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6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92187.1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采矿切割上山拉槽新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地下采矿切割上山拉槽方法,采用分级掏槽和直眼、斜眼复合掏槽相结合,分级装药延时一次爆破;其中,直眼掏槽孔贯穿整个切割上山的长度且分两级装药,斜眼掏槽孔倾斜于爆破平面向中心孔方向延伸。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切割上山一次拉槽的长度,减少拉槽次数,优化矿山回采工艺,同时避免多次拉槽时工作人员在顶板极不稳定的情况下的危险作业,从而减少矿山地下采场回采过程中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提高了矿山安全和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770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692187.1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采矿切割上山拉槽新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地下采矿切割上山拉槽方法,采用分级掏槽和直眼、斜眼复合掏槽相结合,分级装药延时一次爆破;其中,直眼掏槽孔贯穿整个切割上山的长度且分两级装药,斜眼掏槽孔倾斜于爆破平面向中心孔方向延伸。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切割上山一次拉槽的长度,减少拉槽次数,优化矿山回采工艺,同时避免多次拉槽时工作人员在顶板极不稳定的情况下的危险作业,从而减少矿山地下采场回采过程中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提高了矿山安全和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6857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94911.1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厚倾斜破碎矿体脉内采准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法,将矿块划分为多分段、小矿房的盘区结构,即在盘区内划分分段,分段内不留间柱,划分连续回采单元;盘区斜坡道布置在矿体上盘,分段巷道即凿岩出矿平巷布置在脉内;盘区内各分段巷道相互连通,无轨设备调运灵活方便;回采前采场中央切割上山和采场上向扇形中深孔施工好;多分段采场凿岩、爆破、支护、出矿、充填平行作业;同一分段采场采用从盘区两翼向中央后退的无间柱连续回采方式,且回采工艺按顺序分开进行;采空区用尾砂或废石充填。本发明是一种低采准比、低贫损、高效率、回采安全的适合中厚倾斜破碎矿体的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316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077624.3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石膏胶结嗣后充填采矿法及其制浆工艺,充填采矿法包括划分矿房、充填准备、制备浆料、回采充填四个部分;制浆工艺是以磷石膏、粉煤灰或白云岩和水泥为填充料浆的材料,加水后,通过成套搅拌设备制成充填料浆;充填料浆经充填钻孔或泵站输入采准水平,再经充填管线斜井进入充填采场的上分层脉外分层平巷,由充填采场的上分层矿房联络道充入采场。本发明的充填采矿法能保证矿山达产和稳产,提高矿石回收率,磷矿资源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经济效益显著;还能有效地保护矿山环境,解决空场法采矿形成地质灾害、矿山生产不安全,给地表工业设施、公路及房屋带来威胁的问题。适用于采用空场法采矿的矿山,尤其适用于磷矿等非金属矿山。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316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77624.3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石膏胶结嗣后充填采矿法及其制浆工艺,充填采矿法包括划分矿房、充填准备、制备浆料、回采充填四个部分;制浆工艺是以磷石膏、粉煤灰或白云岩和水泥为填充料浆的材料,加水后,通过成套搅拌设备制成充填料浆;充填料浆经充填钻孔或泵站输入采准水平,再经充填管线斜井进入充填采场的上分层脉外分层平巷,由充填采场的上分层矿房联络道充入采场。本发明的充填采矿法能保证矿山达产和稳产,提高矿石回收率,磷矿资源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经济效益显著;还能有效地保护矿山环境,解决空场法采矿形成地质灾害、矿山生产不安全,给地表工业设施、公路及房屋带来威胁的问题。适用于采用空场法采矿的矿山,尤其适用于磷矿等非金属矿山。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57270.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G01S7/02 , H04B7/0413 , G01S13/8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扩展杂波模型下MIMO通感一体化系统安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建立配备了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感一体化系统;构建探测模型、通信模型,基于探测模型和通信模型构造发射波形与接收滤波器联合优化问题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的与下行用户进行通信;针对联合优化问题设计联合优化算法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实验以测试联合优化算法的性能,完成MIMO通感一体化系统安全设计。本申请将所有用户的总和通信保密速率作为目标函数,确保了雷达系统对目标的稳定检测性能,通过联合设计一体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来维持目标检测概率的稳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