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回转推进器的转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7534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61252.5

    申请日:2016-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5/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回转推进器的转向机构,属于推进器技术领域。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动力单元、行星减速箱、回转支承,动力单元的输出端与行星减速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行星减速箱的输出端与回转支承传动连接,动力单元的输出端和行星减速箱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扭力限制器和感应开关,扭力限制器分别与动力单元的输出端和行星减速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感应开关与动力单元电连接,当扭力限制器过载打滑时,动力单元与行星减速箱的传动连接断开,且感应开关输出电信号至动力单元,并控制动力单元减速。

    一种带导管的大功率全回转舵桨及其桨叶的拆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021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032041.X

    申请日:2012-02-14

    Abstract: 一种带导管的大功率全回转舵桨,其包括的曲柄销盘通过桨叶螺栓、桨叶导销与桨叶法兰连接,桨叶法兰内设置有顶起装置,顶起装置内活塞的一端位于桨叶法兰内腔,另一端与曲柄销盘止口内设置的垫板连接,活塞、垫板相连接部位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止挡板,桨叶法兰内腔中位于活塞上端的空腔通过斜油孔与桨叶螺栓孔侧壁上设置的螺塞孔相通,桨叶法兰上开有两个吊装孔;拆卸方法依次包括拆卸桨叶螺栓与桨叶导销,打入压力油以将桨叶法兰与曲柄销盘、桨毂体依次脱离,吊起并移开桨叶法兰与桨叶,依次重复,直至所有桨叶拆卸完毕。本设计不仅维护时间较短、拆卸难度较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带导管的大功率全回转舵桨或主推调距桨、应用范围较广。

    一种舵角反馈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191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88766.1

    申请日:201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舵角反馈装置,属于船舶推进器装置领域。所述舵角反馈装置包括舵角反馈传动组件,舵角反馈传动组件包括:用于与回转支承固定连接的支架、齿轮轴、以及分别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第一杆和通孔,所述第二齿轮上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有第二杆,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杆的直径,所述第二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杆通过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部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相邻的两个齿的齿面相抵触。本发明,采用两个小齿轮分别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相邻的两个齿的齿面相啮合,消除了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换向传动的间隙。

    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5631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4521.5

    申请日:2012-01-09

    Abstract: 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包括设置于回转单元内的上反馈杆装置与设置于推进单元内的下反馈杆装置,所述上反馈杆装置包括上杆腔、上连杆、铜套、球座、弹簧、挡环与钢球,上连杆的下端与沿铜套内腔滑动的球座相连接,球座的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钢球,球座中下球座腔内设置有弹簧与挡环,挡环的下端与钢球的侧上方相接触,钢球被铜套内腔、挡环的下端、通孔共同限位,所述下反馈杆装置包括下杆腔、下连杆与下杆头,下杆头包括上头部与下头部,上头部的顶端与挡环的下端对应契合。本设计不仅具备自动连接与脱开的功能、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能确保螺距反馈信号的精度。

    一种用于伸缩式全回转舵桨的动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9599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63031.2

    申请日:2011-09-07

    Abstract: 一种海洋工程装备防海水的动密封装置,具体来说涉及海洋工程船舶和海洋平台上的一种用于伸缩式全回转舵桨的动密封装置。通过采取导向套导向和清除污物保护措施、盘根密封措施、唇形密封圈密封措施、润滑和泄漏检查措施等4种措施,来保证伸缩式全回转舵桨的密封性,这些有效的润滑和泄漏检查措施,使得伸缩式全回转舵桨的动密封装置在海水中处于有效的可控状态之中,提高了密封装置工作的安全性,使伸缩式全回转舵桨的使用寿命增加50%以上。

    一种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1273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532977.3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属于螺旋桨装置领域。所述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包括桨叶法兰、带有第一通孔的曲柄销盘和桨毂体,所述曲柄销盘卡装在所述桨毂体内,所述桨叶法兰安装于所述曲柄销盘上,所述第一通孔内密封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曲柄销盘和桨毂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通过在曲柄销盘上加装密封装置并在密封装置上安装单向阀,实现了在拆下桨叶法兰后,防止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内进入海水,实现了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的水下拆装,使得更换桨叶无需进坞修理,且拆装及维修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具备方便、节省时间和低成本等优点。

    一种全回转式舵桨的多功能应急转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1005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41919.2

    申请日:2014-04-10

    Abstract: 一种全回转式舵桨的多功能应急转舵装置,包括轴承座(3)、轴承(4)、传动轴(5)和应急齿轮(6),轴承座(3)的下部与回转单元盖板(1)固定连接,轴承(4)固定在轴承座(3)内,传动轴(5)与轴承(4)过盈配合,传动轴(5)的顶部设有六角形柱体连接头,应急齿轮(6)套接于传动轴(5)的下端并与传动轴(5)过渡配合,应急齿轮(6)与回转支承内圈齿轮(2)啮合传动。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应急转舵装置,套接加力杆并旋转,可向回转轴施加回转扭矩实现手动转舵,锁定应急转舵装置后,可以进一步锁定回转轴以及推进单元,实现固定舵角的功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功能完善,能有效提高全回转式舵桨的转舵操控性能。

    一种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12735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32977.3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属于螺旋桨装置领域。所述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包括桨叶法兰、带有第一通孔的曲柄销盘和桨毂体,所述曲柄销盘卡装在所述桨毂体内,所述桨叶法兰安装于所述曲柄销盘上,所述第一通孔内密封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曲柄销盘和桨毂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通过在曲柄销盘上加装密封装置并在密封装置上安装单向阀,实现了在拆下桨叶法兰后,防止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内进入海水,实现了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的水下拆装,使得更换桨叶无需进坞修理,且拆装及维修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具备方便、节省时间和低成本等优点。

    一种法兰式液压联轴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4840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29616.7

    申请日:201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法兰式液压联轴器,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该联轴器包括:外套和固定在待连接的第一轴上的内套,内套的外表面和外套的内表面为相互匹配的圆锥面,外套的一端为与第二轴连接的法兰端,联轴器还包括用于将圆锥面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腔隔离的环状密封体,环状密封体设于第一轴的一端,且环状密封体的外围与外套的内表面紧密配合。本发明通过在外套的内表面内安装环状密封体,并使该环状密封体设于待连接的第一轴的一端,从而将圆锥面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腔内的油隔绝,在法兰式液压联轴器工作时,轴腔内的油由于环状密封体的隔绝不会渗入圆锥面。该法兰式液压联轴器结构简单,加工简单,可靠性高。

    一种轴密封管路连接组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722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10943.1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密封管路连接组件,属于机械领域。所述轴密封管路连接组件包括:带出油通道的轴和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轴上对应所述出油通道的位置,所述轴套上设有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轴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出油通道出油口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出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出油通道的出油口密封连通。本发明中,第一密封圈可以被压缩在轴套与凹槽之间,分别与轴套和凹槽紧贴,对出油口流至通孔的液压油起密封作用,实现了从轴部件的局部进行密封的作用,整个轴部件的结构比较简单,维护时比较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