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综掘面风筒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7013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775713.X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煤矿综掘面风筒导流装置,涉及煤矿综掘面风筒通风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导流机构和叶片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框架、导流叶片、叶片转轴以及叶片联杆;导流叶片均匀排列于框架内,叶片转轴与对应导流叶片固定连接;叶片联杆与多个导流叶片共同转动连接;叶片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板、调节杆以及弹簧;角度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框架上,其上布置有多个角度调节槽;弹簧套设于中央叶片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仅需改变调节细杆所在角度调节槽,即可快速调节多个导流叶片转动角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综掘面巷道风流分布的改变,从而优化掘进巷道粉尘浓度分布,改善瓦斯积聚问题,提高掘进巷道安全水平,保证安全生产。

    一种地下煤火燃空区三维形态演化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962777.X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煤火燃空区三维形态演化模拟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领域。获取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DS‑InSAR技术提取累计地表形变值并采用ArcGIS软件提取累计地表形变等值线;根据资料中记载的该区域地层参数、地表温度、三维温度场和累计地表形变等值线数据,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值模拟和三维建模技术构建地下煤火燃空区三维形态预测模型,反演地下煤火燃空区三维形态演化过程,模拟煤层燃烧后地下煤火燃空区的形成,验证地下煤火燃空区三维形态反演结果。该方法实现对地下煤火燃空区几何结构的描述,揭示了地下煤火燃空区的形态变化及其与地表形变等要素的关系,为理解地下煤火的空间特征和控制因素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主被动遥感的多时相水体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91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002739.6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主被动遥感的多时相水体检测方法,属于遥感识别领域。设计TSAE‑UNet模型,将水体检测任务经常面临的多云区域、高异质城市区域和浮游植物干扰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利用训练好的TSAE‑UNet模型精准识别为分辨率为像素级的水体、非水体二值图像;TSAE‑UNet模型包括将U‑Net中的传统卷积层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下采样和上采样之间通过改进的跳跃连接模块进行连接,并在跳跃连接中引入自适应注意力机制,在相互连接的下采样和上采样之间增加了时序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通过时序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来捕捉和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时间特征。其步骤简单,显著提高了水体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需求。

    一种多尺度自适应时序InSAR地表形变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5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5803.7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时序InSAR地表形变提取方法,涉及遥感信号处理领域。构建解缠后的时序InSAR相位仿真数据集,在时间域上逐像素时序经验模态分解,获取同像素位置的时序固有模态函数,在空间域上构建FastICA小波增强去噪算法:对各维度固有模态函数,以功率谱熵为截止条件进行二维多级小波分解,得到各等级近似系数和细节系数,对小波近似系数与各级细节系数进行降噪降维处理并重构,最后将更新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重构,得到经处理后的时序InSAR相位仿真数据集。本发明所提方法基于数据自身驱动,从时间与空间两个尺度对相位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可有效捕获地表形变相关信号并分离和解释其他相位信号,为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种寒区路基未冻水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315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710016.1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一种寒区路基未冻水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监测系统包括路基探测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监测管理系统。路基探测系统包括埋设在路基冻土层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冻土温度传感器,原位测试路基冻土层的核磁信号及实时温度;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无线通信仪、路基监测分站和寒区监测环网,实现路基探测数据与监测管理系统命令的双向传输;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器、人机交互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结果显示于人机交互平台。将无线通信仪与路基监测分站之间为无线通信连接,通过寒区路基冻土未冻结率测定的分析流程,建立了完整的寒区路基未冻水实时监测体系,解决了现场布线对路基工程的破坏以及信号线之间缠绕串扰(56)对比文件翟成.低温冻结石门揭煤煤体未冻水含量变化特征《.煤炭科学技术》.2019,第47卷(第1期),132-138.李东阳.缩短核磁共振测定冻土未冻水含量实验时间的方法《.冰川冻土》.2014,第36卷(第6期),1502-1507.

    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54907.6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结合岩爆能量测试模型得到单位体积围岩的岩爆能量;获取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确定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和能量吸收量;根据围岩重量和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得到强度设计支护参数;根据岩爆能量和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得到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结合围岩强度设计支护参数和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确定围岩支护设计方案。本发明在传统强度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考虑能量释放对支护设计的影响,建立基于强度‑能量综合判据的围岩岩爆吸能控制支护设计方法;能够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