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圆柱壳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01799.4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圆柱壳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材料检测领域,复合材料圆柱壳无损检测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二红外探头;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红外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探头并排设置于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外侧,且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红外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探头与所述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轴向呈相对运动设置。本发明通过加热装置对复合材料圆柱壳进行加热后,再通过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二红外探头采集多个位置处的多张热图,通过对热图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复合材料圆柱壳上的缺陷位置和缺陷类型,实现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多点对比,解决现有复合材料检测方法的缺陷识别能力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纤维缠绕智能管道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1197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93844.7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6 F17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缠绕智能管道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内衬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其中还包括在内衬层表面缠绕有一根布置有光栅的光纤,预留有光纤连接口,连接上激光器和信号处理器。在管道内壁还布置有水压力传感器、水质检测装置;在管道外壁还布置有土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将光纤与纤维缠绕管道融为一体,既能使光纤传感器更精准地反应出管道的变化,也克服了光纤易被损坏的问题。再加上水压力传感器,水质检测装置和土压力传感器,可实现实时在线检测管道状况的功能。管道与管道可以通过光纤连接口将检测系统连接起来,形成管网检测系统。

    一种应用于FRPM管的树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277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58570.4

    申请日:2016-06-22

    Inventor: 李鹏 吕泳 李卓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FRPM管的树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树脂和石英砂,按质量百分数计为:树脂11%‑14%,石英砂86%‑89%;其中,树脂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数计如下: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0.7%‑0.9%;促进剂:异辛酸钴/苯乙烯0.7%‑0.9%;树脂助剂:聚丙烯酸酯溶液0.3‑0.6%;其余为邻苯或间苯乙烯基酯树脂。本发明的树脂用量低于国18%‑20%的平均水平,树脂砂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应用于FRPM管的高性能树脂砂浆,其弯曲弹性模量明显超出国内目前6‑8GPa的平均水平。

    一种复合材料管道长期性能加速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05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111442.4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管道长期性能加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加载结构、恒温箱以及应变测量设备,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试验设备;S2:将被测件安装在试验设备内,并加载合适的挠度;S3:若需测试被测件在腐蚀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在加载结构和恒温箱之间设置腐蚀模拟设备;S4:根据试验需求,选着相应的恒温箱的温度;S5:观察试样的状态,并保存数据。利用时温等效原理,以基础性试验为基础,通过恒温箱提高实验温度进行加速实验;同时,通过应变测量设备实现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试验及应变的监测,并由中短期实验结果外推获得长期力学性能数据,从而可以更方便的进行长期性能测试,获得可靠的长期性能指标。

    基于石英颗粒的FRP-混凝土结构层间强度增强层及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00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91601.0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英颗粒的FRP-混凝土结构层间强度增强层及制作工艺。该强度增强层由混凝土、石英颗粒、树脂等三层材料组成;FRP-混凝土结构层间强度增强层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石英颗粒选择及处理;FRP结构界面处喷涂树脂基层;树脂基层喷粘石英颗粒;树脂基层固化;放置FRP结构到模具内;模具与FRP结构树脂基层之间灌筑混凝土;FRP-混凝土结构层间强度增强层养护;FRP-混凝土结构脱模;FRP-混凝土结构层间强度增强层养护成型。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提高了FRP-混凝土结构层间的剥离强度、剪切强度,改善了FRP-混凝土结构层间强度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一种玻璃钢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管材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139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570968.3

    申请日:201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道内外部介质均为腐蚀性介质的玻璃钢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管材。玻璃钢内衬层为浸过乙烯基树脂纤维缠绕成型;树脂砂浆层采用立式浇筑工艺,将石英砂颗粒和邻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搅拌后浇注到玻璃钢内衬层与钢套筒之间的空腔振动成型;混凝土结构层采用立式浇注工艺浇筑在钢套筒与混凝土结构层外模具之间的空腔振动成型;玻璃钢预应力层为浸过邻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玻璃纤维丝缠绕工艺制作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层之外。相对玻璃钢管环刚度可提高10倍,成本降低20%;粗糙率系数比PCCP管小45%,解决了玻璃钢管道刚度低、成本高,PCCP管不耐腐蚀,易爆管,水力特性差等缺点。

    一种玻璃钢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管材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139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70968.3

    申请日:2013-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4 B28B1/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道内外部介质均为腐蚀性介质的玻璃钢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管材。玻璃钢内衬层为浸过乙烯基树脂纤维缠绕成型;树脂砂浆层采用立式浇筑工艺,将石英砂颗粒和邻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搅拌后浇注到玻璃钢内衬层与钢套筒之间的空腔振动成型;混凝土结构层采用立式浇注工艺浇筑在在钢套筒与混凝土结构层外模具之间的空腔振动成型;玻璃钢预应力层为浸过邻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玻璃纤维丝缠绕工艺制作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层之外。相对玻璃钢管环刚度可提高10倍,成本降低20%;粗糙率系数比PCCP管小45%,解决了玻璃钢管道刚度低、成本高,PCCP管不耐腐蚀,易爆管,水力特性差等缺点。

    基于弥散碳纤维材料的智能防盗地垫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84471A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1010553751.8

    申请日:2010-11-22

    Abstract: 基于弥散碳纤维材料的智能防盗地垫及其应用。它是先用弥散碳纤维毡长条两端用导电胶固定上电极构成地面载荷感应元件;再将所述的地面载荷感应元件平铺在均匀涂抹一层环氧树脂的基垫上,待树脂固化后,再铺上一层保护环氧树脂,然后利用所述的保护树脂粘接乱丝层制得智能防盗地垫。将一套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与所述的智能防盗地垫中多个地面载荷感应元件的电极通过连接件相连,其中地面载荷感应元件以一定间距排列铺设在基垫和乱丝层之间,并用树脂对所述的乱丝层、基垫和弥散碳纤维毡进行粘接,即构成智能防盗报警装置。本装置中弥散碳纤维毡对荷载非常敏感,很小的载荷能引起明显的电阻变化。一旦有人或物体接触到智能防盗地垫上,即刻触发报警。

    复合材料圆柱壳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71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201799.4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圆柱壳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材料检测领域,复合材料圆柱壳无损检测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二红外探头;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红外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探头并排设置于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外侧,且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红外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探头与所述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轴向呈相对运动设置。本发明通过加热装置对复合材料圆柱壳进行加热后,再通过第一红外探头和第二红外探头采集多个位置处的多张热图,通过对热图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确定复合材料圆柱壳上的缺陷位置和缺陷类型,实现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多点对比,解决现有复合材料检测方法的缺陷识别能力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