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368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216264.X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42 , H01R13/629 , G02B6/44 , G02B6/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所述光电混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插芯组件和至少两个电端子,所述插芯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截面的中心处,至少两个所述电端子在所述本体的截面上关于插芯组件对称分布,所述电端子与所述插芯组件之间的结构分布合理,可以降低在所述光电混合连接器的插拔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降低了电端子在插拔过程中对光纤连接器光通道的耦合精度影响。同时,所述光电混合连接器在单光口空间内实现了光电集成,通过一个光电混合连接器就能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传输;同时,所述光电混合连接器体积较小,且通过一次拔插就能实现与适配器的连接,降低了插拔操作的繁琐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5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0565572.4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的连接器及连接装置,连接器包括连接壳体和插芯装配体,连接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滑槽和第一压设部,插芯装配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和收缩部,插针装配体穿设于第一容纳腔,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露出于第一滑槽。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适配器具有第三容纳腔和槽孔,连接器的一端插入第三容纳腔,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槽孔内,以使连接器与适配器卡接,完成连接器与适配器安装。拆卸时连接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压设部抵接收缩部,第一连接部退入第一滑槽内,使得第一连接部与适配器的槽孔卡接分离,从而沿一个方向进行操作,使得插拔连接简单、拆卸方便,避免造成连接器或适配器损坏,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5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1485.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光传输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光传输系统包括光模块和至少两个连接器;其中,所述光模块包含模块底座和至少两个并行的插芯组件,所述插芯组件的数量与所述连接器的数量相同;所述插芯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块底座内,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插芯组件耦合,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引出两路光纤通道,通过光纤与外部设备耦合,以使插芯组件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每一个连接器对应一个插芯组件和一个外部设备。本发明的并行光传输系统采取多个单独插芯连接器,单独的连接器成本更低;模块内部光口一个通道独立设置一个单独的连接器,单个连接器返修替换,维修方便,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95774.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31/06 , H01R12/50 , H01R13/631 , H01R13/64 , H01R13/639 , G02B6/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光电混合连接器,包括:BOSA器件、适配器组件、阳端连接器和PCB子板;适配器组件包括转接单元、阴端导电端子和适配器外壳,BOSA器件卡接在转接单元上被转接单元限位,适配器外壳与PCB子板固定连接;转接单元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阴端导电端子被容纳于第一容纳槽内,转接单元安装于适配器外壳的一个端面;BOSA器件和阴端导电端子分别与PCB子板电气连接;阳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阳端插芯组件和阳端导电端子,连接器外壳与适配器外壳耦合,用以实现阳端插芯组件与BOSA器件的插芯组件耦接,以及阳端导电端子与阴端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20016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30636.2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13/633 , H01R13/533 , H01R13/52 , H01R24/00 , G02B6/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震光电混合连接器,一种防震光电混合连接器,包括阳端连接器和阴端连接器,其中,阳端连接器和阴端连接器内部各自分别设置有内含光纤的第一陶瓷抵接头和第二陶瓷抵接头,以及布局在第一陶瓷抵接头至少一侧的第一金属触碰头和布局在第二陶瓷抵接头至少一侧的第二金属触碰头。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套适用于阳端连接器和阴端连接器之间锁定和解锁的第一锁头和第一锁口,及其关联配套结构,实现了适用于在类似车载场景中震动环境的光电混合连接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92071.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用光模块盘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PCB、盘纤组件和外壳;盘纤组件固定设置于PCB的上方,PCB和盘纤组件放置于外壳内;盘纤组件包括盘纤架和安装面板,盘纤架与PCB固定连接,安装面板上插接有多个光电混合连接器,光电混合连接器的尾纤盘入盘纤架内;PCB上设置有多个光器件,盘纤架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连接面,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上平台和下平台固定连接,上平台位于光器件的上方。本发明通过将盘纤结构和PCB层叠设置,减少二者对车内空间的占用,并优化信号的传输路径,以克服现有的分离设置中存在的信号传输与完整性问题和成本与空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57012.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46 , H01R13/40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调光电混合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阳端连接器和阴端连接器;阳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套、第一输电组件和第一插芯组件,第一外壳套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板,第一外壳套设置有与卡接板所对应的卡接槽,卡接槽自第一外壳套的侧表面向第一外壳套的内部延伸设置,卡接槽对称设置于第一外壳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阴端连接器包括第二外壳套、第二输电组件和第二插芯组件。将支撑杆设置成可拆卸模式,在需要对连接器的极性进行反转交换时,将第一外壳套翻转180度,再将支撑杆安装于翻转后的第一外壳套上表面的卡接槽内,达到不对连接器进行拆卸的前提下,便捷交换连接器极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6278.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适配器及光模块。所述光电混合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至少一个保持件和至少两个电端子,所述适配器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容纳腔和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两侧,所述保持件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保持件中间设置有通孔,用于为光信号的耦合提供空间,所述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电端子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持件的两侧。所述电端子与所述保持件之间的结构合理,可以降低在所述电端子插拔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对光通道耦合精度影响。同时,单个连接器只需要通过一次拔插,就能实现与所述光电混合适配器的对接和拆卸,降低了插拔操作的繁琐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95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1483.6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及其装配方法。光模块包括模块底座、至少一个插芯组件和连接器,插芯组件与连接器的数量相同;模块底座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和插芯隔离板;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二侧板依次垂直连接,形成轴向的中空腔体;插芯隔离板的一端与中空腔体的端部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预设间隔设置有插芯安装槽,相邻的插芯安装槽之间通过插芯隔离板隔开,用于安装插芯组件;连接器上设置有弹性卡扣,模块底座设置有窗口对,弹性卡扣与窗口对配合,以便于连接器与插芯组件耦合。本发明通过设置插芯安装槽,以及卡扣和窗口对结构,使得连接器在光口的位置与插芯组件内的插芯耦合得更准确,精度更高,插损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7017.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629 , H01R24/00 , H01R13/73 , H01R13/44 , H01R35/00 , H01R13/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光电混合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阳端连接器和阴端连接器;所述阳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套、第一输电组件、第一插芯组件和分别布局在第一插芯组件两侧的一对阳端电极;所述第一输电组件包括旋转外壳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外壳上的电端子对,所述电端子对包括正极电端子和负极电端子,一对所述阳端电极的尾部分别与所述正极电端子和所述负极电端子抵接实现电性连接,通过将阳端连接器的第一输电组件设置成可旋转的形式,转动旋转外壳带动第一输电组件整体旋转,从而达到不对连接器进行拆卸的前提下,便捷交换连接器极性的目的,快速对连接器进行通断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