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149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191601.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冬氨酸酶突变体、包含天冬氨酸酶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天冬氨酸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天冬氨酸酶突变体是在天冬氨酸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基础上,将第427位谷氨酸突变成了谷氨酰胺。本发明通过将天冬氨酸酶的第427位氨基酸残基突变成谷氨酰胺,改变了活性位点附近的极性环境,更有利于底物反应时的氨供给,从而提高酶活,加强了该酶合成β‑氨基酸的能力,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7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1844.2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传感器筛选精氨酸高产菌株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筛选精氨酸高产菌株的生物传感器,此生物传感器含有编码阻遏蛋白的基因argR、编码启动子的基因PargC以及标记基因sacB,使用此生物传感器筛选精氨酸高产菌株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检测效率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3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653033.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70 , C12N15/31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12 , C12N9/88 , C07K14/435 , C12P21/0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益生菌EcN无抗生素高效稳定表达体系构建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截短EcN隐性质粒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得到pMUT1衍生质粒pMUT1’‑del‑Rop、pMUT1’‑del‑NikA、pMUT1’‑del‑Rop‑NikA以及pMUT2衍生质粒pMUT2’‑del‑MobB、pMUT2’‑del‑MobC、pMUT2’‑del‑MobD和pMUT2’‑del‑Hyp、pMUT2’‑del‑MobBCD‑Hyp。将这些质粒导入E.coli Nissle 1917衍生菌株中,在不含抗生素的条件中培养,可使质粒在宿主细胞中的稳定存在,且实现质粒上目的蛋白的稳定表达,可以稳定维持6.5~13天。隐性质粒的开发有望取代传统抗生素维持的质粒,对于构建新型无抗生素表达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53033.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70 , C12N15/31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12 , C12N9/88 , C07K14/435 , C12P21/0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益生菌EcN无抗生素高效稳定表达体系构建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截短EcN隐性质粒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得到pMUT1衍生质粒pMUT1’‑del‑Rop、pMUT1’‑del‑NikA、pMUT1’‑del‑Rop‑NikA以及pMUT2衍生质粒pMUT2’‑del‑MobB、pMUT2’‑del‑MobC、pMUT2’‑del‑MobD和pMUT2’‑del‑Hyp、pMUT2’‑del‑MobBCD‑Hyp。将这些质粒导入E.coli Nissle 1917衍生菌株中,在不含抗生素的条件中培养,可使质粒在宿主细胞中的稳定存在,且实现质粒上目的蛋白的稳定表达,可以稳定维持6.5~13天。隐性质粒的开发有望取代传统抗生素维持的质粒,对于构建新型无抗生素表达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891844.2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传感器筛选精氨酸高产菌株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筛选精氨酸高产菌株的生物传感器,此生物传感器含有编码阻遏蛋白的基因argR、编码启动子的基因PargC以及标记基因sacB,使用此生物传感器筛选精氨酸高产菌株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检测效率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91601.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冬氨酸酶突变体、包含天冬氨酸酶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天冬氨酸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天冬氨酸酶突变体是在天冬氨酸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基础上,将第427位谷氨酸突变成了谷氨酰胺。本发明通过将天冬氨酸酶的第427位氨基酸残基突变成谷氨酰胺,改变了活性位点附近的极性环境,更有利于底物反应时的氨供给,从而提高酶活,加强了该酶合成β-氨基酸的能力,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772149.0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麦角硫因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与优化,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以E.coli BL21(DE3)为宿主,通过在工程菌途径酶EgtB的N端融合促溶标签,优化RBS强度调控翻译速率,并对11种不同真菌来源的麦角硫因合成途径酶egt1与egt2进行筛选,并利用基因组编辑系统弱化代谢通路基因,强化硫转运途径基因,可使工程菌的麦角硫因产量达到434.96mg/L,分批补料发酵产量达到4063.15mg/L,大大提高了麦角硫因工程菌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24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03936.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肝素裂解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异源表达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来源的肝素裂解酶I,通过N端融合寡肽序列,优化启动子及5'UTR序列,并于BhepI基因C端用GGGGS短肽连接肝素裂解酶III的基因FhepIII,构建融合酶BhepI‑FhepIII,通过两者对肝素钠裂解能力的比较,发现融合酶得到的肝素分子量可低至1300Da以下,且其抗凝血活性更强,为肝素裂解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工业化生产及低分子量肝素制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2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03936.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肝素裂解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异源表达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来源的肝素裂解酶I,通过N端融合寡肽序列,优化启动子及5'UTR序列,并于BhepI基因C端用GGGGS短肽连接肝素裂解酶III的基因FhepIII,构建融合酶BhepI‑FhepIII,通过两者对肝素钠裂解能力的比较,发现融合酶得到的肝素分子量可低至1300Da以下,且其抗凝血活性更强,为肝素裂解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工业化生产及低分子量肝素制备奠定了基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