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35080.3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N15/66 , C12N15/29 , C12N5/10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氮磷高效利用基因SPX4在湿地松中的遗传转化方法,涉及林木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2)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3)遗传转化;(4)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5)转基因胚性愈伤组织的鉴定。本发明首次针对湿地松建立了其稳定转化遗传体系,将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重悬后用含有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GFP‑SPX4的GV3101农杆菌菌液侵染20min,共培养2d,筛选培养获得了具有卡那抗性的愈伤组织,后经PCR检测证实外源SPX4基因已成功转入湿地松基因组DNA中,为湿地松氮磷高效利用良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01365.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香椿BLH3基因及其在香椿高效遗传转化及再生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香椿BLH3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利用本发明所述遗传转化及再生方法进行香椿组织培养,具有植株增殖倍数高,生根时间短且根系条数多并健壮,遗传转化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42407.2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胡杨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方法,步骤包括:获得灰胡杨幼叶和茎段,农杆菌侵染叶片外植体,外植体的抗性筛选,外植体的继代培养,外植体的生根培养,转基因植株的移土培养。可实现灰胡杨的转基因植株的快速培育,为灰胡杨功能基因的研究和育种奠定基础,为创制培育出镉高积累的灰胡杨新种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34691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82882.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污染矿山滤饼综合利用的植物修复方法,属于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镉污染矿山滤饼综合利用的植物修复方法,包括铺设防渗层、安装暗管、铺设滤饼和防雨层、安装滴灌设备、超积累植物种植与收割。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镉污染矿山滤饼综合利用的植物修复方法,滤饼经过2~3年工程治理和植物修复,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达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重金属镉的含量,可以应用于中低产田土壤的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4947.5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凝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矿山滤饼制备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矿山滤饼和碱激发剂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具有胶凝性能的水化产物;S2、将具有胶凝性能的水化产物和改性剂混合后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水化产物;S3、将改性水化产物和稳定剂混合后进行稳定化反应得到胶凝粗产品;S4、将胶凝粗产品顺次进行成型处理、养护处理即得胶凝材料。本发明通过利用矿山滤饼制备的胶凝材料处理土壤重金属,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提升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还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和推广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85085.0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促进镉积累的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从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分离获得该促进镉积累的基因,其多核苷酸序列为(a)或(b)所示:(a)SEQ ID No.1所示的多核苷酸序列;(b)与(a)中多核苷酸序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的多核苷酸序列。该基因源自于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构建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利用该表达载体电击法转化农杆菌,应用成熟的农杆菌转化方法侵染拟南芥,最终获得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该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叶片上的过量表达可明显增加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镉的含量,镉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的镉含量比以普通拟南芥植株为对照提高了50~64%,在重金属镉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镉的吸收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拟南芥植株。
-
公开(公告)号:CN205229094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981481.9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G01N27/3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的单体把持装置,包括:基座,其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开口的容置槽;连杆结构,其下端通过卡置件可枢接的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上,且设置在容置槽开口的一侧;长条形卡槽,其设置在第二连杆的自由端,长条形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基座的方向设置,长条形卡槽的开口宽度与单体微电极的直径大小相适应;以及支腿,其一端与靠近第一连杆下端的侧壁枢接,且支腿嵌入式的设置在第一连杆的侧壁内,支腿的长度大于自其与第一连杆下端的枢接处到第一连杆下端的距离;以及盲孔,其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靠近支腿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很好的保护和安置微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2052953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0999034.6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拟南芥真空抽滤的转化装置,用于支撑倒置的种植有拟南芥植株的盆钵,包括:盖体,其为一由两个半圆形的第一板体拼接成的圆盘状板体,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一贯通孔,其设置在托盘中部的两个第一板体的拼接处,所述盖体扣设在所述盆钵开口处,且所述盆钵内植株通过第一贯通孔向外延伸;以及架体,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套设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通过滑动件可相对滑动的设置,以使得所述架体的高度可调;其中,扣设有盖体的盆钵倒置于所述架体顶端。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实现对拟南芥真空抽滤的转化试验,能够有效防止倒置的盆钵中的培土掉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5293623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0981353.4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校正液密封保存盒,包括:壳体,其包括一侧边沿经枢接部枢接并相互扣合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限定一个矩形容置空间,且所述上壳体的深度小于下壳体的深度;以及密封层,其设置在所述矩形容置空间内,所述密封层为弹性材质,所述密封层的大小与所述矩形容置空间大小相适应,在所述密封层上设置多个均匀间隔的贯通孔;其中,所述密封层一侧边沿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枢接部枢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校正液挥发,实现对校正液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5229093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981354.9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G01N27/3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损伤微测系统用微电极的多体支撑装置,包括:基座,其上端面上成排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多个容置槽;连杆结构,其下端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杆结构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长条形卡槽,其外侧壁可旋转的与所述连杆的上端枢接,所述长条形卡槽的开口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形成“十”字形;卡片,其为中部开设有贯通孔的铁质片体,且所述卡片通过其上的贯通孔套设在微电极的中部;以及磁体,其嵌入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底部,且所述磁体的嵌入深度小于第二开口内容置空间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同时很好的保护和安置多个微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