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棉水刺非织造布超临界CO2流体静态膨胀漂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392286.8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超临界CO2流体静态膨胀漂白方法,先将未脱漂的全棉水刺非织造布放入超临界CO2流体装置内的反应釜中,再输入超临界CO2流体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混合液、超临界CO2流体输入反应釜中,以获得混合体系,再进行漂白,然后泄压,以排尽气态的CO2,再在该超临界CO2流体装置中对全棉水刺非织造布重复进行多次清洗操作以获得产品,上述预处理、漂白、清洗都需要进行控温、控压,以实现CO2在气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切换变化。本设计不仅基本不消耗水资源,不生成废水,而且预处理与超临界CO2流体漂白前后衔接较强,能增强杂质、色素的去除效果,全面提升漂白效果。

    一种增强单向导湿水刺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96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11006.9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一种增强单向导湿水刺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棉纤维通过已知纺织工艺加工,以获得上层棉网;然后将木浆纤维通过已知纺织工艺加工,以获得芯网;再将棉纤维通过已知纺织工艺加工,以获得下层棉网;接下来先由上至下按照上层棉网、芯网、下层棉网的顺序层层叠加,以获得毛坯布,再对毛坯布进行正面水刺,待正面水刺结束后,然后进行反面水刺,反面水刺的水刺压力小于正面水刺的水刺压力,待反面水刺结束后,得到刺后布,将刺后布通过已知纺织工艺加工,加工结束后,本方法结束。本发明不仅能够兼具实现单向导湿、环保性较好的功能,而且能够避免木浆纤维发生吸湿团聚。

    一种利用真菌对非织造布进行脱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1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600386.0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菌对非织造布进行脱漂的方法,属于脱漂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未脱漂的水刺非织造布于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基中进行处理,处理温度为15‑40℃,处理时间为2‑5h,所述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基中培养有黄孢原毛平革菌并通入氧气;(2)将步骤(1)处理后的非织造布进行水洗。本发明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作用对全棉水刺非织造布进行预处理,经微生物预处理后再脱漂,果胶去除率达到85%,未经预处理的非织造布果胶去除率为70%,棉籽壳去除率达到80%,与不预处理的60%相比有明显提升,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90%的去除率相比,效果接近,同时对棉纤维的损伤更小,强力保留率更高。

    酶处理协同臭氧处理的非织造布脱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5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00416.8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处理协同臭氧处理的非织造布脱漂方法,属于脱漂技术领域。包括:将水刺非织造布进行酶处理,酶处理的温度为25‑50℃,处理时间为1‑3h;酶处理液包括第一复合生物酶剂和表面活性剂,第一复合生物酶剂的浓度为4‑8g/L,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3g/L,第一复合生物酶剂包括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再在酶处理液中加入氮基三乙酸和第二复合生物酶剂,酶处理的温度为40‑70℃,处理时间为0.5‑1.5h;第二复合生物酶剂的浓度为1‑3g/L,氮基三乙酸的浓度为6‑12g/L,第二复合生物酶剂包括漆酶和木聚糖酶;然后在酶处理液中通入臭氧进行臭氧脱漂处理;最后经水洗与烘干后得到产品。

    一种卫生领域用舒适单向导湿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45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710987.5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一种卫生领域用舒适单向导湿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先将粘胶纤维、棉纤维制备成混合纤维网,再对混合纤维网依次进行正向水刺、反向水刺、正向水刺,以获得刺后纤维网,在正向水刺的过程中,粘胶纤维被水针带动向下滑移,在反向水刺的过程中,部分粘胶纤维被水针带动向上滑移,正向水刺的水刺压力大于反向水刺,在刺后纤维网中,粘胶纤维的含量沿顶部至底部的方向呈递增趋势,最后,将刺后纤维网经烘干后,以得到舒适快速单向导湿水刺非织造布。本设计不仅能够对棉纤维、粘胶纤维进行混纺,以制作单向导湿含棉水刺非织造布,而且环保性较强,反渗量较少,舒适度较高。

    一种具有锥孔结构的单向导湿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9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11000.1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一种具有锥孔结构的单向导湿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先将棉纤维纺织成棉纤维网,再将常温溶薄膜覆盖在棉纤维网上以获得复合纤维网,所述常温溶薄膜由多个薄膜片段相互连接而成,薄膜片段为平面结构,相邻的薄膜片段之间通过连接点相连接,然后从复合纤维网的上方对常温溶薄膜进行正面水刺,正面水刺的射流将薄膜片段冲脱落,并携带薄膜片段一并下行,下行的薄膜片段在棉纤维网内形成外扩的锥形孔,再从复合纤维网的下方对棉纤维网进行背面水刺,背面水刺形成多个背射孔,每个锥形孔的底部都对应连通有至少两个背射孔,以获得产品。本设计不仅能够同时具备能实现单向导湿、安全性较好的功能,而且舒适度较佳、杂质较少、节能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