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77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495714.6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低功耗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包括电池组件、电压转换电路、升压电路、降压电路、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第四电子开关、MCU组件、雨量计控制电路、数据存储器、参数存储器、水位压力传感器的控制电路、水位压力传感器的通讯电路、蓝牙通讯模块和4G通讯模块。本发明能够在确保数据上传效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整个采集装置的耗电量,使小容量蓄电池或轻便型充电电池也能够适配于本采集装置,继而大幅降低了整个采集装置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6039.4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1W1/10 ,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来降雨预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水文气象预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地面降雨实测数据,构建多站点Neyman‑Scott矩形脉冲随机降雨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优化,获取优化的多站点Neyman‑Scott矩形脉冲随机降雨模型;基于最优GCM的历史降雨试验数据和未来降雨模拟数据,获取扰动变化因子,并基于扰动变化因子,获取未来降雨预测数据所对应的统计量;将未来降雨预测数据所对应的统计量输入至优化的多站点Neyman‑Scott矩形脉冲随机降雨模型,获取未来降雨预测数据。该方法能够准确模拟降雨的极端特征和多站点降雨的空间相关特征,提高未来降雨预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581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95635.5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暴雨洪涝的水位雨量一体监控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和若干个水位雨量采集装置;所述若干个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包括N1个分布在当前城市对应的河流区域内的第一水位雨量采集装置、N2个分布在当前城市对应的易涝区域内的第二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和N3个分布在前述易涝区域对应的排水管道内的第三水位雨量采集装置。本发明将城市对应的待监控区域划分为河流区域和易涝区域两类,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布设不同种类的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并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数据采集周期和数据发送周期,尽可能地减少采集装置的电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3518.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nventor: 牛智星 , 嵇海祥 , 王少华 , 胡道科 , 杨海梅 , 崔彦萍 , 周安辉 , 尼玛扎西 , 程祥吉 , 高鹏 , 曹晓鹏 , 张勇 , 黄敏 , 韩宝豆 , 陈翠 , 陈宇飞 , 胡春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侧扫雷达的有效测速单元判定方法,包括:获取流速单元数据;判断动态流速单元有效性,得到各流速单元的位置指数;判定水面信号质量,获取信号强度对于测流准确度的影响程度;实时判定各单元流速有效性,获取对应的流速偏离指数;结合得到的多个因子判断侧扫雷达单元流速有效性。本发明通过对测速单元进行多方面判定,量化其有效性,从而能够去除侧扫雷达干扰单元数据,提高了用于最终计算的流速样本准确性,使得侧扫雷达系统流量计算精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4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53518.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nventor: 牛智星 , 嵇海祥 , 王少华 , 胡道科 , 杨海梅 , 崔彦萍 , 周安辉 , 尼玛扎西 , 程祥吉 , 高鹏 , 曹晓鹏 , 张勇 , 黄敏 , 韩宝豆 , 陈翠 , 陈宇飞 , 胡春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侧扫雷达的有效测速单元判定方法,包括:获取流速单元数据;判断动态流速单元有效性,得到各流速单元的位置指数;判定水面信号质量,获取信号强度对于测流准确度的影响程度;实时判定各单元流速有效性,获取对应的流速偏离指数;结合得到的多个因子判断侧扫雷达单元流速有效性。本发明通过对测速单元进行多方面判定,量化其有效性,从而能够去除侧扫雷达干扰单元数据,提高了用于最终计算的流速样本准确性,使得侧扫雷达系统流量计算精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80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432676.8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伟 , 陈敏 , 李幸福 , 嵇海祥 , 张建刚 , 刘铁林 , 王志勇 , 陈智 , 曹子聪 , 付京城 , 杨俊杰 , 李承 , 牛智星 , 陈翠 , 阮聪 , 张勇 , 耿彬彬 , 王少华
IPC: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面蒸发量监测方法,克服了原有蒸发装置采集滞后、液面不稳定、雨量过大导致的误差缺陷。本发明将每日分割为若干监测时段,将每个监测时段的开始时点作为采集点;在采集点处采集蒸发装置中的水位,通过对雨量的提前计入和等待降雨结束、补溢水结束液面平衡后再取数据的方式,能够降低蒸发量计算误差;通过对液面高度、以及补水和溢流需要时间的计算,控制阀门开闭时间,精准控制阀门关闭时间,有助于保持蒸发监测装置的液面稳定;采用主动溢流方式,能够消除累计误差,增加精确性;通过异常数据过滤方式,进一步排除了具有缺陷的异常数据,提高数据准确度和合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2678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32676.8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伟 , 陈敏 , 李幸福 , 嵇海祥 , 张建刚 , 刘铁林 , 王志勇 , 陈智 , 曹子聪 , 付京城 , 杨俊杰 , 李承 , 牛智星 , 陈翠 , 阮聪 , 张勇 , 耿彬彬 , 王少华
IPC: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面蒸发量监测方法,克服了原有蒸发装置采集滞后、液面不稳定、雨量过大导致的误差缺陷。本发明将每日分割为若干监测时段,将每个监测时段的开始时点作为采集点;在采集点处采集蒸发装置中的水位,通过对雨量的提前计入和等待降雨结束、补溢水结束液面平衡后再取数据的方式,能够降低蒸发量计算误差;通过对液面高度、以及补水和溢流需要时间的计算,控制阀门开闭时间,精准控制阀门关闭时间,有助于保持蒸发监测装置的液面稳定;采用主动溢流方式,能够消除累计误差,增加精确性;通过异常数据过滤方式,进一步排除了具有缺陷的异常数据,提高数据准确度和合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22460.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升水量监测精度与效率的多源数据嵌套式融合同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流量监测多源数据集;侧扫雷达单元格流速分析;流量影响因子选择;侧扫雷达精度提升方案构建;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模型构建;嵌套式融合同化方法实现。本发明方法将机器学习LASSO模型应用于侧扫雷达流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精度提升,并利用提升后的侧扫雷达监测流速作为反馈信息,优化水动力模型的参数,形成多层级多源数据的嵌套式融合同化,提高水量模拟精度的同时,将点观测数据扩展到全河道,实现了从单一断面监测到整体河道模拟的飞跃。本发明提高了水量监测和模拟的精度与效率,实现了对河道水文要素的全面获取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55819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495635.5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暴雨洪涝的水位雨量一体监控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和若干个水位雨量采集装置;所述若干个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包括N1个分布在当前城市对应的河流区域内的第一水位雨量采集装置、N2个分布在当前城市对应的易涝区域内的第二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和N3个分布在前述易涝区域对应的排水管道内的第三水位雨量采集装置。本发明将城市对应的待监控区域划分为河流区域和易涝区域两类,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布设不同种类的水位雨量采集装置,并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数据采集周期和数据发送周期,尽可能地减少采集装置的电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608645.3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oRa的农田涝渍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农田上安装磁致伸缩传感器分别测量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步骤2,使用LoRa采集装置获取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信息,并通过LoRa通信模块发送至网关;所述网关接收到农水位田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步骤3,后台服务器解析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信息并通过水量平衡法判断是否有涝灾、渍灾、旱灾。本发明采用LoRa通信技术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更加稳定、传输距离更远、且具有告警和自动控制调整功能,形成一体化农田涝渍监测系统,非常适用于户外大面积农田的涝渍数据监测与采集站点多的场景,为农田涝渍自动化远程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