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曲霉菌生物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3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36544.3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曲霉菌生物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含有二氧化硅珠子的淀粉酶溶液溶解和/或洗涤大曲样品,从上清中收集微生物沉淀并提取微生物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霉菌生物量。本发明采用含有二氧化硅珠子的淀粉酶溶液预处理大曲样品,淀粉酶和二氧化硅珠子协同配合,实现了短时间内高效溶解大曲中的淀粉的技术效果;基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技术,利用根霉和毛霉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实现了实时监测不同发酵时期大曲根霉生物量和毛霉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的效果。

    一种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粮食中农残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3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536498.2

    申请日:201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G01N30/06 G01N2030/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粮食中农残含量的方法,包括粮食样品利用水和乙腈进行萃取,利用特定检测条件的高分辨液质联用仪进行混标与样品的分离检测,对比一级、二级碎片离子定性,再采用色谱中峰面积响应强度进行定量。本发明可以使54种农残在20min内实现有效分离,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相关系数R2>0.999,最低检出限低于1μg/kg,回收率介于72%~120%。本发明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改进了国标检测农残过程的繁琐,分析时间长,定量限高等缺点;并且可以实现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残的分离,高分辨质谱分子量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实现快速定性并定量检测粮食中农残的含量。

    一种同时检测白酒原辅料中七种真菌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380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35406.9

    申请日:2016-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8 G01N30/06 G01N30/34 G01N2030/8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白酒原辅料中七种真菌毒素的方法,采用改良的QuEChERS方法进行提取,无需进一步净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实现真菌毒素的分离,联用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Q‑Orbitrab),将高效的母离子选择性和高分辨的精确分子质量(质量数可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相结合,能够准确定性定量白酒及原辅料中的真菌毒素,基质外标法定量。真菌毒素可在9min内实现全部有效分离,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响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最低定量限低于1.0μg/L,最低检测限低于0.1μg/L,回收率介于为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4%。而本发明与国标法相对比具有快速、简便、经济、高效、安全等特点,可适用于白酒及原辅料样品中各真菌毒素的分离和定量检测。

    一种大曲霉菌生物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378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236544.3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曲霉菌生物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含有二氧化硅珠子的淀粉酶溶液溶解和/或洗涤大曲样品,从上清中收集微生物沉淀并提取微生物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霉菌生物量。本发明采用含有二氧化硅珠子的淀粉酶溶液预处理大曲样品,淀粉酶和二氧化硅珠子协同配合,实现了短时间内高效溶解大曲中的淀粉的技术效果;基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技术,利用根霉和毛霉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实现了实时监测不同发酵时期大曲根霉生物量和毛霉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的效果。

    一种基于寡培养的窖泥菌群富集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00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66226.6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寡培养的窖泥菌群富集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基于寡培养的窖泥菌群富集方法包括:将窖泥接种于富集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窖泥菌群得到富集;所述富集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碳源;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矿质元素物质、微量元素物质、B族维生素、酵母粉、蛋白胨、碳酸氢钠、硫化钠和水;所述选择性碳源包括短链脂肪酸和/或短链脂肪酸盐。该富集方法能够对多种未培养菌群进行可培养化富集,可以应用于甲烷菌或丁酸利用菌群菌液制备、甲烷菌群-丁酸利用菌群共培养、丁酸利用菌或甲烷菌活力检测、人工窖泥制作及养护等,为窖泥功能微生物资源挖掘提供先导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