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6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24088.6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Fe2+和Fe3+的碳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5‑氨基邻二氮菲和水杨酸溶剂热合成了碳点。当该碳点浓度为0.1mg/mL时,其荧光强度随Fe2+浓度增大而增强,为增强型,随Fe2+浓度增大而减弱,为猝灭型,在0‑50μM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该碳点溶液的颜色的变化亦能区分Fe2+和Fe3+。同时,碳点可检测混合铁溶液和细胞中Fe2+和Fe3+的浓度变化。因此,该探针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Fe2+和Fe3+浓度动态变化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426615.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发酵糟醅取样装置,属于固态发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取样准确的固态发酵糟醅取样装置,其包括延长杆和取样本体,取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的头锥,取样本体的另一端与延长杆的一端连接,延长杆的另一端为握持把手,所述取样本体包括圆筒体壁和刮糟弧形片,在圆筒体壁的内部设置容料室,在圆筒体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刮糟弧形片的一侧竖边与进料口的一侧竖边通过转动轴能够相对转动地枢接配合,并且刮糟弧形片在转动后能够实现进料口在封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可实现在插入到糟醅内指定深度后再通过转动取样装置实现进料口的开启和关闭,以此达到取样准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166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2399.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市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窨井管网的低功耗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包括:主控制器、采集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NB-IOT通信模块,采集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NB-IOT通信模块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窨井内安全数据信息;主控制器用于对窨井内安全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数据,并能够将处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电源控制模块用于为主控制器提供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对采集模块的通断电控制;NB-IOT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主控制器与服务器的通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窨井管网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窨井管网的低功耗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43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48645.8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COD检测方法,利用COD检测装置对待测水样进行氧化消解,通过多传感器实时记录反应管进口处的气体流量、臭氧浓度和出口处的气体流量、臭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强。通过出口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自动判断消解是否完成,若消解完成则消解终止。然后通过消解过程中各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利用溶解量估计模型计算得到溶解氧量和溶解二氧化碳量,再根据物理化学关系估算出消耗的耗氧量,除以待测水样的体积即可得到待测水样的COD值。本发明完善了COD检测的计算过程;实现对不同浓度或含不同有机物水样的消解完成时间自动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5129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9566.4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渗析离子转型的氨氮检测方法及装置,其利用电渗析的极化原理电解纯水生成 碱性电解水,以替代氢氧化钠溶液的效果,实现对样品溶液内铵离子的转型。装置包括:两极室电渗析槽、电磁阀、注射泵和检测池,两极室电渗析槽的两个极室由阳离子交换膜隔开,阳极室内设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阳极电极,阴极室内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阴极电极。电渗析装置采用两极室的电解槽,电解结束后,取一定体积碱性电解水转移到检测池内,与待测水样按比例混合,并保证混合后水样pH值高于11满足碱化需求,再使用氨气敏电极进行检测,得出待测水样的氨氮含量值。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仅需电能和纯水就可以实现连续生成碱性电解水,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5272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64856.5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蓝藻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激发波长为620nm的光源、密封的流通室和吸收波长为660nm的硅光电池,流通室中设置玻璃比色皿,玻璃比色皿的顶部设置水样入口,玻璃比色皿的底部设置水样出口;在所述玻璃比色皿一侧的流通室上设置入射光入口,相邻一侧的流通室上设置荧光接收入口,光源放置于入射光入口,荧光接收入口中设置硅光电池。所述硅光电池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程控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上位机。所述入射光入口的轴线和荧光接收入口的轴线呈90度。所述水样入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水样输入端。本发明既能高效测得水样中蓝藻密度,也能结合藻细胞计数装置使用,以判断水体中蓝藻是否优势藻类。
-
公开(公告)号:CN10206275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010578709.1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根离子碳糊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石墨粉、羟基磷灰石和液体石蜡;(2)将研钵和碾锤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烘干;(3)将石墨粉、羟基磷灰石和液体石蜡在研钵中,用碾锤进行研磨,得到化学修饰碳糊;(4)将化学修饰碳糊填入玻璃管或四氟乙烯管中;(5)将化学修饰碳糊压实;(6)将金属导线从填有化学修饰碳糊的玻璃管或者四氟乙烯管的上端插入;(7)在称量纸上打磨玻璃管或四氟乙烯管下端的化学修饰碳糊的表面;(8)将得到的碳糊电极浸入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活化,即得到磷酸根离子碳糊电极。本发明所述的磷酸根碳糊电极的响应时间短,一般小于60s,体积小,成本低,制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82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35367.6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膜的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特征是:采用在柱形的PTFE套管底部安装玻碳棒,在PTFE套管的内部设置铜棒,在玻碳棒的下表面设有一层掺杂硝酸根聚吡咯薄膜,所述玻碳棒的上表面与铜棒相连,在铜棒上端设置引出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去除玻碳棒表面的氧化层,将玻碳棒嵌入PTFE套管的底部;(2)在PTFE套管内安装铜棒,在铜棒的上端连接引出线制成电极;(3)玻碳棒的下表面在吡咯溶液和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镀聚合镀膜,(4)将电镀敏感膜后的电极在硝酸钠溶液中活化处理。本发明所述的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选择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硝酸根离子浓度的分析与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5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10211473.5
申请日:2009-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海安县中山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氧化方法,尤其是一种密闭超声波雾化高压电晕法,属于废水氧化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密闭超声波雾化高压电晕法,包括进液泵与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进液泵用于抽取废水水样,进液泵的出液端通过进液阀及流量计与超声波雾化器相连;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与高压电晕反应室相连通,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与高压电晕反应室间还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与超声波雾化器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器通过出液泵及出液阀释放氧化消解后的废水。本发明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简化,成本低廉,适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38762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95612.5
申请日:2008-08-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树脂厂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线软测量技术,具体地说是离子交换树脂法双酚A缩合反应过程中巯基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活性的在线软测量方法。通过对双酚A缩合反应过程现场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和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4个操作变量与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活性间的软测量混合模型:α=f(t)+g(flow,rate,T)其中α表示催化剂活性,t为催化剂累计使用时间,f(t)为催化剂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活性单调下降的数学表达式。flow、T、rate分别表示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三个重要因素:反应物流量(负荷)、苯酚/丙酮流量比(酚酮比)、反应温度,g(flow,rate,T)表示这三者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关系。实际使用中将上述四个操作变量输入模型,经过计算得出双酚A生产过程中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