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505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21197.7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6F30/27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场强度感知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安全监测方法,考虑电‑热‑磁多物理场的耦合,建立电池组磁场感知模型;基于电池组磁场感知模型仿真模拟的各单体电池电流‑磁场强度数据集,建立并训练BP神经网络;在线监测电池组充电过程磁场强度数据,作为训练后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各单体电池局部电流,由各单体电池局部电流判断充电过程是否异常。本发明能有效监测锂离子电池组的充电过程,排除由单体电池不一致性、电池包整体监测方法缺乏局部参数引起充电过程局部故障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6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7483.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6F30/27 , H01M10/48 , G01K7/02 , G01K7/22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温度预测的锂离子电池组温度传感器分布设计方法,将不同布置方案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点的位置‑温度信息数据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预测锂离子电池组整体温度场,确定温度传感器在单体电池上的最优布置方式;从位置‑温度信息数据集中的数据分布和电池组几何角度进行温度区域划分,确定高温区、次高温区和较低温区,在各温区按照单体电池上的最优布置方式设置温度传感器,将不同温区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点的位置‑温度信息数据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确定温度传感器在锂离子电池组中的布置数量及位置。本发明较准确地完成了整体电池组热场信息的可靠还原,为热失控预警和热管理操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4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93298.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R31/382 , G01R31/378 , G01R31/367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弛豫时间归一化参数的锂离子电池析锂量在线检测方法,在析锂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上增加修正系数,作为面向析锂及锂剥离的改进P2D模型:利用改进P2D模型对具有不同耦合影响因素的充电条件进行仿真,获取其在小电流放电阶段电压‑容量曲线及电压弛豫曲线;对小电流放电阶段电压‑容量曲线进行微分处理后,获取电池析锂量;对电压弛豫曲线进行电压微分处理后,获取弛豫时间归一化参数;构建弛豫时间归一化参数和电池析锂量之间的拟合函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实时电压弛豫曲线获取实时的弛豫时间归一化参数,代入上述拟合函数,在线检测锂离子电池析锂量。本发明解决了锂离子电池析锂定量检测精度严重受制于温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11070.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2 , H01M10/6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闭孔多孔结构吸附相变材料为冷却介质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方法,以闭孔多孔结构吸附相变材料为锂离子电池组的冷却介质,在电池组工作过程中,当温度升至相变材料的相变点,相变材料从固态转为液态,吸收热量,从而抑制电池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反之,当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凝固,释放热量,维持电池组温度稳定;其中,闭孔多孔结构吸附相变材料是将多孔载体填充至多孔结构的孔隙中,然后将纳米级石蜡粒子填充吸附多孔载体的多孔结构的孔隙中,形成多孔基材,最后激光烧结多孔基材的包覆层。本发明的闭孔多孔结构吸附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9959128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0467517.6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8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抑制圆柱形锂电池组热失控的气凝胶隔热层结构,包括“山”字形环状隔热层和方形隔热层,“山”字形环状隔热层设置在圆柱形锂电池组中间部分,方形隔热层设置在圆柱形锂电池组边缘部分;“山”字形环状隔热层和方形隔热层的材料均选择二氧化硅气凝胶。本实用新型的气凝胶隔热层结构能有效延缓电池组发生热失控蔓延过程的时间,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