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0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531906.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 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IPC: C12N1/20 , C12N9/0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菌体制剂、胞内酶制剂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分类命名为Novosphingobium aromaticivorans P6D9,菌种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211126。在受MC‑LR污染的水体、土壤等其它生态环境中直接加入适量该菌剂或酶制剂,可快速去除高达99%的MC‑LR,从而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642912.5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谷胱甘肽、锌源、锰源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一,调整混合液一pH值为碱性;S2、向所述混合液一中通入非活性气体除氧,而后加入硫化钠溶液,继续在非活性气体氛围下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二;S3、所述混合液二经水热反应,得到所述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材料。本发明通过简便的水热反应制备出稳定的、完全掺杂且有极高的量子荧光效率的锰掺杂硫化锌(Mn/ZnS)量子点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0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39815.7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选择性检测铜(II)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试纸,便于携带,制备简单,经济可行,只需将普通浅黄色A4纸浸泡于所制备的新型腙类化合物溶液中。基于该试纸的检测方法简便,仅需将含铜离子溶液滴加在试纸表面,待其干燥后,即可用肉眼观察检测结果,并且其它常见金属离子无明显干扰。此外,加入过氧化氢作为催化剂后,大大提升了试纸的检测灵敏度,直接用肉眼能够观察到5.0μmol/L的铜离子显色。本发明所提供的试纸制备及检测方法无需依赖大型仪器,便于携带,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且对铜离子具有高选择性,有望普及应用于铜离子现场筛查。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637256.9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铜(II)离子可视探针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铜(II)离子可视探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8-氨基喹啉和戊二醛反应,得到反应后的混合体系;2)去除混合体系中的杂质,得到5-(喹啉-8-亚氨基)戊醛粗品;3)将粗品进行萃取和/或清洗,然后去除萃取溶剂和/或清洗液,得到棕黄色油状物;向所述棕黄色油状物中加入蒸馏水,超声分散,析出棕黄色沉淀,离心弃上层清液,保留沉淀;4)将所得沉淀干燥得到铜(II)离子可视探针。本发明提供的铜(II)离子可视探针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且无需依赖色谱仪等大型昂贵仪器,大大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642912.5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谷胱甘肽、锌源、锰源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一,调整混合液一pH值为碱性;S2、向所述混合液一中通入非活性气体除氧,而后加入硫化钠溶液,继续在非活性气体氛围下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二;S3、所述混合液二经水热反应,得到所述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材料。本发明通过简便的水热反应制备出稳定的、完全掺杂且有极高的量子荧光效率的锰掺杂硫化锌(Mn/ZnS)量子点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95550.6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江西省绿色农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和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羧基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均苯三甲酰氯、2,4,6‑三(4‑氨基苯基)‑1,3,5‑三嗪、三乙胺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羧基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将铁盐、亚铁盐、羧基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碱液和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进行反应,得到磁性基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该方法简单、能耗低、合成时间短、操作简单、反应装置简单且能够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并且本发明利用羧基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实现了快速、可靠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同时还简化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对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31906.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 鄱阳县油墩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IPC: C12N1/20 , C12N9/0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嗜芳烃新鞘氨醇菌、菌体制剂、胞内酶制剂及其在降解微囊藻毒素中的应用。嗜芳烃新鞘氨醇菌P6D9,分类命名为Novosphingobium aromaticivorans P6D9,菌种保藏编号是CCTCC NO:M 20211126。在受MC‑LR污染的水体、土壤等其它生态环境中直接加入适量该菌剂或酶制剂,可快速去除高达99%的MC‑LR,从而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9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1022714.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毛发中阿奇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动物毛发为检测对象,无需宰杀鸡、猪、牛等畜禽,实现畜禽活体检测;毛发样品较肌肉、肝脏,粪便等获取方便,且由于毛发生长周期长,更能准确监控畜禽生长过程是否使用阿奇霉素,从而实现畜禽等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目的,检测结果准确,不会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29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30658.5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
IPC: G01N33/55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氟沙星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偶联抗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金磁微粒免疫检测待测样品中的氧氟沙星含量;所述免疫检测的层析试纸条底板上依次搭接设置有滤纸、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上包被有氧氟沙星人工抗原,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二抗。所述纳米金磁颗粒与所述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方式为静电吸附法或共价偶联法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纳米金磁微粒的内核为四氧化三铁、钴和镍形成的磁核,外壳为胶体金材料形成。本发明提供的氧氟沙星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9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22827.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7233 , G01N30/88 , G01N2030/027 , G01N2030/88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残留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畜禽毛发中氧氟沙星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畜禽毛发为检测对象,无需宰杀鸡、猪、牛等畜禽,实现了畜禽活体检测;与肌肉、肝脏、粪便等样品相比,畜禽毛发作为样品克服了易变质、易被污染,难保存,取样不方便等问题;由于毛发生长周期长,更能够准确监控畜禽生长过程中是否使用氧氟沙星,从而实现对畜禽等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目的,并且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不会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发生,灵敏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