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信号分子与生物炭缓解厌氧消化氨氮抑制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12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7678.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信号分子与生物炭缓解厌氧消化氨氮抑制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工程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领域。本发明缓解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氮抑制的方法包括:在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加入底物蓝藻液、接种厌氧污泥、信号分子和生物炭,调节pH至7~8,随后将厌氧反应器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温度设定为30~40℃,振荡转速设置为100~300rpm;其中厌氧反应器中氨氮浓度为5000~7000mg NH4+‑N/L;所述信号分子为C4‑HSL,C6‑HSL,C8‑HSL和3OC6‑HSL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该方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外源添加信号分子和生物炭有效缓解了高氨氮浓度对厌氧消化系统的抑制作用。

    一种改性蓝藻基生物炭粒子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237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5969.1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蓝藻基生物炭粒子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三维电芬顿体系中处理造纸废水的应用。本发明将蓝藻制备成生物炭,然后将其负载钴金属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蓝藻基生物炭粒子电极,将其应用于三维电芬顿体系处理废水,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TOC去除率可以达到65%以上,远远高于芬顿体系处理造纸废水。本发明制备的蓝藻生物炭粒子电极材料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能力,能够对造纸废水进行有效处理,该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多批次使用后,仍能保持结构完整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可重复使用。将蓝藻基生物炭应用于三维电芬顿体系处理废水时,阳极释放的铁离子自掺杂形成双金属生物炭粒子电极。

    一种改性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在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7208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694622.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在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应用,属于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太湖蓝藻烘干、研磨过筛后与活化剂混合经热裂解得到改性蓝藻生物炭;将改性蓝藻生物炭浸泡于含铁溶液中,进一步改性得到改性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吸附和催化能力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处理电镀废水时,通过吸附和类芬顿反应,能够高效的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并且该复合材料稳定性强,可重复使用。

    一种以蓝藻和副产乙酸为底物合成PHA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63045.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蓝藻和副产乙酸为底物合成PHA的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蓝藻废弃物进行碱处理,离心和抽滤后获得蓝藻液,再使用电芬顿法对副产乙酸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副产乙酸中的丙烯酸含量,最后需将预处理后的副产乙酸、蓝藻液和好氧污泥混合进行共发酵,制备PHA。本发明可实现高效率生产PHA的目标,在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PHA的生产成本,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修饰阳极及其在电絮凝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776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35768.2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饰阳极及其在电絮凝处理电镀废水中的应用,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所述制备聚苯胺/钼酸盐修饰的阳极极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电解液的制备:将苯胺和钼酸盐混合均匀形成电解液;(2)将阳极极板放置在电解液中,在0.9~1.0V氧化电位下进行电聚合;结束之后洗涤、干燥,得到聚苯胺/钼酸盐修饰的阳极极板。之后将得到的聚苯胺/钼酸盐修饰的阳极极板用于电絮凝处理,处理的条件为初始pH为4~6、处理时间为40~80min、电流密度为20~40mA cm‑2。本发明的聚苯胺/钼酸盐修饰的阳极极板对电镀废水中铜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可以高达99.99%;对铬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可以高达84.24%,缓蚀效率在33.33%。

    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电芬顿系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1057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65810.9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0 C02F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电芬顿系统中的应用,属于环境工程和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电极,是以生物电化学系统为反应器,处理偶氮染料废水,阳极产电微生物氧化有机物产生电子与质子,电子与质子分别经过外电路和离子交换膜传递至阴极室,以O2为电子受体在阴极原位生成H2O2,同时阴极铁源缓慢释放出来,与原位产生的H2O2发生芬顿反应,处理难降解污染物。

    一种无动力自流式产氢微生物定向进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7810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28498.X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流式产氢微生物定向进化装置,属于环境工程和能源化工领域。本发明装置中的反应器为定制,反应器瓶盖上开有三个孔分别连接进水管、压力计和出水管,反应瓶底部开有取样口,不同反应器之间则通过硅胶管连接。为启动厌氧生物产氢过程,所有反应瓶中装入相同体积惟其中碳源底物浓度逐级提高的产氢培养基,并只在第一个反应器中接种入产氢微生物菌群。产氢反应启动后,当反应器中氢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瓶中的发酵液将被压入下一级反应器,同理实现产氢反应液在不同反应器内的顺序流动,进而实现微生物的产氢能力逐级提高。

    一种蓝藻和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316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94451.8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Y02E50/343 Y02W30/47

    Abstract: 一种蓝藻和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属于环保净化、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蓝藻和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整个过程在厌氧反应器中完成,在反应器中将蓝藻和污泥混合,然后通入N2造成厌氧状态,35~37℃发酵,在反应器中,间断性地定期添加蓝藻,观察原料的腐化情况,同时测定排出物料的有机质浓度以及发酵产生气体中的CH4、CO2浓度,直至反应器进入稳定运行状态。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处理后供给用户燃烧或者集中发电;产生的沼渣,作为肥料施于农田。本发明通过蓝藻和市政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做到一举多得的作用,彻底消灭了藻毒素,把解决蓝藻出路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治理结合起来,解决农村和城市的有机污染问题。

    一种基于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BES系统同时处理生活污水和地下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85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4743.4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BES系统同时处理生活污水和地下污水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和废水处理领域。该方法具体是基于BES系统,通过阴极耦合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技术同时解决生活污水的氨氮去除以及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的问题;具体是在阳极室中设置阳极室生物电极;阴极室中设置阴极室生物电极;阳极室电极与阴极室电极通过外接导线和外加电阻连接;生活污水通过蠕动泵泵入阳极室;富含硝酸盐的地下水通过蠕动泵泵入阴极室;其中反应过后的阳极液通过蠕动泵泵入阴极室;即本发明创新了对BES系统以及进水方式的设计,在显著提升脱氮效率的同时,还实现了能量产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