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3785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1336104.4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克雷伯氏杆菌在生产1,3‑丙二醇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在克雷伯氏杆菌中异源表达铜绿假单胞菌中mexF基因以提高1,3‑丙二醇产量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带有铜绿假单胞菌中mexF基因的质粒转入到克雷伯氏杆菌中,增强克雷伯氏杆菌对短链醇的转运效率,从而提高1,3‑丙二醇的产量。重组菌在5L发酵罐中补料分批发酵,1,3‑丙二醇产量高达74g/L。此方法成功改善了克雷伯氏杆菌对1,3‑丙二醇的转运能力,为提高1,3‑丙二醇产量提供了新方法,也为选育1,3‑丙二醇高产菌株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32874.7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214 , B29C64/314 , B29C64/336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安装的激光发生模块、注射泵、两个以上的注射器、混料送料机构、X轴移动模组、刮刀、Y轴移动模组、打印平台和Z轴移动模组,注射泵驱动注射器实现材料输送,注射器出料口通过管体和混料送料机构内部混料腔连通,X轴移动模组带动混料送料机构移动使得混料送料机构的出料口移动至打印平台的上方,Y轴移动模组带动刮刀移动对打印平台上的材料进行刮平,Z轴移动模组带动打印平台上下移动,激光发生模块的激光打印口布置在打印平台的上方,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高粘度材料的打印,也可以对多种材料进行不同配比的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004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942364.4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属于发酵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培养基,此培养基在满足可生产1,3‑丙二醇的菌株在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对无机盐的需求的前提下,使用少量(NH4)2HPO4替代了传统的用于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培养基中所有的如KH2PO4、(NH4)2SO4和MgSO4等的其他硫酸盐和磷酸盐,这大大降低了1,3‑丙二醇生产过程中对硫酸盐和磷酸盐的消耗量,进而降低了1,3‑丙二醇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1,3‑丙二醇生产过程中下游脱盐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378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36104.4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克雷伯氏杆菌在生产1,3-丙二醇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在克雷伯氏杆菌中异源表达铜绿假单胞菌中mexF基因以提高1,3-丙二醇产量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带有铜绿假单胞菌中mexF基因的质粒转入到克雷伯氏杆菌中,增强克雷伯氏杆菌对短链醇的转运效率,从而提高1,3-丙二醇的产量。重组菌在5L发酵罐中补料分批发酵,1,3-丙二醇产量高达74g/L。此方法成功改善了克雷伯氏杆菌对1,3-丙二醇的转运能力,为提高1,3-丙二醇产量提供了新方法,也为选育1,3-丙二醇高产菌株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0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42364.4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属于发酵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培养基,此培养基在满足可生产1,3-丙二醇的菌株在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对无机盐的需求的前提下,使用少量(NH4)2HPO4替代了传统的用于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培养基中所有的如KH2PO4、(NH4)2SO4和MgSO4等的其他硫酸盐和磷酸盐,这大大降低了1,3-丙二醇生产过程中对硫酸盐和磷酸盐的消耗量,进而降低了1,3-丙二醇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1,3-丙二醇生产过程中下游脱盐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09563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635989.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214 , B29C64/314 , B29C64/336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安装的激光发生模块、注射泵、两个以上的注射器、混料送料机构、X轴移动模组、刮刀、Y轴移动模组、打印平台和Z轴移动模组,注射泵驱动注射器实现材料输送,注射器出料口通过管体和混料送料机构内部混料腔连通,X轴移动模组带动混料送料机构移动使得混料送料机构的出料口移动至打印平台的上方,Y轴移动模组带动刮刀移动对打印平台上的材料进行刮平,Z轴移动模组带动打印平台上下移动,激光发生模块的激光打印口布置在打印平台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高粘度材料的打印,也可以对多种材料进行不同配比的打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