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54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53518.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nventor: 牛智星 , 嵇海祥 , 王少华 , 胡道科 , 杨海梅 , 崔彦萍 , 周安辉 , 尼玛扎西 , 程祥吉 , 高鹏 , 曹晓鹏 , 张勇 , 黄敏 , 韩宝豆 , 陈翠 , 陈宇飞 , 胡春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侧扫雷达的有效测速单元判定方法,包括:获取流速单元数据;判断动态流速单元有效性,得到各流速单元的位置指数;判定水面信号质量,获取信号强度对于测流准确度的影响程度;实时判定各单元流速有效性,获取对应的流速偏离指数;结合得到的多个因子判断侧扫雷达单元流速有效性。本发明通过对测速单元进行多方面判定,量化其有效性,从而能够去除侧扫雷达干扰单元数据,提高了用于最终计算的流速样本准确性,使得侧扫雷达系统流量计算精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80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432676.8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伟 , 陈敏 , 李幸福 , 嵇海祥 , 张建刚 , 刘铁林 , 王志勇 , 陈智 , 曹子聪 , 付京城 , 杨俊杰 , 李承 , 牛智星 , 陈翠 , 阮聪 , 张勇 , 耿彬彬 , 王少华
IPC: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面蒸发量监测方法,克服了原有蒸发装置采集滞后、液面不稳定、雨量过大导致的误差缺陷。本发明将每日分割为若干监测时段,将每个监测时段的开始时点作为采集点;在采集点处采集蒸发装置中的水位,通过对雨量的提前计入和等待降雨结束、补溢水结束液面平衡后再取数据的方式,能够降低蒸发量计算误差;通过对液面高度、以及补水和溢流需要时间的计算,控制阀门开闭时间,精准控制阀门关闭时间,有助于保持蒸发监测装置的液面稳定;采用主动溢流方式,能够消除累计误差,增加精确性;通过异常数据过滤方式,进一步排除了具有缺陷的异常数据,提高数据准确度和合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8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32676.8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伟 , 陈敏 , 李幸福 , 嵇海祥 , 张建刚 , 刘铁林 , 王志勇 , 陈智 , 曹子聪 , 付京城 , 杨俊杰 , 李承 , 牛智星 , 陈翠 , 阮聪 , 张勇 , 耿彬彬 , 王少华
IPC: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面蒸发量监测方法,克服了原有蒸发装置采集滞后、液面不稳定、雨量过大导致的误差缺陷。本发明将每日分割为若干监测时段,将每个监测时段的开始时点作为采集点;在采集点处采集蒸发装置中的水位,通过对雨量的提前计入和等待降雨结束、补溢水结束液面平衡后再取数据的方式,能够降低蒸发量计算误差;通过对液面高度、以及补水和溢流需要时间的计算,控制阀门开闭时间,精准控制阀门关闭时间,有助于保持蒸发监测装置的液面稳定;采用主动溢流方式,能够消除累计误差,增加精确性;通过异常数据过滤方式,进一步排除了具有缺陷的异常数据,提高数据准确度和合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3518.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nventor: 牛智星 , 嵇海祥 , 王少华 , 胡道科 , 杨海梅 , 崔彦萍 , 周安辉 , 尼玛扎西 , 程祥吉 , 高鹏 , 曹晓鹏 , 张勇 , 黄敏 , 韩宝豆 , 陈翠 , 陈宇飞 , 胡春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侧扫雷达的有效测速单元判定方法,包括:获取流速单元数据;判断动态流速单元有效性,得到各流速单元的位置指数;判定水面信号质量,获取信号强度对于测流准确度的影响程度;实时判定各单元流速有效性,获取对应的流速偏离指数;结合得到的多个因子判断侧扫雷达单元流速有效性。本发明通过对测速单元进行多方面判定,量化其有效性,从而能够去除侧扫雷达干扰单元数据,提高了用于最终计算的流速样本准确性,使得侧扫雷达系统流量计算精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85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538916.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雨补偿和低温保护的水面蒸发量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组件、蒸发皿、液位测井组件、雨量计、补水溢流组件、补水塔和溢流池;蒸发量计算单元采用液位测井内的水位数据和雨量计发送的降雨量估算得到降雨量,对液位测井内的水位差值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蒸发量;低温保护单元定期接收磁制伸缩水位计发送的液位测井内的水温,当液位测井内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发送排水信号至溢流泵进行排水,使测井本体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阈值,保持溢流泵为常开状态,直至水温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本发明能够根据环境气温对管路和泵等设备实施低温保护,同时采用降雨量对蒸发量进行补偿,有效提高了水面蒸发量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8916.