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等轴类铸件晶粒分界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4855.X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等轴类铸件晶粒分界的方法,包括浇口杯、第一浇道、第二浇道、第一冒口和第二冒口;第一浇道与水平夹角呈90°,第一浇道的顶部与浇口杯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浇道与浇口杯的连接段的高度大于浇口杯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一浇道的底部与第一冒口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浇道的顶部与浇口杯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浇道与浇口杯的竖直中心线的夹角为30°;第二浇道的底部与第二冒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金属液从浇口杯进入,金属液流经第二浇道→第二冒口→内缘板→叶身→外缘板→第一冒口→第一浇道。最终金属液在第一浇道上进行汇流,避免铸件本体产生晶粒分界,浇道最终线切割去除,不影响铸件本体。

    大型导叶的专用流量检测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66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24854.5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导叶的专用流量检测装置,进气侧叶背固定块和进气侧叶盆固定块均固定设置在进气口固定板上,进气侧叶背固定块和进气侧叶盆固定块密封导叶的进气口;出气口叶背固定块和出气侧叶盆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出气口固定板上,出气口叶背固定块和出气侧叶盆固定块密封导叶出气口;排气边固定块的一端与进气侧叶盆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出气侧叶盆固定块固定连接,压紧螺杆穿过排气边固定块后抵住压紧块,压紧块密封导叶的排气边。本发明实现通道的密封,保证气流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实现多个方向流动,不出现跑气等影响监测流量的情况出现,同时降低了产品的变形风险。采用软硅胶作为密封的材质,可以实现贴合紧密,减小漏气的风险。

    护环和燃气轮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6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95018.2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环和燃气轮机,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护环本体部,护环本体部至少有两个,所有护环本体部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环形护环,护环本体部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构造为沿护环的周向延伸的弧形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沿护环的轴向排布且均适于通入冷却工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有多个且沿护环的周向间隔排布;第一流道沿从护环的外壁面朝向前缘的方向延伸且延伸至前缘,第二流道沿从护环的外壁面朝向后缘的方向延伸且延伸至后缘,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为波浪状流道。本发明能够通过波形冷却通道增大换热面积,提升冷却换热效果,使护环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工作,以确保护环的可靠性。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扁平缝形气膜孔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467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90609.3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扁平缝形气膜孔冷却结构,涉及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传热与冷却技术领域,包括气膜孔,气膜孔由展向扩张、流向收缩或略扩张的异型段组成,异型段是由入口型线和出口型线构成的直纹面,入口型线为椭圆形,椭圆形为长轴a和短轴b,出口型线为矩形,且出口型线上设有倒圆结构;本发明基于传统扁平缝形孔进行改进,通过增大入口展向宽度抑制孔内肾形涡的发展,可有效消除传统扁平缝形孔中心线附近的肾形涡对,提升尾迹下游中心线附近的气膜附壁效果,从而提高中心线附近气膜冷却效率,同时改善沿展向的温度均匀性,减小壁面温度梯度从而减小热应力。

    一种应用于透平叶片尾缘的内部复合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532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32231.8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透平叶片尾缘的内部复合冷却结构,包括壁面、扰流柱、斜肋。壁面是透平叶片尾缘的内表面,用于设置扰流柱和斜肋。所有扰流柱按列排布,每一列中的相邻扰流柱间距相同,此间距为第一尺寸;每一列与相邻列错开第二尺寸,第二尺寸是第一尺寸的一半。斜肋与壁面垂直或接近垂直。两个斜肋为一组,设置在一个扰流柱的下游壁面,这两个斜肋与该扰流柱构成一个扰流单元。两个斜肋呈八字形布置,开口朝向该扰流柱。两个斜肋的近端隔开适当距离,形成一个缺口作为扰流通道。本发明采用的扰流单元可以进一步提升扰流柱冷却的换热效果,改善换热的均匀性;其具有结构简单和加工方便的特点,可应用于各种燃气轮机。

    透平叶片
    8.
    发明公开
    透平叶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88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06638.1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平叶片,所述透平叶片包括叶片本体,以及设在叶片本体的冷却内腔中的第一导流肋、第二导流肋和第三导流肋,第一导流肋和第二导流肋将冷却内腔分隔为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第三导流肋与第一导流肋和第二导流肋两者均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连通处,以导引介质由第二流道进入第三流道。本发明的透平叶片设置与第一导流肋和第二导流肋两者均间隔的第三导流肋将介质由第二流道导引至第三流道,确保介质的顺利流动,同时透平叶片在铸造时,型芯中与第三导流肋对应的区域附近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不会形成集中的应力,因此避免断芯情况的发生,使透平叶片具有较高的生产良品率。

    适用于增材制造的叶片和燃气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7432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15915.4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叶片和燃气轮机,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叶片本体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进气腔和多个冷却腔,多个进气腔沿叶片本体的叶型中弧线间隔排列,部分冷却腔邻近叶片本体的吸力面并沿吸力面叶型线间隔排列,其余冷却腔邻近叶片本体的压力面并沿压力面叶型线间隔排列,每个冷却腔通过至少一个引气孔与相邻的至少一个进气腔连通,吸力面和压力面设有多个气膜孔,每个冷却腔与至少一个相邻的气膜孔连通。本申请换热过程中冷气利用率高,换热性能和叶片冷却性能好,提高了燃气轮机的效率,同时能够采用增材制造工艺一体成型,制造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

    扰流单元、冷却结构和叶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94149.8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扰流单元、冷却结构和叶片,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包括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柱肋和第二柱肋,所述第一柱肋和所述第二柱肋均至少有一个并沿第一方向交替布设,所述第一柱肋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夹角,所述第二柱肋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柱肋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扰流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成夹角。本申请由第一柱肋和第二柱肋相配合形成复合柱肋扰流结构,同时增设了扰流孔,进一步增强了流动扰动性,可在该扰流单元应用于叶片的冷却结构中时,强化换热,从而提高叶片的冷却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