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003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341965.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22/00 , C04B14/0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透水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氧化石墨烯‑透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部分拌合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悬浮液;(2)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悬浮液加入水泥中,搅拌均匀得到水泥浆;(3)在水泥浆中加入骨料、剩余拌合水,混合均匀;之后再加入透水混凝土增强剂,搅拌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透水混凝土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抗压强度达到45~55MPa,抗折强度达到5~6MPa,对Pb2+等重金属离子有极强的吸附性,并且可将重度黑臭水体中NH3+‑N去除率提高2倍,TP去除率提高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10621.2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约束混凝土组合柱在偏压作用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组合柱包括多边形钢管和波纹板,且多边形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腔混凝土;相邻两个多边形钢管之间通过波纹板相连,多边形钢管与波纹板焊接形成异形多腔体,且在异形多腔体内部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腔混凝土,约束混凝土组合柱在偏压作用下的承载力根据异形多腔体内第一腔混凝土承载力、第二腔混凝土承载力和多边形钢管承载力共同确定。本发明仅需要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材料的强度与几何尺寸等信息,即可计算得到该组合柱的偏压承载力,解决防止组合柱过载的问题,同时可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10621.2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约束混凝土组合柱在偏压作用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组合柱包括多边形钢管和波纹板,且多边形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腔混凝土;相邻两个多边形钢管之间通过波纹板相连,多边形钢管与波纹板焊接形成异形多腔体,且在异形多腔体内部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腔混凝土,约束混凝土组合柱在偏压作用下的承载力根据异形多腔体内第一腔混凝土承载力、第二腔混凝土承载力和多边形钢管承载力共同确定。本发明仅需要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材料的强度与几何尺寸等信息,即可计算得到该组合柱的偏压承载力,解决防止组合柱过载的问题,同时可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41965.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22/00 , C04B14/0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透水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氧化石墨烯‑透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部分拌合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悬浮液;(2)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悬浮液加入水泥中,搅拌均匀得到水泥浆;(3)在水泥浆中加入骨料、剩余拌合水,混合均匀;之后再加入透水混凝土增强剂,搅拌均匀,得到氧化石墨烯‑透水混凝土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抗压强度达到45~55MPa,抗折强度达到5~6MPa,对Pb2+等重金属离子有极强的吸附性,并且可将重度黑臭水体中NH3+‑N去除率提高2倍,TP去除率提高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4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62520.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及其应用,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以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此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包含内套筒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含弧形钢板、H型钢、第一连接钢板以及第二连接钢板,所述H型钢与弧形钢板凸起的一侧相连,并且,所述内套筒、弧形钢板、H型钢的腹板、第一连接钢板以及第二连接钢板上均设有若干预留孔洞。
-
公开(公告)号:CN210151930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0601562.X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E04B1/342
Abstract: 一种基于硅藻藻壳的大跨三层空间网壳结构,其包括有多个六边形框架单元组成的三层网壳,所述六边形框架单元上、中、下三层六边形框架层之间通过弹性短柱相连接,单个所述六边形框架单元上层六边形框架层对顶角之间用杆件相连,将上层整体六边形框架层六等分成等边三角形,中间层六边形框架层利用弹性碳纤维在六个弹性中空短柱的中心位置进行牵拉连接形成碳纤维牵拉层,下层六边形框架层保持原有六边形框架形态,整体构成硅藻藻壳的分级多孔蜂窝状立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单元结构在平面以及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使该结构在风、地震等荷载及温度、不均匀沉降等作用下可产生一定的变形效果,实现单元结构的自由呼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