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63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1382617.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废渣中活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活性物质为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灰毡毛忍冬皂苷甲和灰毡毛忍冬皂苷乙,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检测,步骤如下:(1)制备供试品溶液;(2)制备对照品溶液;(3)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4)测定方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测定。本发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中药提取残渣中复杂成分的分离分析,经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实验等方法学考察,该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分析结果可靠、稳定,为中药提取废弃物或残渣中组分的分析与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3350.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续随子角鲨烯合酶敲除突变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续随子的角鲨烯合酶基因作为靶标基因,首次在续随子中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角鲨烯合酶基因进行基因编辑敲除,获得了续随子角鲨烯合酶敲除突变体材料。通过本方法创制的续随子角鲨烯合酶敲除突变体材料,大环二萜产量显著提高,可降低大环二萜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40779.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南京吉星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C07C255/42 , C07C311/37 , C07C253/30 , C07C303/40 , C07D307/52 , A01N37/44 , A01N41/06 , A01N43/08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2‑氰基‑3‑二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农药中的应用。苯甲腈类化合物a与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发生醇解反应,得到中间体b;中间体b在碱的作用下与氰乙酸乙酯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c;中间体c在碱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取代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即得2‑氰基‑3‑二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I。本发明提供的2‑氰基‑3‑二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对绿核菌属、镰孢属、顶囊壳属、炭疽属、尾孢菌属、轮枝孢属、黑腐皮壳属的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农业、园艺及工业等领域的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9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0091.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C255/43 , C07C253/30 , C07C257/08 , A01N37/4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农药中的应用。4‑氰基苯酚与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发生醇解反应,得到4‑羟基苯亚胺酸乙酯盐酸盐中间体;随后4‑羟基苯亚胺酸乙酯盐酸盐中间体在碱的作用下与氰乙酸乙酯发生缩合反应,即得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I;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I在碱的作用下反应成盐,即得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衍生物II。本发明提供的新型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I和2‑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衍生物II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具有广谱杀菌、高效的优点;同时,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有较好的环境相容性,在环境中能自然迅速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残留危害,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7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38720.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金银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移栽定植、中耕除草、施肥、修枝、排灌、采摘。本发明通过薄壳山核桃和金银花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薄壳山核桃套种金银花,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林地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薄壳山核桃林维护成本,是一种具有高效益的种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292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320567.5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以灰毡毛忍冬的根为原料,通过天然产物化学方法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化合物灰毡毛忍冬乙素(lonimacranthoidin B),其骨架属于syn‑海松烷型(syn‑pimarane)二萜,该化合物对农业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抗农业病原真菌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7135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83834.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技术领域。所述化合物分别为4’-O-甲基光甘草定和欧甘草素B,可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提取,亦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方法制备。所述化合物可有效的抑制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枸杞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香蕉枯萎病菌、稻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所述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加工制成的植物源杀菌剂可用于防治上述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等特点,与现有杀菌剂交替使用可以缓解抗药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36654.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补骨脂素在防治植物细菌病害中的用途,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技术领域,公开了补骨脂素在防治植物细菌病害中的用途。该化合物可有效的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等黄单胞菌的生长,该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加工制成的植物源杀菌剂可用于防治黄单胞菌引起的植物细菌病害。使用该化合物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26702.9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D405/14 , A01N43/4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β-二氢沉香呋喃型倍半萜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对永瓣藤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永瓣藤茎叶为原料,经醇提、硅胶纯化、制备液相分离,通过质谱和光谱分析,鉴定得一个新化合物1α-烟酰氧基-6β-(5-羧基-N-甲基-2-吡啶酮基)-9α-苯甲酰氧基-8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命名为永瓣藤素G。该化合物可用于防治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
-
公开(公告)号:CN10832353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61240.5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源农药技术领域。首次以蓬莪术植物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初步研究了蓬莪术植物挥发油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证明蓬莪术植物挥发油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萌发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活体条件下对辣椒疫病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蓬莪术植物挥发油防治辣椒疫病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低残留,对作物安全,对非靶标作物无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