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5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898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纵梁混线全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包括纵梁生产区域和纵梁装配区域;所述纵梁生产区域包括三跨平行布置的重卡纵梁生产线、轻卡纵梁生产线和集成有电泳、拆挂和存储功能的混流生产线。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同时生产制造重卡纵梁总成和轻卡纵梁总成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对生产线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车架纵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拆解了车架纵梁总成,对其各零部件和主体构件分别进行电泳操作,解决了部分车架主副梁夹层涂层不全、耐腐蚀性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车架整体防腐能力和外观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0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09032.8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环境下的涂装车间工艺设备数字化设计系统,数据交换设计云平台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涂装车间工艺设备建设运行中各阶段的专属文件夹树来构建数据交换设计云平台;方案展示模块用于利用参数化模型库进行可研方案展示;正向设计模块用于对参数化模型库中的各类工艺设备参数化仿形模型进行编程二次开发;正向设计模块还用于形成涂装车间BIM模型。本发明通过参数化的模型库解决涂装车间快速布局及以非标设备快速出图的问题,同时通过设计云平台提供了一种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89295.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涂装干式喷房内流场数字化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涂装干式喷房的设计参数;定义仿真模拟环境及相关条件;将设备模型划分为若干计算单元;植入数据获取点位或平面;进行迭代计算并导出数据及图表;基于所导出的数据和图表提出结构优化意见。本发明可以在涂装干式喷房新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及时预测和优化产品的内部流场状态,缩短了开发周期,简化了方案设计过程,节省了试制成本,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172471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1626793.9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车喷漆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轿车喷漆线水性漆喷房用循环风空,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空调壳体,空调壳体内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有附着段和空气处理系统,附着段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漆雾;通过设置附着段以吸附空气中的漆雾,进而有效减少进入空气处理系统的漆雾量,解决了现有的轿车喷漆线水性漆喷房用循环风空调在对人工区的回用风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漆雾会附着到轿车喷漆线水性漆喷房用循环风空调中的过滤器上,造成过滤器堵塞,降低过滤器的通风效率;且漆雾附着在过滤器上后难以清理,容易造成过滤器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86954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1658962.7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5B16/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轿车喷漆线水性漆喷房及附属设备用循环风系统,新风送风空调的出口分别与人工擦净区、人工补漆区以及洁净间的进口连接;人工擦净区一部分出口与循环风送风空调的进口连接,另一部分出口与新风送风空调的进口连接,人工补漆区出口与循环风送风空调的进口连接;洁净间的出口与漆渣处理间的进口相连;循环风送风空调的出口与机器人喷漆区以及过渡段的进口连接;机器人喷漆区、过渡段以及漆渣处理间的出口连接至排风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适用于人工擦净区、人工补漆区、机器人喷漆区、过渡段、洁净间和漆渣处理间等多个附属设备的循环送风,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9913687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1269051.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紊流的强冷室辅助吹风装置和涂装车间,包括强冷室、辅助吹风风道,辅助吹风风道由顶板、外侧壁板、辅助吹风风道内墙板和下隔板构成顶板上设置有辅助吹风进风管,辅助吹风风道内墙板上设置有辅助吹风出风口,辅助吹风进风管和辅助吹风出风口之间通过辅助吹风风道连通,顶板下设有辅助吹风导流板,辅助吹风出风口位于辅助吹风导流板下方,辅助吹风出风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风向调整装置,风向调整装置包括转轴和驱动装置,转轴上设置有导流叶片第一导流板部与顶板之间的夹角<第二导流板部与顶板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辅助吹风导流板与辅助吹风风道内墙板交接处的紊流难题,提高强冷室的工作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