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雨补偿和低温保护的水面蒸发量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组件、蒸发皿、液位测井组件、雨量计、补水溢流组件、补水塔和溢流池;蒸发量计算单元采用液位测井内的水位数据和雨量计发送的降雨量估算得到降雨量,对液位测井内的水位差值进行补偿,计算得到蒸发量;低温保护单元定期接收磁制伸缩水位计发送的液位测井内的水温,当液位测井内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发送排水信号至溢流泵进行排水,使测井本体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阈值,保持溢流泵为常开状态,直至水温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本发明能够根据环境气温对管路和泵等设备实施低温保护,同时采用降雨量对蒸发量进行补偿,有效提高了水面蒸发量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179205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841996.7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F16M11/04 , G01F23/296 , G01P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ADCP的双管式安装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可调节地固定在主体支架上的升降杆、连接在升降杆上的保护罩、固定在主体支架上的两根圆管,主体支架包括用于固定升降杆的中间横杆以及还焊接在中间横杆两侧的两L形护杆,中间横杆与两L形护杆形成用于容纳升降杆的凹槽,主体支架底部设有封板;还包括三根位于三角形顶点处的支撑杆,其中两根支撑杆套入圆管内,支撑杆顶部焊接有三根稳定杆,稳定杆形成三角形。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稳定杆的配合,能够形成稳定的安装平台,而通过圆管设计可将主体支架稳定地固定在安装平台上,本支架可直接安装于河道中,无需依赖于竖直的侧壁安装,适用环境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08188319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774023.1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S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非接触传感器的安装塔架,包括塔身、安装在塔身顶端的避雷针和安装在塔身上方的横臂,避雷针通过塔身与预埋件及避雷地网连接,塔身和横臂通过旋转中轴连接,横臂上设置有仪器安装平台,横臂靠近塔身的一端连接有平衡装置,横臂远离塔身的一端连接有传感器安装装置,该端还通过斜拉索与避雷针相连。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和镀锌工艺,坚固耐用,斜拉索和配重相配合,整体强度优异,稳定性强,适合在野外环境使用;采用可旋转的横臂结构,在安装和维护时将横臂转回岸边,操作方便快捷,使用轻便,一个成年人即可完成设备安装及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8187486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773149.7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波测流设备的万向架,包括X轴旋转结构、连接在X轴旋转结构上的Z轴旋转结构,以及固定在Z轴旋转结构上的Y轴旋转结构,X轴旋转结构包括水平圆管、第一抱箍、第一固定板,第一抱箍两端将水平圆管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Z轴旋转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通过两根螺丝与第一固定板连接,Z轴旋转结构上还设置有弧形滑槽,其中一颗螺丝能够在弧形滑槽中滑动;Y轴旋转结构包括垂直圆管、第二抱箍、第二固定板,第二抱箍将垂直圆管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垂直圆管焊接在第三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雷达测流传感器的三维方向旋转,完全满足雷达传感器的对角度的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078106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731191.6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 ,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nventor: 谭昌海 , 文浪 , 廖梓鸿 , 周攀 , 旺扎多吉 , 土旦坚才 , 扎西旺堆 , 王少华 , 何秋 , 吴凯强 , 王江燕 , 聂祥磊 , 杨俊杰 , 王匡宇 , 范颖帆 , 孙万里 , 朱范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壤中流收集装置,包括管身,管身的内腔中设有加厚过滤网,下端设有内部密封盖和底部锥体,上端设有外部密封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独特,集成了过滤、沉淀、收集等功能,便于安装、拆卸清洗,可重复利用,减少了野外取水项目的实施成本,为壤中流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能够应用于野外壤中流收集项目中,减少水样中的杂质,提升水样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