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回转型加工台冗余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0846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743938.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回转型加工台冗余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工业机器人笛卡尔空间的柔度模型;基于机器人的柔度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完成机器人综合刚度指标的建立,并以此评价指标来对初始加工位置进行姿态优化;根据选定的机器人加工方向,利用回转型加工台配合机器人完成旋转加工运动。本发明改善了固定加工台单向加工造成轮廓误差比较大、有明显的接刀痕迹等问题,通过对回转型加工台单自由度的冗余优化,实现复杂加工任务的机器人作业姿态的综合刚度性能优化与加工效率的提升,为机器人铣削表面质量与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回转型加工台冗余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08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43938.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回转型加工台冗余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工业机器人笛卡尔空间的柔度模型;基于机器人的柔度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完成机器人综合刚度指标的建立,并以此评价指标来对初始加工位置进行姿态优化;根据选定的机器人加工方向,利用回转型加工台配合机器人完成旋转加工运动。本发明改善了固定加工台单向加工造成轮廓误差比较大、有明显的接刀痕迹等问题,通过对回转型加工台单自由度的冗余优化,实现复杂加工任务的机器人作业姿态的综合刚度性能优化与加工效率的提升,为机器人铣削表面质量与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分布式光纤长大桥梁振动高信噪比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4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54739.9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长大桥梁振动高信噪比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感知传输采集模块、衰落噪声抑制模块、振动时程校准模块、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模块;其中:感知传输采集模块基于光时域反射仪原理和相干光相位探测原理,采集包含桥体结构形变信息的数字信号;衰落噪声抑制模块用于得到经噪声抑制后的初始分布式相位振动时程;振动时程校准模块用于得到桥体结构每个空间采样点的相位振动时程;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模块用于计算相位模态参数集并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在保证模态参数精度的前提下,实现长大桥梁全域范围高测点密度下的分布式振动测量。

    一种尺寸可调的硫化亚铜量子点的水相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3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77107.9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调的硫化亚铜量子点的水相合成方法,包括:在室温和N2氛围下,以超纯水为溶剂,将N‑乙酰基‑L‑半胱氨酸逐滴加入CuCl2·2H2O溶液中,搅拌反应5‑10min;向上述反应体系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反应体系变澄清,随后逐滴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搅拌反应20‑40min;逐滴加入NaBH4溶液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即得本发明的硫化亚铜量子点。采用此方法合成制备的Cu2S量子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除此之外,采用不同配体进行功能化表面修饰,不仅可以使Cu2S量子点的具有不同的生物功能,还能对其尺寸进行调控。且其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对环境污染小。

    一种适用于冰区航行船舶的轴系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14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745629.4

    申请日:2020-07-29

    Inventor: 朱汉华 张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冰区航行船舶的轴系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划分有多个试验腔,用于容纳轴系上不同位置的部件,每个试验腔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盖板,盖扣于试验腔的顶部;以及多个制冷模块,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试验腔内。本发明中,通过将轴系试验装置划分为多个试验腔,并在每个试验腔内单独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制冷模块,其中制冷模块用于提供低温,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试验腔的温度。采用该轴系试验装置对轴系进行试验,可实现对每个试验腔内的温度控制,进而精准的对轴系上不同位置的部件提供不同的试验温度,更有利于实现对轴系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能够满足冰区航行船舶的试验需要。

    一种尾部负载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75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7004.7

    申请日:2024-08-30

    Inventor: 高冠斌 张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部负载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材料包括具有Janus结构的子弹状AuNBPs@Ag纳米粒子以及负载于子弹状AuNBPs@Ag纳米粒子尾部的金属氧化物。制备方法包括:制备Au种子;利用Au种子诱导生长成具有可控长径比的金纳米双锥AuNBPs;在金纳米双锥AuNBPs表面包裹生长一层银纳米材料,形成AuNBPs@Ag纳米棒;对AuNBPs@Ag纳米棒进行不对称刻蚀,以获得具有Janus结构的子弹状AuNBPs@Ag纳米材料;在子弹状AuNBPs@Ag纳米材料的尾部负载金属氧化物,得到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突破了传统Janus结构球型形貌的桎梏,还突破了部分配体保护传统制备方法的限制,制备形成了一种全新形貌的具有Janus结构的子弹状AuNBPs@Ag纳米材料,这为后续制备具有Janus结构的纳米材料提供了无限畅想。

    纳米金-氧化亚铜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21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90917.3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氧化亚铜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异质结包括氧化亚铜、以及通过物理吸附形式或者化学键合形式均匀负载于所述氧化亚铜表面的纳米金。本发明创新性的将金团簇或金纳米粒子作为辅助催化剂负载在半导体材料Cu2O表面形成半导体‑金属异质结构,纳米金超小的纳米尺寸,使其极大的提高了Cu2O的比表面积,可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极大的提升了催化效率。

    一株具有同步反硝化脱氮除磷功能的兼性反硝化除磷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811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84407.7

    申请日:2014-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具有同步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功能的兼性反硝化除磷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Bacillus Cereus P1K菌株已于2013年12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625。该菌株在缺氧条件下可同步进行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其反硝化能力和过量吸磷能力都较高,可以减少菌体对碳源和氧气的消耗和利用,非常适合应用于有机物含量较低的城市污水处理中,无需投加碳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相对安全,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一种锰炭催化内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6151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478955.8

    申请日:2014-09-18

    Inventor: 李孟 闫爱萍 张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炭催化内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内电解填料由锰矿废弃物、活性炭、粘结剂及致孔剂组成;所述锰矿废弃物的质量百分比为40~65%,活性炭的质量百分比为35~60%,所述锰矿废弃物和活性炭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方法通过研磨锰矿废弃物,添加活性炭、粘结剂及致孔剂,成球后放入马弗炉1100℃焙烧2~3h,制取最终的产物;同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使用该最终产物,曝气2h,去除有机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运用锰矿废弃物制备一种新型的催化内电解材料,操作方便,以废治废,节省能源,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实用性强,前景广泛。

    一株具有同步反硝化脱氮除磷功能的兼性反硝化除磷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811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084407.7

    申请日:2014-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具有同步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功能的兼性反硝化除磷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BacillusCereusP1K菌株已于2013年12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625。该菌株在缺氧条件下可同步进行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其反硝化能力和过量吸磷能力都较高,可以减少菌体对碳源和氧气的消耗和利用,非常适合应用于有机物含量较低的城市污水处理中,无需投加碳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相对安全,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