具有能够实现通过拼接式的方式得到储氢瓶,不仅能够提高储氢瓶的抗疲劳性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裂纹扩大,延长储氢瓶的使用寿命。

    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的液位测量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7831.8

    申请日:2023-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化工压力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冷压力容器的液位测量工艺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如下:在位于外容器和内容器空间的液位计液相管上缠绕铜丝,并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外容器上,然后,将外壁设有保温套和内壁设有电热丝的软管套在位于外容器和内容器空间的液位计液相管上,过后,即可通过电热丝对软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即可通过铜丝对液位计液相管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热交换组件对位于外容器和内容器空间的液位计液相管进行加热,以及再通过设置第二热交换组件对外容器外的一部分液位计液相管进行加热,具有能够使液位计液相管中的液体汽化,进而能够提高测量准确性。

    一种用于控制储氢罐内胆壁厚均匀的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36965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763289.2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储氢罐内胆壁厚均匀的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双层柔性袋,在双层柔性袋之间设有支撑网,在双层柔性袋内设有中心支撑杆,中心支撑杆上设有多个铰接套,铰接套与中心支撑杆滑动配合,铰接套与若干根伞骨的一端铰接,伞骨的另一端与固定条铰接,固定条与双层柔性袋中的内层柔性袋内壁呈轴向固定连接。该用于控制储氢罐内胆壁厚均匀的工装具有够确保储氢罐内胆壁厚均匀,内腔形状规则,成型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制作等特点。

    一种超低温液氢压力容器焊接工装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3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58221.X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液氢压力容器焊接工装及焊接方法,焊接工装包括包括一对刚性条形卡块和设置在一对刚性条形卡块上的双向校正组件和双向振子组件;一对刚性条形卡块包括分别固定在卷制筒体拼接纵缝左右两侧位置的左刚性条形卡块和右刚性条形卡块;双向校正组件包括设置在左刚性条形卡块前端部位且向右方向延伸的右向延伸拐臂、设置在右刚性条形卡块后端部位且向左方向延伸的左向延伸拐臂,左向延伸拐臂上设置有后端千斤顶,右向延伸拐臂上设置有前端千斤顶,前端千斤顶顶压在靠近卷制筒体拼接纵缝右侧部位的卷制筒体前端面上,后端千斤顶顶压在靠近卷制筒体拼接纵缝左侧部位的卷制筒体后端面上。本发明提高了卷制筒体的焊接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