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257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077967.2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敲除大肠杆菌PTS系统提高L‑苏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敲除菌株的PTS系统,使菌株不用过表达其他糖转运基因就能快速摄取葡萄糖,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构建的突变菌WMZ016/pFW01‑thrA*BC‑rhtC发酵24h葡萄糖即可利用完全,发酵12h的苏氨酸产量可达4.40g/L;发酵24h苏氨酸产量可达7.48g/L;发酵36h苏氨酸产量可达7.14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12.35倍,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77955.X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L-苏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编码转录调控因子arcA基因的缺失、编码转录阻遏iclR基因的缺失,以及编码苏氨酸转运蛋白tdcC基因的缺失,较大幅度提高了L-苏氨酸的产量。使发酵36h后L-苏氨酸产量提高至20.1g/L,转化率达到0.67。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0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490461.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生产四氢嘧啶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重组菌以MG1655为出发菌株,通过引入含有基因簇ectABC、温敏蛋白CI857编码基因和温敏启动子的高拷贝质粒,使其初步具备合成四氢嘧啶的能力。通过敲除crr、iclR、thrA,同时通过在高拷贝质粒上过表达抗反馈抑制的EclysC*;另外,在同一高拷贝质粒载体上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和来自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天冬氨酸脱氢酶PaeAspDH。构建得到产四氢嘧啶的重组菌MWZ003/pFT28‑ectABC‑EclysC*‑aspDH‑ppc3可较出发菌株的四氢嘧啶的产量提高5.6倍,通过条件优化,在摇瓶补料分批发酵下产量可达到25.34g/L,转化率可以达到0.29g/g葡萄糖。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7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077955.X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L‑苏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编码转录调控因子arcA基因的缺失、编码转录阻遏iclR基因的缺失,以及编码苏氨酸转运蛋白tdcC基因的缺失,较大幅度提高了L‑苏氨酸的产量。使发酵36h后L-苏氨酸产量提高至20.1g/L,转化率达到0.67。
-
公开(公告)号:CN10957625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78068.4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L-缬氨酸合成效率的乙酰羟酸合酶突变体,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将乙酰羟酸合酶第二底物结合位点附近侧链残基较短的丙氨酸突变成侧链残基长的缬氨酸,改变了乙酰羟酸合酶与底物结合的空间位阻,提高了低pH下,乙酰羟酸合酶的酶活,并在L-缬氨酸合成的过程中,提高了L-缬氨酸的产量。用改造后的酶在生成L-缬氨酸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杂酸。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77967.2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敲除大肠杆菌PTS系统提高L-苏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敲除菌株的PTS系统,使菌株不用过表达其他糖转运基因就能快速摄取葡萄糖,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构建的突变菌WMZ016/pFW01-thrA*BC-rhtC发酵24h葡萄糖即可利用完全,发酵12h的苏氨酸产量可达4.40g/L;发酵24h苏氨酸产量可达7.48g/L;发酵36h苏氨酸产量可达7.14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12.35倍,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90461.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生产四氢嘧啶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重组菌以MG1655为出发菌株,通过引入含有基因簇ectABC、温敏蛋白CI857编码基因和温敏启动子的高拷贝质粒,使其初步具备合成四氢嘧啶的能力。通过敲除crr、iclR、thrA,同时通过在高拷贝质粒上过表达抗反馈抑制的EclysC*;另外,在同一高拷贝质粒载体上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和来自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天冬氨酸脱氢酶PaeAspDH。构建得到产四氢嘧啶的重组菌MWZ003/pFT28‑ectABC‑EclysC*‑aspDH‑ppc3可较出发菌株的四氢嘧啶的产量提高5.6倍,通过条件优化,在摇瓶补料分批发酵下产量可达到25.34g/L,转化率可以达到0.29g/g葡萄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