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通小球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861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07511.2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通小球藻,为小球藻C9-JN201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373,还提供了其培养方法,以市政污水和/或工业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二级出水为培养基,接种后进行培养,初始接种密度为1.0×107cfu/ml~6.0×107cfu/ml,培养条件为:光照周期为10h∶14h~16h∶8h,光照强度为5000lux~15000lux,培养温度为20~30℃,pH为6.5~8.5,CO2气体通气量为0.01~0.2VVm,CO2浓度为15.0%~30.0%(v/v),还提供了普通小球藻在污水处理和油脂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普通小球藻CO2耐受能力强,生产强度高,其培养方法把污水处理和生产生物能源与其他副产品(如,蛋白质、化妆品原料及动物饲料等)相结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设计巧妙独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311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189591.8

    申请日:2011-07-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发酵工业废水;(2)加入微藻进行处理;(3)收集微藻;(4)制成藻粉。较佳地,预处理包括稀释发酵工业废水和调节发酵工业废水的pH值,从而适于微藻生长,CO2气体为收集发酵工厂释放的CO2,作为微藻培养的主要碳源,处理在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优选透明的槽式封闭光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的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在发酵工业废水处理的同时,实现CO2减排和生产藻粉,降低生产成本,可达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适用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化微藻培养,设计巧妙独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4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10509643.0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Y02P20/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采用分割法与二步法相耦合的发酵方法,以火电厂排放的CO2废气为碳源,以过滤除杂菌或杂藻后的市政污水作为培养基,高密度培养所述自养产油微藻进行生长,较佳地,在市政污水中添加海盐模拟海水,使其渗透压增大防止杂菌或杂藻的污染,自养产油微藻选自自养小球藻、微拟球藻、布朗葡萄藻、纤细角毛藻、海绿球藻、球等鞭金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杜氏藻和棱形藻的一种或几种,采用本发明,能实现氮、磷及CO2高去除效率,并且藻浓度、油脂及蛋白质的含量高,达到保护环境和生产生物资源的双重效果,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无污染、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6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008373.X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系统,其第一和第二光源装置分别设置在光生物反应器和积油罐中,CO2供气装置分别气路连接光生物反应器和积油罐,污水沉淀池管路连接积油罐并通过藻液混合罐管路连接光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通过第一藻液分离装置分别管路连接藻液混合罐和积油罐,积油罐管路连接第二藻液分离装置,还提供了利用上述系统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生产生物能源与其他副产品(如,蛋白质、化妆品原料及动物饲料等),降低生产成本,可达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适用从实验室到工业化规模微藻培养,设计巧妙独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6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08373.X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系统,其第一和第二光源装置分别设置在光生物反应器和积油罐中,CO2供气装置分别气路连接光生物反应器和积油罐,污水沉淀池管路连接积油罐并通过藻液混合罐管路连接光生物反应器,光生物反应器通过第一藻液分离装置分别管路连接藻液混合罐和积油罐,积油罐管路连接第二藻液分离装置,还提供了利用上述系统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生产生物能源与其他副产品(如,蛋白质、化妆品原料及动物饲料等),降低生产成本,可达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适用从实验室到工业化规模微藻培养,设计巧妙独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普通小球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86116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007511.2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通小球藻,为小球藻C9-JN2010,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373,还提供了其培养方法,以市政污水和/或工业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二级出水为培养基,接种后进行培养,初始接种密度为1.0×107cfu/ml~6.0×107cfu/ml,培养条件为:光照周期为10h∶14h~16h∶8h,光照强度为5000lux~15000lux,培养温度为20~30℃,pH为6.5~8.5,CO2气体通气量为0.01~0.2VVm,CO2浓度为15.0%~30.0%(v/v),还提供了普通小球藻在污水处理和油脂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普通小球藻CO2耐受能力强,生产强度高,其培养方法把污水处理和生产生物能源与其他副产品(如,蛋白质、化妆品原料及动物饲料等)相结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设计巧妙独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311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89591.8

    申请日:2011-07-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发酵工业废水;(2)加入微藻进行处理;(3)收集微藻;(4)制成藻粉。较佳地,预处理包括稀释发酵工业废水和调节发酵工业废水的pH值,从而适于微藻生长,CO2气体为收集发酵工厂释放的CO2,作为微藻培养的主要碳源,处理在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优选透明的槽式封闭光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的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在发酵工业废水处理的同时,实现CO2减排和生产藻粉,降低生产成本,可达到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适用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化微藻培养,设计巧妙独特,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4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09643.0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Y02P20/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采用分割法与二步法相耦合的发酵方法,以火电厂排放的CO2废气为碳源,以过滤除杂菌或杂藻后的市政污水作为培养基,高密度培养所述自养产油微藻进行生长,较佳地,在市政污水中添加海盐模拟海水,使其渗透压增大防止杂菌或杂藻的污染,自养产油微藻选自自养小球藻、微拟球藻、布朗葡萄藻、纤细角毛藻、海绿球藻、球等鞭金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杜氏藻和棱形藻的一种或几种,采用本发明,能实现氮、磷及CO2高去除效率,并且藻浓度、油脂及蛋白质的含量高,达到保护环境和生产生物资源的双重效果,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无污染、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