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44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89170.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1N9/00 , G06F18/21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筑坝料压实密度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包括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数据降噪处理、数据预处理和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快速检测;所述现场数据采集包括获得压实密度表征参数,所述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增维处理和数据放缩处理。该方法实现了工程特性复杂的土石混合料的压实密度现场快速无损检测,相比传统的坑测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无损检测的手段也大大减小了试验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9170.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3 , G01N9/00 , G06F18/21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筑坝料压实密度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包括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数据降噪处理、数据预处理和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快速检测;所述现场数据采集包括获得压实密度表征参数,所述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增维处理和数据放缩处理。该方法实现了工程特性复杂的土石混合料的压实密度现场快速无损检测,相比传统的坑测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无损检测的手段也大大减小了试验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12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157042.X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5/02
Abstract: 利用海边地下水进行挡潮闸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混凝土结构物中设置有管路系统、输水排水系统、温度流量测控系统及终端控制系统;管路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三通管、左排水管、右排水管及进水管,通过回路循环连接;输水排水系统设有:海水抽水井、高压分水管、管道增压泵、减压阀、低压输水管、无压集水井;所述温度流量测控系统包括混凝土温度计、左水管温度计、右水管温度计、左三通电磁阀、右三通电磁阀、流量电磁阀、进水管温度计以及数据采集线构成;并与终端控制系统连接,实现管路循环变换通水及流量的智能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沿海淡水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沿海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13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636241.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9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材料内置裂纹起裂预警及扩展实时监测的方法,在含有内置裂纹的材料受到外荷载作用过程中,图像采集单元对透明材料的实时状态进行图片采集,并通过传输单元将采集到的各个位置的实时图片传输到图像数字化单元进行数字化处理;图像处理单元将图像含有每个像素点RGB数据的矩阵通过前后照片数据对比,得到图像在时间尺度上的每一个像素点实时变化,实现所述透明材料内置裂纹起裂预警及扩展实时监测,方法合理,快速高效,可以实现透明材料内部裂纹的扩展的监测,通过前后过程图像实时对比后,依照阈值判定整个扩展过程。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可以保证整个监控过程更加的精确,同时安全性也更高,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6450.5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砂减压膨胀土挡墙结构及挡墙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挡墙底部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排水通道,混凝土挡墙一侧固接有土工布,土工布一侧填充有橡胶砂,橡胶砂一侧填充有膨胀土回填料,橡胶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铺设有隔水层,隔水层向膨胀土回填料一侧延伸,排水通道的高端靠近橡胶砂设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挡墙的侧向压力,进而避免混凝土挡墙发生滑动、倾覆、墙体开裂和墙面水平位移过大等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15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636243.8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激励控制脆性材料表面及贯穿裂纹尺寸的方法,首先脆性材料预制表面裂纹或贯穿裂纹或深埋裂纹,此时裂纹难以满足要求,然后将超声波激励头放置到脆性材料表面,超声发生仪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材料表面,穿透整个材料体,由于预制裂纹的存在,超声波在裂纹处力学扰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转化为裂纹处的机械能,裂纹产生扩展开裂,开裂直至裂纹尺寸满足要求,停止超声波输入,由此得到符合尺寸要求的表面或贯穿裂纹。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激励控制脆性材料表面及贯穿裂纹尺寸的方法,方法简单、合理,高效,操作简便,控制准确,使用经济,控制准确,且制作出的裂纹与岩石、混凝土、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裂纹真实性态更加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25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636198.6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激励控制脆性材料内部三维深埋裂纹尺寸的方法,在透明脆性材料内部预制三维深埋裂纹,将超声波激励枪放置到透明脆性材料表面,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材料表面往材料内部传输,并穿透整个材料体,超声波穿过裂纹时由于裂纹处与两侧存在介质过渡,在裂纹处产生机械振动与周围不同,从而对裂纹产生力学扰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转化为裂纹处的机械能,裂纹尖端的机械振动作用使预制裂纹扩展开裂,直至裂纹尺寸开裂到满足要求,停止超声波输入。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激励控制脆性材料内部三维深埋裂纹尺寸的方法,方法简单、合理,快速高效,操作简便,控制准确,使用经济,裂纹特征与天然脆性材料裂纹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1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57042.X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5/02 , E02D2250/0023
Abstract: 利用海边地下水进行挡潮闸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混凝土结构物中设置有管路系统、输水排水系统、温度流量测控系统及终端控制系统;管路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三通管、左排水管、右排水管及进水管,通过回路循环连接;输水排水系统设有:海水抽水井、高压分水管、管道增压泵、减压阀、低压输水管、无压集水井;所述温度流量测控系统包括混凝土温度计、左水管温度计、右水管温度计、左三通电磁阀、右三通电磁阀、流量电磁阀、进水管温度计以及数据采集线构成;并与终端控制系统连接,实现管路循环变换通水及流量的智能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沿海淡水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沿海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2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0636198.6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激励控制脆性材料内部三维深埋裂纹尺寸的方法,在透明脆性材料内部预制三维深埋裂纹,将超声波激励枪放置到透明脆性材料表面,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材料表面往材料内部传输,并穿透整个材料体,超声波穿过裂纹时由于裂纹处与两侧存在介质过渡,在裂纹处产生机械振动与周围不同,从而对裂纹产生力学扰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转化为裂纹处的机械能,裂纹尖端的机械振动作用使预制裂纹扩展开裂,直至裂纹尺寸开裂到满足要求,停止超声波输入。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激励控制脆性材料内部三维深埋裂纹尺寸的方法,方法简单、合理,快速高效,操作简便,控制准确,使用经济,裂纹特征与天然脆性材料裂纹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732862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636197.1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岩石内部三维封闭紧贴裂纹的方法,取一完整透明材料,在内部选定预制裂纹位置与范围;通过透镜将激光聚焦于上述位置,聚焦时激光能量超过材料的破坏阈值,使该位置产生一破裂点;重复上述过程,在破裂点周围聚焦激光产生一组破裂点;激光能量的不断输入,同时造成先产生的破裂点持续损伤扩展而连接形成破裂面;同时随能量输入,最外围破裂点朝外边缘持续损伤扩展,形成一圈整齐的裂纹扩展区(环面)并与所述破裂面相连,在预制裂纹的位置形成三维封闭紧贴裂纹,而透明材料的其余部分保持原样。该方法合理,快速高效,无其他多余裂隙,边缘整齐,试件完整无破坏,与岩石材料的性质接近,仿真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