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6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7170.4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V20/05 , E02B3/16 , E02D15/00 , B63C11/52 , B60P3/0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96 , G01M3/04 ,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载平台和水下机器人的堤坝渗漏险情快速处置装置,涉及堤坝工程渗漏险情抢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堤坝渗漏封堵装置相比,改进了现有设备机动性较差、易出现材料一次性供应不足的情况,且对于较大的渗漏点封堵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基于学习的重构点特征进行渗漏点特征重构,还通过特征加强算法提升渗漏点特征的质量,同时通过激活函数解决了模型梯度消失的问题,最终进行相应的封堵材料投放量预测,能够解决堵漏材料一次供应不足的问题,且利用水下机器人定位操纵进行精准堵漏,大幅提升了堵漏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且装置灵活机动、适用性强,能够满足较大漏洞和渗漏点群的快速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1948.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
IPC: G01V3/02 , B60L53/30 , B60S5/00 , B62D55/065 ,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堤坝工程智能无人车遍历车站巡测方法与系统,属于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包括:S1、对待巡测堤坝划分站点,对站点装配车站,基于车站确定始发车站和终点站,将无人车驶入始发车站;S2、向始发车站发出巡检指令,无人车收到巡检指令后开始巡测;S3、控制无人车当前车站与下一车站的激发模块对待巡测堤坝发射脉冲电流,无人车接收堤坝电磁场信号,并基于车站将电磁场信号传输至控制端进行分析;S4、检测是否有新的巡检指令,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新的巡检指令进行巡检;没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当前巡检指令继续进行巡检,重复S3‑S4,直到终点站。本发明节省主动激发源布设时间,可实现周期性高精度探测堤防内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484477.6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码头的动态变远程监测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横向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码头在风暴潮环境下的多个横向位移;纵向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码头在风暴潮环境下的多个纵向位移;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码头在风暴潮环境下的多个速度和多个加速度;数据分析管理模块用于将多个横向位移、多个纵向位移、多个速度和多个加速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求平均,将得到的平均横向位移、平均纵向位移、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分别与第一预设位移、第一预设位移、预设速度和预设平均加速度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报警指令信息;报警器根据报警指令信息进行报警提醒,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对码头状态进行监测,提高码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253164.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质堤坝透水区域防渗性能增强设备与方法,涉及堤坝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防渗性能提升方法相比,改进了当前防渗性能加固方法均存在耗费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且不易预测、成本高、针对性差的问题,利用相变材料熔凝特性和主动加压注浆方式,实现利用相变材料胶结软弱夹层区域土颗粒、增强堤坝局部防渗能力的目的。该方法工期短,且耗费较少,对于周边土体的扰动较小,通过表面改性剂等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提高浆液的流变性能,极大的提高了注浆效率,进一步缩短工期,同时通过神经网络对工期进行预测,以提供数据支撑;且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正在发生渗漏或已经渗漏的部位,应用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001948.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
IPC: G01V3/02 , B60L53/30 , B60S5/00 , B62D55/065 ,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堤坝工程智能无人车遍历车站巡测方法与系统,属于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包括:S1、对待巡测堤坝划分站点,对站点装配车站,基于车站确定始发车站和终点站,将无人车驶入始发车站;S2、向始发车站发出巡检指令,无人车收到巡检指令后开始巡测;S3、控制无人车当前车站与下一车站的激发模块对待巡测堤坝发射脉冲电流,无人车接收堤坝电磁场信号,并基于车站将电磁场信号传输至控制端进行分析;S4、检测是否有新的巡检指令,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新的巡检指令进行巡检;没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当前巡检指令继续进行巡检,重复S3‑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2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454073.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探查堤防隐患的地质雷达车载式拖曳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拖曳舱、拖曳舱连接件、固定支架、定位装置、配重件和通讯装置,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装置的组装和作业方法。本发明涉及的装置和方法能够适应堤防复杂的地形和严酷的巡检环境,保证地质雷达天线使用时与堤面接触耦合,可实现同时在堤顶和堤坡拖曳地质雷达天线,提高探测效率;通过调整地质雷达天线安装方向、个数、型号和极化方向,可实现多层次详查堤防内部隐患;本发明对作业车辆无特殊要求,具备较好的普适性,改装改造的投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9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836500.9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细观缺陷超声热激励行程自适应加载装置及方法,属于混凝土工程隐性缺陷探测技术领域,本申请装置在超声激振器激励行程内,系统刚度对耦合压力产生的力扰动相比于耦合压力本身,可忽略;激励行程自适应装置的韧性和疲劳强度满足4000N耦合压力作用、连续长时间100kHz频率激振时,不脆断;此外,本发明装置是装配式结构,操作简易,布设便捷,收回高效,适于实际工程大范围长度时间跨度的多激励源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7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312191.1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自由断裂全过程控制可视化追踪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选取研究载体,计算混凝土试件的起裂荷载;布置超声热像探测系统、应变监测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裂缝量测系统和散热系统;使用超声波发生器驱动超声波激振器群激励混凝土试件,红外热像仪监测混凝土试件表面温度场,且对混凝土试件加载;确定红外热像仪视野中出现的微裂纹温升带以及应变片读数激增情况,调整施加的压力荷载,停止激励试件,记录试验数据;混凝土试件破坏后恢复伺服加载系统;本发明可在细观尺度上实现加载过程的反馈控制,呈现试件典型的断裂发生发展阶段以及该过程中应力场随微裂纹群生长的转移汇集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5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60103.1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HC管桩光纤应变计安装的方法,包括:在PHC管桩的桩身周围埋设容纳光纤应变计的若干槽位的步骤;在所述槽位之间埋设与容纳光纤导线的穿线管道的步骤;将所述光纤应变计依次放入所述槽位中,以及将所述光纤导线依次穿过所述穿线管道与所述光纤应变计连接的步骤。利用本方法不仅能避免了光纤应变计在制桩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坏,也避免了打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给光纤应变计带来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53164.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质堤坝透水区域防渗性能增强设备与方法,涉及堤坝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防渗性能提升方法相比,改进了当前防渗性能加固方法均存在耗费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且不易预测、成本高、针对性差的问题,利用相变材料熔凝特性和主动加压注浆方式,实现利用相变材料胶结软弱夹层区域土颗粒、增强堤坝局部防渗能力的目的。该方法工期短,且耗费较少,对于周边土体的扰动较小,通过表面改性剂等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提高浆液的流变性能,极大的提高了注浆效率,进一步缩短工期,同时通过神经网络对工期进行预测,以提供数据支撑;且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正在发生渗漏或已经渗漏的部位,应用范围较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