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2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87302.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磁流变胶的双轴独立可控制动器,包括外定盘、内转盘、第一转轴、内壳体、第一端盖、螺栓、外壳体、外线圈、间隙套环、磁流变胶、外转盘、内线圈、内定盘、轴承、第二转轴、油封、间隙套筒、第二端盖和转桶;外定盘和外转盘相间排列,内定盘和内转盘相间排列;外定盘和外转盘,内定盘和内转盘之间充满磁流变胶。该制动器利用双线圈对磁流变胶的流变性能进行控制,通过调节两个线圈的电流大小及方向进而对两个轴进行独立制动控制;本发明将两轴的制动控制集成在一个装置里面,大大节省了器件所占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耗能低,两轴制动力矩分别可调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087302.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磁流变胶的双轴独立可控制动器,包括外定盘、内转盘、第一转轴、内壳体、第一端盖、螺栓、外壳体、外线圈、间隙套环、磁流变胶、外转盘、内线圈、内定盘、轴承、第二转轴、油封、间隙套筒、第二端盖和转桶;外定盘和外转盘相间排列,内定盘和内转盘相间排列;外定盘和外转盘,内定盘和内转盘之间充满磁流变胶。该制动器利用双线圈对磁流变胶的流变性能进行控制,通过调节两个线圈的电流大小及方向进而对两个轴进行独立制动控制;本发明将两轴的制动控制集成在一个装置里面,大大节省了器件所占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耗能低,两轴制动力矩分别可调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79231.7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载荷下的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磁流变智能材料减振应用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驱动电路模块和减振器执行模块;数据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冲击载荷工况下的机电装置后座的加速度数据;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对加速度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滤波处理之后的数据计算电流值;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根据电流值驱动减振器执行模块输出阻尼力。本发明能够克服在大功率高冲击载荷条件下,传统磁流变减振器实时可控性差和输出阻尼力不能满足需求,以及复杂控制算法不易使用于实际控制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8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087326.7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D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激励下的双剪切磁流变离合器,包括输出轴、外壳体、输入转筒壳体、输入转筒芯、磁流变胶、端盖、输入轴、内壳体轴、输入转盘、永磁体、永磁体端盖和内壳体。内壳体安装在输出轴端盖、套筒、外壳体以及端盖形成的腔室;永磁体、永磁体套筒以及永磁体端盖连接形成的整体安装在内壳体内部;弹簧一端与永磁体套筒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轴端盖连接;输入转筒壳体与输入转盘固定连接,输入轴与输入转盘固连;内壳体轴与内壳体通过固连;输入转筒芯嵌入到输入转筒壳体内部,输入轴与端盖通过轴承连接形成转动副。采用磁流变胶为传力介质,永磁体为激励源,实现扭矩可控具有自动防故障功能,且无磁场激励耗能、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78579.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发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亥姆霍兹线圈组、铁芯、全桥逆变电路以及单片机;所述亥姆霍兹线圈组包括:主线圈和辅助线圈;所述主线圈包括:第一主线圈和第二主线圈;所述辅助线圈包括:第一辅助线圈和第二辅助线圈;所述第二辅助线圈位于所述第一辅助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一辅助线圈和第二辅助线圈位于所述第一主线圈和第二主线圈之间;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一辅助线圈和第二辅助线圈内;所述第一主线圈、第二主线圈、第一辅助线圈和第二辅助线圈均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连接。本发明中的上述装置能够克服传统亥姆霍兹线圈磁场范围有限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198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87326.7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D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激励下的双剪切磁流变离合器,包括输出轴、外壳体、输入转筒壳体、输入转筒芯、磁流变胶、端盖、输入轴、内壳体轴、输入转盘、永磁体、永磁体端盖和内壳体。内壳体安装在输出轴端盖、套筒、外壳体以及端盖形成的腔室;永磁体、永磁体套筒以及永磁体端盖连接形成的整体安装在内壳体内部;弹簧一端与永磁体套筒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轴端盖连接;输入转筒壳体与输入转盘固定连接,输入轴与输入转盘固连;内壳体轴与内壳体通过固连;输入转筒芯嵌入到输入转筒壳体内部,输入轴与端盖通过轴承连接形成转动副。采用磁流变胶为传力介质,永磁体为激励源,实现扭矩可控具有自动防故障功能,且无磁场激励耗能、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97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76156.3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离心锤式限速器触发装置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梯安全装置技术领域,获取离心锤式限速器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数据触发控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定触发条件与控制规则;判断离心锤式限速器是否满足触发条件;若满足,则激活触发装置,生成释放信号发送至撞针单元,对离心锤式限速器进行击打;获取触发预测结果,对释放信号内撞针触发时刻进行动态调整,按照触发调整时刻优化释放撞针时刻,对离心锤式限速器进行击打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控制精度低,导致离心锤式触发装置存在误触发或延迟触发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为离心锤式触发装置提供更稳定、准确、可靠的限速保护和触发方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65491.6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随行电缆电梯的轨道接触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梯运控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装设安全滑触线与滑触块;训练自适应运控模型,其中内嵌有基于速度与接触面积的隐含关系;将目标电梯的运行状态传输至自适应运控模型,基于实时运行位置,确定第一运控数据;结合运行场景与运行速度,进行电梯运行速度的动态调控决策,确定第二运控数据;将第一运控数据与第二运控数据传输至接触调整装置,对目标电梯进行运控管理。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由于电梯滑触线与滑块接触控制参数与运行状态的匹配度较低,导致无法准确控制电梯运行的技术问题,可以提高接触控制参数与运行状态的匹配度,达到精准控制电梯运行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087014.6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D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线圈激励下的双轴独立可控单盘制动器,包括第一转盘、油封、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A型键、第一A型键、轴承、端盖、气泵、高压管道、螺栓、外壳体、弹簧、隔离环、电磁线圈套、电磁线圈、蒙盖、第二转盘、导磁环、连接螺栓、隔磁环、磁流变胶和内壳体。端盖、蒙盖和外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内壳体与端盖、蒙盖配合连接并与第一、第二转轴和油封形成密封腔室,磁流变胶充满于密封腔室;外内壳体之间的空腔内对称设置有两组电磁线圈,且空腔中通过高压管道与气泵连通。该制动器能够实现双轴独立制动控制的功能,采用两组电磁线圈分别对两个轴的制动进行控制,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过载保护、耗能低、制动力矩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87014.6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6D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线圈激励下的双轴独立可控单盘制动器,包括第一转盘、油封、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A型键、第一A型键、轴承、端盖、气泵、高压管道、螺栓、外壳体、弹簧、隔离环、电磁线圈套、电磁线圈、蒙盖、第二转盘、导磁环、连接螺栓、隔磁环、磁流变胶和内壳体。端盖、蒙盖和外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内壳体与端盖、蒙盖配合连接并与第一、第二转轴和油封形成密封腔室,磁流变胶充满于密封腔室;外内壳体之间的空腔内对称设置有两组电磁线圈,且空腔中通过高压管道与气泵连通。该制动器能够实现双轴独立制动控制的功能,采用两组电磁线圈分别对两个轴的制动进行控制,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过载保护、耗能低、制动力矩可调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