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085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03494.3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92 , C12N9/0006 , C12N9/1022 , C12N9/1096 , C12N9/1205 , C12N9/88 , C12N9/90 , C12P13/22 , C12Y101/01025 , C12Y202/01001 , C12Y205/01019 , C12Y206/01 , C12Y207/01071 , C12Y402/01051 , C12Y504/99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苯丙氨酸糖酸转化率提高的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菌,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的重组菌株缺失了基因aroP、aceE、ldh、pstI,在原pstI位点整合了iolT2-ppgk基因,同时转入了含有L-Phe合成途径八个关键酶的调控表达质粒。本发明的重组菌株明显提高了L-Phe中间产物PEP积累量,L-Phe产量以及L-Phe对葡萄糖的糖酸转化率,改变碳源流向降低或者阻断副产物积累,此代谢工程的手段能被应用于以PEP为前体的其他代谢产物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851253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276491.3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苯乙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及其应用,以能够大量积累苯丙氨酸(L-Phe)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作为出发菌株(摇瓶发酵苯丙氨酸发酵水平能达到6.0g/L),将苯丙酮酸脱羧酶(KDC)以及乙醇脱氢酶(ADH1),通过单独表达以及通过合适的基因组合串联表达两个关键酶基因,构建重组菌株,串联表达苯丙酮酸脱羧酶以及乙醇脱氢酶的重组菌株能够产生β-苯乙醇130mg/L,苯丙氨酸产量为5.0g/L,而出发菌株高产L-Phe的大肠杆菌作为对照菌株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检测不到苯乙醇的积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能过量表达来源于不同宿主的合成代谢途径中的酶基因,通过代谢工程的手段使得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发酵直接生产苯乙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85125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76491.3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苯乙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及其应用,以能够大量积累苯丙氨酸(L-Phe)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作为出发菌株(摇瓶发酵苯丙氨酸发酵水平能达到6.0g/L),将苯丙酮酸脱羧酶(KDC)以及乙醇脱氢酶(ADH1),通过单独表达以及通过合适的基因组合串联表达两个关键酶基因,构建重组菌株,串联表达苯丙酮酸脱羧酶以及乙醇脱氢酶的重组菌株能够产生β-苯乙醇130mg/L,苯丙氨酸产量为5.0g/L,而出发菌株高产L-Phe的大肠杆菌作为对照菌株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检测不到苯乙醇的积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能过量表达来源于不同宿主的合成代谢途径中的酶基因,通过代谢工程的手段使得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发酵直接生产苯乙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59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002644.9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苯丙氨酸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构建与应用,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在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cium ATCC 13032中,使用谷氨酸棒杆菌与大肠杆菌的两个穿梭表达载体pEC‑XK99E和pXMJ19表达L‑Phe合成途径中八个关键酶基因:aroFfbr,tktA,ppsA,aroL,pheAfbr,aroE,aroA,tyrB,并通过使用两个不同强度的启动子Ptac和Plac对八个基因进行组合表达提高L‑Phe产量,L‑Phe产量最高达到5.59±0.11g/L,莽草酸积累为0.31±0.11g/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过量表达L‑Phe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Phe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29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23160.3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L-苯丙氨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Phe)的方法,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在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ATCC13032中通过诱导表达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基因,抗反馈抑制的分支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水酶基因,转酮醇酶基因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成酶基因四个基因,获得了一株高产L-Phe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工程菌株C.glutamicum19AF/99TP。在C.glutamicum ATCC13032中过量表达L-Phe合成代谢途径的莽草酸代谢途径,分支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使得L-Phe产量达到3.47g/L,结合表达中心代谢途径提高前体物质的两个酶基因L-Phe产量最高达到4.86g/L,而出发菌株ATCC13032作为对照菌株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检测不到L-Phe的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02399835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11467.4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Phe)的方法,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采用载体pXMJ19,将来源于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编码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S的基因aroG在谷氨酸棒状杆菌模式菌株ATCC 13032中过量表达,获得了一株产L-Phe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工程菌株C.glutamicum/aroG。过量表达aroG基因提高了L-Phe合成途径中的前提物质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DAHP)的积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L-Phe产量,最终通过诱导表达aroG基因,L-Phe提高到了0.61g/L,而出发菌株ATCC 13032作为对照菌株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检测不到L-Phe的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59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2644.9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85 , C12N9/0006 , C12N9/1022 , C12N9/1092 , C12N9/1096 , C12N9/1205 , C12N9/88 , C12N15/77 , C12P13/222 , C12Y101/01025 , C12Y202/01001 , C12Y205/01019 , C12Y207/01071 , C12Y402/010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L-苯丙氨酸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构建与应用,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在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cium ATCC 13032中,使用谷氨酸棒杆菌与大肠杆菌的两个穿梭表达载体pEC-XK99E和pXMJ19表达L-Phe合成途径中八个关键酶基因:aroFfbr,tktA,ppsA,aroL,pheAfbr,aroE,aroA,tyrB,并通过使用两个不同强度的启动子Ptac和Plac对八个基因进行组合表达提高L-Phe产量,L-Phe产量最高达到5.59±0.11g/L,莽草酸积累为0.31±0.11g/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过量表达L-Phe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Phe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3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088675.6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85 , C12P13/222 , C12Y205/0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除酪氨酸反馈抑制的AroF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策略应用于代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AroF酶突变体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获得,对AroF酶N端AA进行截短分析,并结合反抗抑制性底物酪氨酸,获取了解除酪氨酸反抗抑制的突变体AroFfbr,应用于提高重组谷氨酸棒杆菌L-Phe的产量。本发明的研究思路,对大部分受反馈抑制的酶,特别是形成多亚基的酶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时本酶的研究用于生产芳香族氨基酸菌种的改良可能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56085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003494.3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苯丙氨酸糖酸转化率提高的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菌,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的重组菌株缺失了基因aroP、aceE、ldh、pstI,在原pstI位点整合了iolT2‑ppgk基因,同时转入了含有L‑Phe合成途径八个关键酶的调控表达质粒。本发明的重组菌株明显提高了L‑Phe中间产物PEP积累量,L‑Phe产量以及L‑Phe对葡萄糖的糖酸转化率,改变碳源流向降低或者阻断副产物积累,此代谢工程的手段能被应用于以PEP为前体的其他代谢产物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29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3160.3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L-苯丙氨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Phe)的方法,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在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ATCC13032中通过诱导表达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基因,抗反馈抑制的分支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水酶基因,转酮醇酶基因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成酶基因四个基因,获得了一株高产L-Phe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工程菌株C.glutamicum19AF/99TP。在C.glutamicum ATCC13032中过量表达L-Phe合成代谢途径的莽草酸代谢途径,分支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使得L-Phe产量达到3.47g/L,结合表达中心代谢途径提高前体物质的两个酶基因L-Phe产量最高达到4.86g/L,而出发菌株ATCC13032作为对照菌株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检测不到L-Phe的积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