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混凝投药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68759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545257.4

    申请日:2016-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C02F1/5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混凝投药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神经网络;S2、混凝投药样本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得到样本值;S3、初始化神经网络权值,在神经网络模型输入样本值;S4、计算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和承接层数值;S5、计算神经网络的函数误差并更新神经网络权值,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完成神经网络的学习;S6、判断更新后的权值是否满足设定的精度或训练次数,并通过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实际投药量预测。实现了混凝投药工艺的全自动化和生产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为水厂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达到了节约药耗、减少人工、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浆信息云端记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260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8941.7

    申请日:2016-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G05B19/4186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浆信息云端记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端、通讯端、云存储端及客户端,所述采集端用于现场采集数据;所述通讯端用于实现采集端与云存储端、云存储端与客户端的通讯;所述云存储端用于对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并分析;所述客户端用于接收显示云存储端的分析结果。本发明在云端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报警以及报表的生成,现场不进行数据的处理显示,这样就可以杜绝现场人为干扰灌浆数据,使灌浆数据更具真实性,支持单台设备独立运行,设备使用过程全程监控,灌浆报表后方直接生成,有业主方进行报表管理;具有实时报警与提示的功能,让现场人员或者业主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现场灌浆情况。

    一种自来水加氯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35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08803.9

    申请日:2016-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加氯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前加氯,根据源水流量、氨氮气值指标计算投加值;S2、库加氯,采集源水流量和库氯值,并根据源水流量、库氯值分别计算库加氯投加量;S3、补加氯,采集清水流量、余氯值和总氯值,并根据清水流量,余氯值和总氯值分别计算补加氯投加量。本发明在前加氯、库加氯和补加氯过程中,分别采集不同的参数对加氯投加量进行计算和控制,准确地改变其投加量,使得控制方式更加多样,同时在采集相关参数的仪器损坏或检修时,通过其他仪器进行采集计算,从而不致使设备出现投加空隙。

    一体化爆破记录仪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4990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94375.0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爆破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一体化爆破记录仪及其工作方法,所述一体化爆破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机与移动终端,两者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记录仪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有三轴传感器、采集电路、通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器、以及为记录仪主机供电的电源,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设置记录仪主机工作参数,以及用于查看记录仪主机内的爆破文件并用图形显示出,所述记录仪主机用于根据工作参数记录振动数据,并生成爆破文件。本发明将传感器、主机、电源全部集成在一起,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避免外置信号线被爆破冲击损坏,抗冲击能力明显提高;另外,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技术使得数据采集更为完善。

    一种自来水加氯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3597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808803.9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加氯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前加氯,根据源水流量、氨氮气值指标计算投加值;S2、库加氯,采集源水流量和库氯值,并根据源水流量、库氯值分别计算库加氯投加量;S3、补加氯,采集清水流量、余氯值和总氯值,并根据清水流量,余氯值和总氯值分别计算补加氯投加量。本发明在前加氯、库加氯和补加氯过程中,分别采集不同的参数对加氯投加量进行计算和控制,准确地改变其投加量,使得控制方式更加多样,同时在采集相关参数的仪器损坏或检修时,通过其他仪器进行采集计算,从而不致使设备出现投加空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