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8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486288.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铌钨合金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碳铌钨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铌钨合金具体含量百分比如下:W含量为4.5~6.6%,Mo含量为1.6~2.8%,Zr含量为0.7~1.6%,Ti含量为0.8~1.6%,Hf含量为0.5~1%,C含量为0.12~0.15%,余量为Nb,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球磨混料并干燥过筛;(2)对混合后的粉末进行冷等静压;(3)对脱模后的坯体进行预烧结;(4)对预烧结后的合金块进行多次真空电子束熔炼;(5)对所得铸锭进行氢化破碎;(6)等离子球化制备铌钨合金粉末。本发明对铌钨合金的进行成分设计,通过降低W、Mo元素含量,并以WC为碳源提升合金总体C元素含量,且添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Hf,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铌钨合金在实现降低密度的同时,兼具固溶、弥散协同强化机制,保证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9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46389.0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铜铝复合箔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对铝基底进行除油污及去氧化层处理;对处理后的基底进行电镀锡处理;对镀锡后的基底进行化学镀镍处理;对镀镍后的基底进行后续电镀铜,并进行镀后钝化处理。铝基底经过上续步骤处理后,可得到表面光滑平整、力学性能优良的铜铝复合箔。本发明通过电镀锡,避免了传统制备方法锌层在镀镍液中快速溶解的问题,并且在预镀镍时采用弱酸性镀液来避免两性物质铝与镀液间的化学反应。相较于传统的利用二次浸锌的制备工艺而言,本发明在有效解决铝基电镀铜结合力差问题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制备的工艺流程,可成功制备出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优异的超薄铜铝复合箔。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95845.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电子及先进有色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增材制造铜合金‑钨铜复合电触头的制备方法,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在铜合金基材上制备镍或镍合金涂层作为中间层,然后激光熔覆制备钨铜涂层,复合电触头依次由纯铜或铜合金基材层、纯镍或镍合金涂层、钨铜涂层组成。本发明得到的电触头具有较高的导电、导热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抗电弧烧蚀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铜合金‑钨铜电触头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于后期维护维修,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3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32846.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IPC: C22C27/04 , C22C1/04 , B22F10/25 , B22F3/15 , B22F10/38 , F27D3/16 , B33Y70/00 , B33Y1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氢脆Mo‑Re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抗氢脆Mo‑Re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元素:67~92%的Mo、5~30%的Re和0.5~3%的M元素,M元素为W、Ta和Nb单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其制备方法为:以表面清洁干燥的Mo、Re粉末和M元素粉末为原料,通过适当的参数进行激光增材,结合热等静压处理得到Mo‑Re样件。所得产品组织为单相固溶体,在获得高结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通过降低氢在Mo‑Re合金中的固溶度,能够使合金具备良好的抗氢脆能力。本发明材料结构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可控,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33080.8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冶金用高温抗氢脆单相钨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领域,所述钨基合金主体元素为钨、铼,具体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5~23%铼、0.02~4%钼、0.05~3%钽,0.04~3%铌,0.03~2%钒,0.02~0.5%镍,0.02‑0.9%钴,0.02‑0.6%铱,余量为钨。其制备过程采用高压、快速升降温方式,诱导合金产生更为明显的晶格畸变,促进多合金元素的快速固溶,实现目标成分非平衡烧结。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结构的调控、烧结工艺设计协同降低钨基合金的本征氢溶解度、氢扩散系数以及脆性氢化物形成趋势,通过单相固溶强化的方式实现了钨基合金的高温抗氢脆效果;同时,合金中不存在第二相,有效避免了氢原子在第二相粒子与基体的相界面处的富集,极大的减少了材料在高温下氢脆失效的裂纹源,能满足氢冶金喷头在高温、富氢工况下的服役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28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86288.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铌钨合金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碳铌钨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碳铌钨合金具体含量百分比如下:W含量为4.5~6.6%,Mo含量为1.6~2.8%,Zr含量为0.7~1.6%,Ti含量为0.8~1.6%,Hf含量为0.5~1%,C含量为0.12~0.15%,余量为Nb,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球磨混料并干燥过筛;(2)对混合后的粉末进行冷等静压;(3)对脱模后的坯体进行预烧结;(4)对预烧结后的合金块进行多次真空电子束熔炼;(5)对所得铸锭进行氢化破碎;(6)等离子球化制备铌钨合金粉末。本发明对铌钨合金的进行成分设计,通过降低W、Mo元素含量,并以WC为碳源提升合金总体C元素含量,且添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Hf,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铌钨合金在实现降低密度的同时,兼具固溶、弥散协同强化机制,保证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2841.9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剥离超薄铜箔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对基板进行超声清洗及电净处理,去除其表面油污;对电净后的基板进行活化处理;对活化后的基板采用两级相对运动的接触电镀方式,电镀后得到表面平整、光滑的铜镀层;对铜镀层进行电镀后封闭处理,防止镀层氧化。将铜层从基板揭下,清洗干燥后即可得到超薄铜层。本发明方法具有制备的铜箔过程耗时短,无需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参与,制备过程易控制等优点,可成功制备出表面光滑平整、具有优良力学性能且厚度在6微米至12微米的超薄铜箔。
-
公开(公告)号:CN11826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19621.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激光增材制造用球形钨铜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脆性的氧化物为原料进行球磨配置喷雾干燥浆料,即能有效的提高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也能显著细化晶粒;以三阶段升温工艺使复合氧化物进行均匀的还原,避免高温直接还原导致的成分挥发或气相迁移,有利于保证复合粉末成分稳定性,同时还能通过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钨的晶粒大小进行调控;以超细三氧化钨作为物理阻隔剂,对还原钨铜复合粉末进行冷等静压和气氛烧结处理,在显著提高粉体颗粒致密度的同时,能有效防止颗粒间发生粘连和烧结,确保钨铜复合粉末的球形度、分散性和流动性;本发明制备的钨铜复合粉末具有球形度好、致密度高、组织均匀等特点,且工艺流程短、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8950.0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球形粉末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铝合金表面易形成氧化膜的特性,通过微含氧烧结对喷雾干燥球化制粒的铝基复合材料团粒进行致密化处理,再经过机械研磨辅助化学溶蚀进行脱氧,得到球形度高、致密度高、氧含量低的适用于激光3D打印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球形粉末。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球形粉末具有球形度和流动性好、致密度高、组元分布均匀、激光吸收率高等特点,适用于激光粉末床熔融、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和激光熔覆等3D打印技术,且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3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33080.8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冶金用高温抗氢脆单相钨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领域,所述钨基合金主体元素为钨、铼,具体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5~23%铼、0.02~4%钼、0.05~3%钽,0.04~3%铌,0.03~2%钒,0.02~0.5%镍,0.02‑0.9%钴,0.02‑0.6%铱,余量为钨。其制备过程采用高压、快速升降温方式,诱导合金产生更为明显的晶格畸变,促进多合金元素的快速固溶,实现目标成分非平衡烧结。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结构的调控、烧结工艺设计协同降低钨基合金的本征氢溶解度、氢扩散系数以及脆性氢化物形成趋势,通过单相固溶强化的方式实现了钨基合金的高温抗氢脆效果;同时,合金中不存在第二相,有效避免了氢原子在第二相粒子与基体的相界面处的富集,极大的减少了材料在高温下氢脆失效的裂纹源,能满足氢冶金喷头在高温、富氢工况下的服役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