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8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3368.3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07C1/207 , C07C11/02 , C07C11/10 , C07C11/107 , B01J29/76 , B01J23/755 , B01J29/46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J3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油三酯类化合物制备α‑烯烃的方法,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溶剂环境、含氢气氛、50℃‑300℃中,甘油三酯类化合物Ⅰ在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生成α‑烯烃Ⅱ‑1、α‑烯烃Ⅱ‑2、α‑烯烃Ⅱ‑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甘油三酯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能够高效合成α‑烯烃类化合物,且反应绿色高效、原子利用率高、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8832.7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07C1/22 , C07C15/06 , C07C15/02 , C07C15/073 , C07C15/08 , C07C15/16 , C07C15/24 , C07C11/12 , C07C15/46 , C07C41/18 , C07C43/205 , C07C17/35 , C07C25/02 , C07C67/327 , C07C69/76 , C07C51/377 , C07C53/122 , C07D307/36 , C07B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碘介导的醇还原方法,涉及有机化学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H2为还原剂,氢碘酸(HI)为催化剂,催化醇脱氧还原;其反应过程如下:将醇、HI和溶剂混合放入间歇式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H2,加热至100‑300℃反应1‑24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烷烃;该方法简单环保,副产物为H2O,无金属催化;并且利用苄醇、芳樟醇、烯丙基醇及三者衍生物作为底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20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0475199.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通用SSR分子标记及其开发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樟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通用的微卫星标记,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 NO.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组在樟属及其近缘属中可以直接应用于种内和种间,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实用性和稳定高效的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扩增引物。樟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由于遗传背景不清晰,且受EST序列数量的限制,现阶段难以大规模开发EST‑SSR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的通用型微卫星分子标记解决了的这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9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65710.2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1B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樟树精油的新方法,一种提取樟树精油的新方法,将樟树枝和/或叶于热水中进行浸渍前处理,将浸渍液分离樟树枝和/或叶原料后直接进行水蒸气蒸馏,分离获得精油。本发明可实现枝叶的浸渍前处理与精油的水蒸气蒸馏分离,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在精油得率不变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枝叶处理效率,减小了枝叶批次更换和设备清洗难度,为实现樟树精油水蒸气蒸馏的连续化、便捷化生产提供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231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65015.0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樟树幼苗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和使用方法。将胶质芽胞杆(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silnikov)、固氮红螺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Migula)和巨大芽孢菌(Bacillus megatherium)菌液混合形成混合菌液,以稻壳炭作为菌液吸附剂,然后将混合菌液接种至稻壳炭上,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得到能促进樟树幼苗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将本发明的促进樟树幼苗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在4-6月樟树芽苗移栽两周后,在樟树幼苗根部按5-20g的用量均匀撒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用土覆盖,总共1-3次,可以促进樟树幼苗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20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75199.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通用SSR分子标记及其开发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樟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通用的微卫星标记,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 NO.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组在樟属及其近缘属中可以直接应用于种内和种间,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实用性和稳定高效的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扩增引物。樟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由于遗传背景不清晰,且受EST序列数量的限制,现阶段难以大规模开发EST-SSR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的通用型微卫星分子标记解决了的这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47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376828.7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龙脑含量的龙脑樟组培繁育方法。本发明从龙脑樟天然变异中选育出龙脑含量达90%以上的龙脑樟个体,采集当年抽梢的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建立无菌系,再通过芽的初生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形成再生植株。本发明筛选出了高龙脑含量的龙脑樟组培繁殖各个环节的适宜配方及培养条件,成功的获得了高龙脑含量的龙脑樟再生植株。因此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龙脑含量90%以上的龙脑樟组培繁育中出现褐化和死苗的技术难题,将为优良龙脑樟原料林基地的建设提供种苗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314894.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树CcLis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对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别添加底物GPP,进行重组蛋白催化活性检测,通过GC‑MS检测成分,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CcLis是樟树芳樟醇合成的关键酶,在进行体外催化生产芳樟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申请利用注射法将已含pCambia1300S‑CcLis植物过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入受体材料中,瞬时转化后CcLis基因在受体材料中大量表达。表明本发明提供的CcLis是芳樟醇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作为芳樟醇合成的关键基因,在促进植物芳樟醇合成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24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461848.9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栽的林木种植用栽培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便于移栽的林木种植用栽培装置。一种便于移栽的林木种植用栽培装置,包括有底座、存储箱、支撑架、育苗箱和转动机构等,存储箱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存储箱顶部设有支撑架,存储箱上部左侧卡接有用于栽培幼苗的育苗箱,育苗箱下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开有限位孔,存储箱与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洒水的转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育苗箱上的排水孔,使得育苗箱内不易产生积水,土壤内的水能够通过育苗箱的排水孔渗漏到存储箱内,如此可收集存储箱内的水进行回收利用,且防止幼苗的根部长时间泡在水里出现腐烂。
-
公开(公告)号:CN115606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16491.1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A23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树籽脱壳分离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底部中心处设有出料架,所述工作箱顶部设有带进料口的顶板,所述工作箱内部从进料口至出料架之间依次设有用于为樟树籽脱壳提供转动驱动力的转动盘、用于驱动樟树籽进料和出料的第一工作盘和第二工作盘、用于樟树籽脱壳的压合盘,且所述出料架一侧设有用于对脱壳后的樟树籽壳和籽仁进行筛分的鼓风机,本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类似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脱壳设备,尤其樟树籽颗粒较花生小,其采用类似花生脱壳设备时,使用便捷性较差,同时设备的批量加工时需要控制多个控制开关,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