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式数据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5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1188600.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式数据挖掘方法,属于数据挖掘技术领域。本发明种群初始化后,包括使用如下一种以上处理:个体修复处理,邻域探索处理,种群多样性维持处理和精英处理,来挖掘HUIs。本发明方法,在四个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最先进的基于EC的HUIM算法相比,所提出的HUIM‑IGA方法在发现的HUIs数量、发现HUIs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可应用于处理日常应用中常见的交易型等事务数据库,在发现的高效用项集数量、发现高效用项集的能力和运行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一种腈水解酶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其高密度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743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580770.1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烟酸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载体是通过在pET‑3b质粒导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腈水解酶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而成,得到重组质粒pET‑3b‑NIT,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得到无需进行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表达菌株,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NIT‑1,现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54。进一步采用pH‑stat补料策略进行精确调控以提升菌体密度和腈水解酶产量,并以大肠埃希氏菌游离细胞为催化剂,以3‑氰基吡啶为底物,通过批次投料的方式进行连续转化生产烟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产生菌,该重组菌可高效表达腈水解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发酵过程无需添加诱导剂,最终获得的菌体密度大,可有效催化3‑氰基吡啶生产烟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食品级烟酸的分离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055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579361.5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转化的食品级烟酸分离提取方法,包括对转化液经陶瓷膜或板框过滤去除菌体,处理后的烟酸溶液经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浓缩、结晶、干燥,得到烟酸成品。一次结晶母液需回收以提高烟酸收率。该工艺操作简洁,节能环保,并可实现连续生产。烟提取总收率可达到90%以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一种腈水解酶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其高密度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74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80770.1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烟酸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腈水解酶组成型表达载体是通过在pET-3b质粒导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腈水解酶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而成,得到重组质粒pET-3b-NIT,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得到无需进行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表达菌株,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NIT-1,现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254。进一步采用pH-stat补料策略进行精确调控以提升菌体密度和腈水解酶产量,并以大肠埃希氏菌游离细胞为催化剂,以3-氰基吡啶为底物,通过批次投料的方式进行连续转化生产烟酸。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体外诱导的组成型重组腈水解酶产生菌,该重组菌可高效表达腈水解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发酵过程无需添加诱导剂,最终获得的菌体密度大,可有效催化3-氰基吡啶生产烟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食盐及含盐调味料咸度感知的量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34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0040067.7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盐及含盐调味料咸度感知的量化分析方法,属于食品化学和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基准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2)等咸度味觉感知氯化钠浓度的确定;3)待测样液配制;4)电子舌咸味值的测定;5)标准曲线的绘制;6)味觉感知氯化钠浓度计算;7)咸度指数(SalinityIndex,SI)计算。咸度感知的量化评价标准为SI值大于1,即为具有增咸效果;SI值不大于1,即为无增咸效果;SI值越大,减盐增咸作用越强。本发明经方法学优化和验证,准确性高,实现对食盐、含盐调味料配料及咸味食品的咸度的科学、准确、快速地分析评价,弥补我国食盐咸味感知量化领域的空白,具备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利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高效制备美拉德中间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88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84271.6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高效制备美拉德中间体的方法,属于食品化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以氨基酸和还原糖为原料,先在60~100℃条件下加热20~120min,得到初级反应液;再将初级反应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美拉德初级粉末;最后经真空干燥得到美拉德中间体粉末。本发明利用高温瞬时脱水‑真空干燥与热反应的协同作用,在自由水含量减少引起不易流动水逸度提高的过程中,促进分子内β‑消去脱水向结合水的定向转化,实现N‑糖基胺与脱氧氨基糖之间的转化平衡向右移动,达到脱氧氨基糖类美拉德反应中间体高效制备的目的;同时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制备方法高污染、高毒性、高成本的诸多弊端,也解决了水相美拉德反应产率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