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29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622463.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型丙酮酸氧化酶及其在2‑丁酮酸代谢解毒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该突变型丙酮酸氧化酶重构乙酸旁路途径增强细胞对2‑丁酮酸耐受性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对丙酮酸氧化酶(PoxB)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得到PoxBF112W突变体,该酶增强了丙酮酸选择性,减弱了2‑丁酮酸结合亲和力。基于此突变体,在微生物细胞TWF115 ΔaceE中重建乙酸旁路,用于L‑苏氨酸的生物合成供应乙酰辅酶A和还原型辅助因子。该重构的乙酸旁路途径可以进一步去除2‑丁酮酸的代谢毒性,帮助宿主菌TWF115 ΔaceE在5g/L的2‑OBA添加下合成更高的L‑苏氨酸(13.98g/L)。
-
公开(公告)号:CN112592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622463.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型丙酮酸氧化酶及其在2‑丁酮酸代谢解毒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该突变型丙酮酸氧化酶重构乙酸旁路途径增强细胞对2‑丁酮酸耐受性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对丙酮酸氧化酶(PoxB)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得到PoxBF112W突变体,该酶增强了丙酮酸选择性,减弱了2‑丁酮酸结合亲和力。基于此突变体,在微生物细胞TWF115ΔaceE中重建乙酸旁路,用于L‑苏氨酸的生物合成供应乙酰辅酶A和还原型辅助因子。该重构的乙酸旁路途径可以进一步去除2‑丁酮酸的代谢毒性,帮助宿主菌TWF115ΔaceE在5g/L的2‑OBA添加下合成更高的L‑苏氨酸(13.98g/L)。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0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490461.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生产四氢嘧啶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重组菌以MG1655为出发菌株,通过引入含有基因簇ectABC、温敏蛋白CI857编码基因和温敏启动子的高拷贝质粒,使其初步具备合成四氢嘧啶的能力。通过敲除crr、iclR、thrA,同时通过在高拷贝质粒上过表达抗反馈抑制的EclysC*;另外,在同一高拷贝质粒载体上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和来自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天冬氨酸脱氢酶PaeAspDH。构建得到产四氢嘧啶的重组菌MWZ003/pFT28‑ectABC‑EclysC*‑aspDH‑ppc3可较出发菌株的四氢嘧啶的产量提高5.6倍,通过条件优化,在摇瓶补料分批发酵下产量可达到25.34g/L,转化率可以达到0.29g/g葡萄糖。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23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042938.4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胁迫抗性提高的乳酸菌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以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编码金属离子ABC转运ATP结合蛋白ZitQ(metal ABC transporter ATP‑binding protein)的基因为目的基因,以乳酸菌为表达宿主,成功构建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制备食品、药品、饲料以及化学品的乳酸菌工程菌;此乳酸菌工程菌的酸胁迫抗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较野生菌株最高提高了9.4倍。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42938.4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胁迫抗性提高的乳酸菌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以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编码金属离子ABC转运ATP结合蛋白ZitQ(metal ABC transporter ATP-binding protein)的基因为目的基因,以乳酸菌为表达宿主,成功构建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制备食品、药品、饲料以及化学品的乳酸菌工程菌;此乳酸菌工程菌的酸胁迫抗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较野生菌株最高提高了9.4倍。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99252.5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嘧啶产量提高的大肠杆菌的构建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上基因aroG,poxB,pflB,adhE,mscS得到突变菌E.coli MWL009/pFT28‑ectABC‑EclysC*‑aspDH‑ppc3,该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分批发酵36h后,四氢嘧啶产量为18.28g/L,相比于E.coli MWZ003/pFT28‑ectABC‑EclysC*‑aspDH‑ppc3的四氢嘧啶产量提升了28%;在发酵培养基中补料分批发酵60h后,四氢嘧啶产量为34.27g/L,葡萄糖转化率达到0.34g/g。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肠杆菌中高产四氢嘧啶的新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363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057144.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开关系统及其在提高氨基酸产量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温度开关系统调控胞内代谢流分布提高苏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温度开关系统将整个发酵过程分为细胞生长和发酵生产两个阶段,以适应工程菌株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胞内环境变化。该系统通过控制丙酮酸羧化酶异源表达,并结合草酰乙酸温敏易脱羧的化学特性,在丙酮酸和草酰乙酸之间重新平衡代谢流量,动态调节中心代谢途径保证还原型辅因子的供应来促进L‑苏氨酸生产。本发明得到的温控苏氨酸生产菌株TWF106/pFT24rp和TWF113/pFT24rpa1,其苏氨酸摩尔转化率分别为111.78%和124.03%。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90461.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生产四氢嘧啶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重组菌以MG1655为出发菌株,通过引入含有基因簇ectABC、温敏蛋白CI857编码基因和温敏启动子的高拷贝质粒,使其初步具备合成四氢嘧啶的能力。通过敲除crr、iclR、thrA,同时通过在高拷贝质粒上过表达抗反馈抑制的EclysC*;另外,在同一高拷贝质粒载体上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和来自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天冬氨酸脱氢酶PaeAspDH。构建得到产四氢嘧啶的重组菌MWZ003/pFT28‑ectABC‑EclysC*‑aspDH‑ppc3可较出发菌株的四氢嘧啶的产量提高5.6倍,通过条件优化,在摇瓶补料分批发酵下产量可达到25.34g/L,转化率可以达到0.29g/g葡萄糖。
-
公开(公告)号:CN111363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057144.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开关系统及其在提高氨基酸产量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温度开关系统调控胞内代谢流分布提高苏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温度开关系统将整个发酵过程分为细胞生长和发酵生产两个阶段,以适应工程菌株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胞内环境变化。该系统通过控制丙酮酸羧化酶异源表达,并结合草酰乙酸温敏易脱羧的化学特性,在丙酮酸和草酰乙酸之间重新平衡代谢流量,动态调节中心代谢途径保证还原型辅因子的供应来促进L-苏氨酸生产。本发明得到的温控苏氨酸生产菌株TWF106/pFT24rp和TWF113/pFT24rpa1,其苏氨酸摩尔转化率分别为111.78%和124.0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