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0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26184.1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84 , C12N15/70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G01N33/573 , A01N37/46 , A01N57/16 , C12R1/0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突变型HPPD蛋白、编码所述蛋白的或片段的核酸或基因,其中所述HPPD蛋白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保留或加强了其催化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转化为尿黑酸的性质,且对HPPD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野生型HPPD。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获得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的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的突变型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发明含有单点或多点突变的转基因水稻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65158.1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84 , C12N15/70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G01N33/573 , A01N37/46 , A01N57/16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突变型HPPD蛋白、编码所述蛋白的或片段的核酸或基因,其中所述HPPD蛋白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保留或加强了其催化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转化为尿黑酸的性质,且对HPPD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野生型HPPD。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获得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的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的突变型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发明含有单点或多点突变的转基因水稻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57220.X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84 , C12N15/70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G01N33/573 , A01N37/46 , A01N57/16 , A01P21/00 , C12R1/0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突变型HPPD蛋白、编码所述蛋白的或片段的核酸或基因,其中所述HPPD蛋白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保留或加强了其催化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转化为尿黑酸的性质,且对HPPD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野生型HPPD。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获得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的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的突变型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发明含有单点或多点突变的转基因水稻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20352.6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84 , C12N15/70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G01N33/573 , A01N37/46 , A01N57/16 , C12R1/0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突变型HPPD蛋白、编码所述蛋白的或片段的核酸或基因,其中所述HPPD蛋白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保留或加强了其催化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转化为尿黑酸的性质,且对HPPD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野生型HPPD。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获得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的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的突变型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发明含有单点或多点突变的转基因水稻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364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80005086.5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84 , C12N15/70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G01N33/573 , A01N37/46 , A01N57/16 , A01P21/00 , C12R1/0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突变型HPPD蛋白、编码所述蛋白的或片段的核酸或基因,其中所述HPPD蛋白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保留或加强了其催化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转化为尿黑酸的性质,且对HPPD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野生型HPPD。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获得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的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的突变型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发明含有单点或多点突变的转基因水稻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364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80005086.5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84 , C12N15/70 , C12N1/21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G01N33/573 , A01N37/46 , A01N57/16 , A01P21/00 , C12R1/0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突变型HPPD蛋白、编码所述蛋白的或片段的核酸或基因,其中所述HPPD蛋白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保留或加强了其催化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转化为尿黑酸的性质,且对HPPD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野生型HPPD。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获得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的植物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单点突变或多点突变的突变型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发明含有单点或多点突变的转基因水稻能够耐受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等四种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1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8359.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载体、表达盒或异源微生物工程菌,所述异源微生物工程菌的出发菌株为酿酒酵母,所述重组菌株中表达有一个倍半萜类环化酶和两个P450氧化酶,所述倍半萜类环化酶来源于不同菌株,两个P450氧化酶均来源于巴西青霉;本发明通过组合表达aspterric acid合成基因,有效地实现了酵母异源合成aspterric acid;经筛选发现来源于Aspergillus taichungensis IBT 19404的倍半萜类环化酶TaiA与PbrB、PbrC组合表达后合成aspterric acid的效率最高,优化后得到的摇瓶产量为33.21 mg/L;本发明的重组异源微生物工程菌可用于aspterric acid的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91340.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毒素fusaric acid在制备杂草抑制剂或除草剂中的应用,所述植物毒素fusaric acid的分子量为178.0879[M‑H]‑,分子式为C10H13NO2,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植物毒素fusaric acid是通过棉花尖孢镰刀菌发酵培养后,在发酵液提取物里分离得到。本发明植物毒素fusaric acid对于杂草(包括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杂草有杀灭作用,有望开发成绿色环保、低毒高效的除草剂及先导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