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湿地蒸发渗透的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6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86766.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湿地蒸发渗透的装置,包括测量部分:该部分包括一个土箱,内部填充土壤并装载相应的传感器;数据传输部分:数据传输部分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和数据转换与存储模块;终端显示部分:包括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和主控制器;供排水部分:包括控制模块、电控阀门和供排水装置,其中控制模块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控制电控阀门以自动调整供或排水量。本发明设置有高精度称重技术:通过独特的称重传感器布置与高频采样技术,测量精度可达0.01克,实现水分变化的高灵敏度监测;将多种环境参数整合,为土壤水分变化提供更全面的解释,除了土壤水分外,装置还可扩展监测土壤温度、气温、湿度等气象指标,为综合农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一种湖滨带梯田式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与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1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9492.2

    申请日:2023-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滨带梯田式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与实施方法,空间上将湖滨划分为水生植物生态保育区、湿生灌木梯田式生态滞流区、多彩花木休闲健身区;水生植物生态保育区起于湖滨带最低处,在高水位线以下种植耐水湿、抗污染的水生植物;湿生灌木梯田式生态滞流区位于高水位线以上,设置多行生态滞留墙形成多层阶梯,梯间密植各类湿生灌木;坡顶配置观赏花木和修筑休闲健身园路;本发明通过因地制宜地结构布局和空间建构,实现湖滨带模拟自然、水土相融的绿色景观凝造,为湖滨湿地生态景观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创造条件,并满足市民游憩观光和休闲健身需求。

    一种滨海湿地生境改善与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2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72050.1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湿地生境改善与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破埂除堰,疏通水道,促使湿地水系连同;湿地堆岛,按照1~2个/1万平方米的比例建造一定数量的鸟类栖息岛;移土造埂,构筑湿地暗埂,以满足不同鸟类栖息的水位需求;植被调控,渐进式刈割互花米草,修复湿地生物链;其中,栖息岛岛周铺设3~5层护坡筐,筐内种植鸟类嗜好的两栖植物,岛上种植盐生植物,形成自然式湿地群落,群落内布设保育鸟巢;湿地暗埂上种植湿生植物,埂间自然形成凹地,凹地内种植水生植物。实施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滨海湿地的生境改良,促进土著植物快速恢复和生物链好转,为湿地鸟类提供一个植被多样、食源稳定、宜于繁衍的栖息空间。

    一种拟生态水岸护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6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619033.9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生态水岸护坡结构,水岸护坡自下而上分割为水生植物抑藻区、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湿生软体动物定居区、临水垂直绿化点缀区和近水休闲赏景区;水生植物抑藻区位于常水位线以下的深水区,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位于常水位线以下80厘米至常水位线以上35厘米的区域,该区域内采取生态砌块错位堆砌,并种植湿生草本;湿生软体动物定居区位于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上方至高水位线的区域,采用生态砖错位构砌;临水垂直绿化点缀区位于高水位线上方至护坡水平延伸起点的区域,种植攀缘灌木进行垂直绿化点缀;近水休闲赏景区为护坡顶端水平延伸区域,采用高大乔木和时令花草的园林布置供游人休闲观光。

    一种便携式土壤温室气体原位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25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05216.7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壤温室气体原位采集装置,涉及气体原位采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温室气体原位采集装置,采集的气体不够均匀,不便对气体的温度进行监测,且不便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传输,工作效率较低,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上固定连通有圆筒,所述圆筒上固定安装有供电模块以及控制盒,所述圆筒上固定连通有硅胶采气管,所述圆筒内固定安装有气扇以及热敏电阻。本发明设计合理,采集的气体较为均匀,便于对气体的温度进行监测,且便于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传输,工作效率较高,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一种精准分层取样的土壤取样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8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05409.2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分层取样的土壤取样器,包括柱体杆部,一种精准分层取样的土壤取样器,包括柱体杆部,柱体杆部顶端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预取钻杆,柱体杆部的底端设置分层取样组件,且分层取样组件通过限位机构与柱体杆部连接,柱体杆部的中部对称设置有把手,位于把手底部的柱体杆部活动套接有移动筒杆,柱体杆部位于把手与移动筒杆之间设置有螺纹层一,土壤取样器在初始状态时,移动筒杆套接在分层取样组件的外部,在取样时,移动筒杆提升后与螺纹层一螺纹连接,现取出后的取样可以精准到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对于后续土壤检测,可具有实际的检测意义,以及精准的获取不同深度的土壤包含的成分。

    一种竹种建园双效隔离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7174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3900.8

    申请日:2016-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种建园双效隔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⑴开沟断根;⑵埋设挡板;⑶架设盖板;⑷错缝固定;⑸填土整平;⑹后期维护。其中,所述的挡板以固定模具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垂直板状结构。挡板一端设计有凹槽,而另一端则设计有凸块,不同挡板彼此嵌合。盖板为多孔混凝土板状结构,中部设有条形凹槽,凹槽内分布有固定孔,并通过固定装置与隔离挡板相连。本发明是为了满足新建竹园的竹种分隔需要,通过履行以上步骤,借助挡板、盖板和固定装置的巧妙设计,并通过合理的结构拼接和后期维护,实现竹种建园中不同竹种的有效隔离,阻止混杂串根,不仅作到竹园的分区隔离,又可以作为赏竹步道,便于游客在竹林间观光游憩。

    一种拟生态水岸护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56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19033.9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生态水岸护坡结构,水岸护坡自下而上分割为水生植物抑藻区、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湿生软体动物定居区、临水垂直绿化点缀区和近水休闲赏景区;水生植物抑藻区位于常水位线以下的深水区,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位于常水位线以下80厘米至常水位线以上35厘米的区域,该区域内采取生态砌块错位堆砌,并种植湿生草本;湿生软体动物定居区位于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上方至高水位线的区域,采用生态砖错位构砌;临水垂直绿化点缀区位于高水位线上方至护坡水平延伸起点的区域,种植攀缘灌木进行垂直绿化点缀;近水休闲赏景区为护坡顶端水平延伸区域,采用高大乔木和时令花草的园林布置供游人休闲观光。

    一种具备压缩机构的松软土壤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24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63605.5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压缩机构的松软土壤采样装置,包括钻头组件,钻头组件的上部依次设置有取样筒、气孔板、螺纹连接件、螺纹卡接组件、压力板、压缩机构、驱动组件,取样筒的顶部周向开设有排气孔一,排气孔一的作用用于取样或压缩取样时,对土壤中的空气排出,以便更好的土壤取样;取样筒的内壁上部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的底部卡接设置有气孔板,气孔板与取样筒的内壁接触设置,实现通过气孔板对取样筒内的土样进行压缩处理,排出多余的空气,实现对土样的进一步的压实,保证了在存储或取出土样时,土壤压实、避免松散、脱落,影响最终土样数据的精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