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29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489944.X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泥沙含量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水循环装置和一条或多条实验水道,所述实验水道中设置有流水。本发明的系统的进水区段中设置有混合装置,可向流水里提供泥沙,提高流水的含沙量,从而可观察不同含沙量的水对流道中的底质的影响。通过人工模拟不同沿岸带水温、水文、水质、底部基质等环境,测试不同环境条件对河流沿岸带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探讨生物覆盖的生态过程,为受损河流沿岸带生境重塑、生物资源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64244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64597.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变坡式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包括开敞式的水槽槽体,该槽体一端连通消能池,另一端出口安装可翻转开闭的尾门,槽体中部底面由T型换向支座支撑,槽体两端以T型换向支座为支点上下摆动,槽体底部在T型换向支座两侧分别由相同数量的升降机的活动端支撑,槽体内沿槽体纵长方向等距布置,槽体上部活动架设有流速仪、两个拦鱼网,流速仪和拦鱼网可沿槽体纵长方向移动,两个拦鱼网在槽体内围成供鱼游动的空间。水泵从地下水池抽水后经进水管进入消能池,水流平稳后流入槽体,经由槽体、尾门排出的水通过管路循环回地下水池,进水管上还安装电磁流量计。本装置可测试大个体鱼类,能在接近于天然无压流状态进行游泳能力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9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8173.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域氮磷负荷趋势预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获取预设区域中至少一个污水排放点及获取多个采样点;确定多个采样点中目标采样点对应的目标污水排放点;根据目标污水排放点和目标采样点,确定第一参考数据集;计算第一参考数据集中任一参考采样点的空间降解趋势、温度影响系数和时间降解趋势;根据任一参考采样点的空间降解趋势、温度影响系数和时间降解趋势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任一参考采样点对应的预测参考权重及目标权重;根据任一参考采样点对应的预测参考权重及目标权重,得到加权氮磷负荷均值及目标实际氮磷含量值;根据加权氮磷负荷均值与目标实际氮磷含量值进行趋势判断,得到氮磷负荷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1910563881.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着生藻类的采集装置,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采集机构、网兜、样品收集器,所述采集机构设有上开口与下开口,所述网兜呈倒钟形设置、且其设有上开口与下开口,所述采集机构的上开口设有呈弧形凸出的采集端,所述采集机构的下开口与所述网兜的上开口可拆卸地密闭连接,所述网兜的下开口与所述样品收集器的上部密闭连接;所述采集机构上还设有旋转机构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采集机构铰接。本采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样品简便,可拆卸折叠,便于携带,能满足野外对着生藻类进行采样的需求,是一款适合用于野外水生生物监测的采样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32735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490555.9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泥沙含量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水循环装置和一条或多条实验水道,实验水道包括连通的进水区段和流道,流道的头部与所述进水区段的尾部滑动连接,流道内铺设底质,底质可由泥沙、卵石、陶片或瓷片等单独或混合制成,也可从目的水域采集需要的沉积物铺设于水道中。本发明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的可通过调节流道头部的高度来调节流道的坡度,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流道,从而研究不同坡度的流道对流道中的水生态的影响,测试不同环境条件对河流沿岸带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探讨生物覆盖的生态过程,为受损河流沿岸带生境重塑、生物资源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73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90555.9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泥沙含量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水循环装置和一条或多条实验水道,实验水道包括连通的进水区段和流道,流道的头部与所述进水区段的尾部滑动连接,流道内铺设底质,底质可由泥沙、卵石、陶片或瓷片等单独或混合制成,也可从目的水域采集需要的沉积物铺设于水道中。本发明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的可通过调节流道头部的高度来调节流道的坡度,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流道,从而研究不同坡度的流道对流道中的水生态的影响,测试不同环境条件对河流沿岸带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探讨生物覆盖的生态过程,为受损河流沿岸带生境重塑、生物资源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80330.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水循环装置和一条或多条实验水道,所述实验水道底部设置有底质,并且所述实验水道中设置有流水;所述水循环装置向所述实验水道供水,并接收来自所述实验水道的水。本发明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模拟生物覆盖模拟实验水道和水下可调节的水文、底质、水质等环境的设施,在以上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配套相关专用设备。通过人工模拟不同沿岸带水温、水文、水质、底部基质等环境,测试不同环境条件对河流沿岸带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探讨生物覆盖的生态过程,为受损河流沿岸带生境重塑、生物资源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136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480330.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水循环装置和一条或多条实验水道,所述实验水道底部设置有底质,并且所述实验水道中设置有流水;所述水循环装置向所述实验水道供水,并接收来自所述实验水道的水。本发明的河流沿岸带栖息地模拟系统包括模拟生物覆盖模拟实验水道和水下可调节的水文、底质、水质等环境的设施,在以上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配套相关专用设备。通过人工模拟不同沿岸带水温、水文、水质、底部基质等环境,测试不同环境条件对河流沿岸带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探讨生物覆盖的生态过程,为受损河流沿岸带生境重塑、生物资源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6424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64597.0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变坡式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包括开敞式的水槽槽体,该槽体一端连通消能池,另一端出口安装可翻转开闭的尾门,槽体中部底面由T型换向支座支撑,槽体两端以T型换向支座为支点上下摆动,槽体底部在T型换向支座两侧分别由相同数量的升降机的活动端支撑,槽体内沿槽体纵长方向等距布置,槽体上部活动架设有流速仪、两个拦鱼网,流速仪和拦鱼网可沿槽体纵长方向移动,两个拦鱼网在槽体内围成供鱼游动的空间。水泵从地下水池抽水后经进水管进入消能池,水流平稳后流入槽体,经由槽体、尾门排出的水通过管路循环回地下水池,进水管上还安装电磁流量计。本装置可测试大个体鱼类,能在接近于天然无压流状态进行游泳能力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63881.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着生藻类的采集装置,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采集机构、网兜、样品收集器,所述采集机构设有上开口与下开口,所述网兜呈倒钟形设置、且其设有上开口与下开口,所述采集机构的上开口设有呈弧形凸出的采集端,所述采集机构的下开口与所述网兜的上开口可拆卸地密闭连接,所述网兜的下开口与所述样品收集器的上部密闭连接;所述采集机构上还设有旋转机构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采集机构铰接。本采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样品简便,可折卸折叠,便于携带,能满足野外对着生藻类进行采样的需求,是一款适合用于野外水生生物监测的采样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