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2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29104.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02 , C12N15/53 , C12N15/31 , C12N15/70 , C12N1/21 , C07K14/195 , C12N9/04 , C12P7/0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450突变体及其在合成骨化二醇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通过构建P450酶突变体酶,并构建氧化还原伴侣和辅因子循环酶的单质粒三酶共表达体系,为P450酶提供充足的电子传递链,可在温和条件下,以维生素D3为底物,以更高效率合成骨化二醇。骨化二醇的转化率可达63.1%,极大的提升了该反应的转化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5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11347.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分节杆菌胆碱氧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来源于的胆分节杆菌的胆碱氧化酶进行改造,克服了之前野生型的酶底物特异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局限,最终得到最佳突变体Q5(AcCOxS101A/H351V/V355T/F357R/T357Q),其转化1,4‑环己烷二甲醇生成1,4‑环己烷二甲醛的摩尔转化率为野生型的6.8倍,有效的提高了胆碱氧化酶AcCOx的催化效率,为1,4‑环己烷二甲醛的工业化制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4562.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硫酸软骨素6‑O‑磺基转移酶可溶性表达及酶活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实现了海洋生物来源的CHST15在原核宿主中异源表达,并通过与促溶标签共表达的策略提高了CHST15可溶性表达量,可使CHST15的胞内酶活提高了2.8倍,达到125.1U/mL。本发明还优化了重组菌的表达条件,将磺基转移酶可溶性表达量进一步提高至134.8U/mL。本方法只通过共表达的方式就实现了磺基转移酶酶活的大幅度提高,并且不影响酶的结构与后续纯化,为酶法生产硫酸软骨素E提供了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302524.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丙酮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来源于热带假丝酵母的丙酮酸脱羧酶突变体,用于催化生产4‑羟基苯乙醛。本发明突变体的催化半衰期(5.7h)和TTN(24600)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85倍和2.07倍,且突变体表现出较高的脱羧活性。本发明得到的突变体在以4‑羟基苯丙酮酸为底物时,在25℃、pH 6.5的条件下反应12h,4‑羟基苯乙醛的产量可达5.08g/L,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67.28%。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单位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催化剂的反应效率,加快了酶转化法生产4‑羟基苯乙醛的工业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6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145733.0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在合成磷脂酰丝氨酸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通过构建重组磷脂酶,所述重组磷脂酶是在来源于穗产色链霉菌的磷脂酶的基础上,在PLD的C端去掉信号肽并通过连接肽加上标签MBP获得的,所述重组磷脂酶突变体,是将重组磷脂酶的第379位、第169位、第185位的氨基酸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突变得到的。本发明的重组磷脂酶突变体表现出较高的转磷脂酰活性,磷脂酰胆碱的转化率可达85.8%,磷脂酰丝氨酸产率可达72.12%,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可以达到57.69g/L。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单位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88760.0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筛选α‑酮酸高产菌株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来源于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氨酶PmiLAAD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并使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在96孔板中培养含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氨酶PmiLAAD的重组菌株及菌株突变体,并进行转接诱导,离心收集含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氨酶PmiLAAD的细胞来转化L‑氨基酸(L‑缬氨酸、L‑甲硫氨酸及L‑苯丙氨酸)生成其对应的α‑酮酸,并利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后于520nm处读取吸光值,并将吸光值大的菌株进行摇瓶验证,筛选得到α‑酮酸产量显著提高的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32976.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1,4‑环己烷二甲胺的重组菌及多酶级联生产1,4‑环己烷二甲胺的方法。本生产1,4‑环己烷二甲胺的重组菌共表达SEQ ID NO.4所示的醇脱氢酶突变体,以及SEQ ID NO.5所示的转氨酶突变体和由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谷氨酸脱氢酶;可用于催化生产1,4‑环己烷二甲胺,显著提高1,4‑环己烷二甲胺产量和转化率。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重组菌株催化生产1,4‑环己烷二甲胺的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避免有毒的醛基中间体积累和收率高等优点;本发明得到的重组菌株以1,4‑环己烷二甲醇为底物产生1,4‑环己烷二甲胺的产量可达16.3g·L‑1,转化率82.6%。可实现1,4‑环己烷二甲胺的绿色生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116758.2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D‑丹参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改变质粒拷贝数和RBS的强度精细化调控D‑丹参素的路径酶L‑氨基酸脱氨酶LAAD、苯丙酮酸还原酶LaPPR和葡萄糖脱氢酶GDH表达水平,实现了该级联路径反应平衡;最优重组菌株E.coli13(含有质粒pRSF‑LAAD‑LaPPR,PCDF‑GDH)5L发酵罐下采用分批补料策略(共流加60g/L L‑多巴),转化16h,D‑丹参素产量达到58.86g/L,转化率为97.6%。本发明方法在工业上用于提高D‑丹参素的产量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泛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01911.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腐胺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大肠杆菌来源的腐胺转氨酶PaTA将第91位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克服了野生型的酶催化稳定性低的局限,获得的突变体F91Y比酶活达2.56U/mg。表达突变体F91Y的重组菌以10g/L 1,4‑环己烷二甲醛为底物,转化率达50.48%。在1,4‑环己烷二甲胺制备中具有高生产强度,高催化稳定性,减少了转化中的投菌量,极大节约了工业化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084151.0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雷沃氏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改造方法通过组合突变设计出最佳突变体,对PtDAPDH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克服了之前野生型酶催化活性低的局限,最终得到最佳突变体T5(PtDAPDHN13E/S90R/P254A),其催化半衰期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产量分别为野生型的1.10倍和2.67倍,以L‑对羟基苯甘氨酸为底物,转化后0.1L摇瓶产量为3.2g/L,转化率为32%,高催化效率和生产强度,大大降低了之前的高菌体量以及昂贵的底物成本,为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