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1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385461.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浸润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PEI和添加剂溶解于溶剂中得到PEI溶液,再将PEI溶液涂覆到多孔材料表面和孔道内部,涂覆后置换溶剂得到分离膜,通过将分离膜浸泡于二氨基丙醇溶液中,进行化学交联反应,得到羟基化分离膜,最后将羟基化分离膜浸泡于接枝单体溶液中,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对膜表面接枝改性,制备超浸润油水分离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多孔材料的改性;改性效果可调,可以接枝亲水性单体或疏水性单体,分别用于含油污水除油和油类物质脱水过程;制膜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放大;超浸润油水分离膜,通量高,抗污染能力强,适用于液体分离领域,如含油污水处理、物料分离、油类脱水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6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45642.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纤维素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纤维素的良溶剂NMMO·H2O对纤维素进行物理溶解,较多地保留了纤维素的天然特性,使制备得到的平板膜或中空纤维膜表现出了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酸碱性;采用氧化剂氧化和化学改性技术制备改性纤维素,可以有效降低纤维素膜的结晶度,提高亲水性,既提高纤维素膜的水通量又提高其抗污染能力,制膜工艺简单,溶剂NMMO·H2O易于回收,为绿色环保工艺;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纤维素超滤膜亲水性极强,通量高,抗污染能力强,适用于液体分离领域,如水处理、食品领域或渗透汽化领域中极性与非极性液体醇酮混合物的分离等,在医疗透析﹑膜萃取﹑膜吸收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23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719755.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榆林学院
IPC: B01J23/50 , B01J29/44 , B01J29/74 , B01J37/18 , C02F1/72 , C02F1/78 , C02F101/34 , C02F10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载体表面的活性组分;活性组分选自过渡金属元素单质或过渡金属元素氧化物;过渡金属元素的负载量为1~12wt%,过渡金属元素选自Ag、Fe、Mn或Pt中的至少一种;载体选自分子筛、拟薄水铝石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盐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将载体逐渐加入过渡金属的乙醇盐溶液中,搅拌至干并研磨,获得前躯体;b)将获得的前躯体,经干燥,焙烧、还原,得到所述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可对煤化工类含硅废水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具有抗硅性能高、有机物去除效率高,臭氧利用率高,催化剂稳定性好,活性组分流失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35095.6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亲水疏油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壳聚糖和丙烯酸作为交联层材料,通过表面涂覆交联技术在多孔材料表面构建交联层,制备方法简捷环保,适用性强,成本低廉,可用于多种多孔材料的表面改性,利用自由基聚合技术,将亲水性单体接枝到交联层表面,可以在多孔材料表面和孔道内部同时构建亲水性功能层,提高分离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超亲水疏油膜化学稳定性好,亲水性极强,通量高,抗污染能力高,油水的浸润性差异大,适宜于液体分离领域,如含油污水处理、物料分离等,特别是在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可应用于餐厨废水、切削液废水、油田废水、煤化工废水等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6415.3
申请日:2025-01-20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还原二氧化硅分子筛制备钠电C‑Si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粗气化渣、细气化渣混合后球磨,并通过物理浮选,浮选气化渣;步骤2:将气化渣通过砂磨机研磨;步骤3:将研磨的气化渣经过酸洗;步骤4:将酸洗后的气化渣经过碱液反应液体,用水热反应和模板剂,制备出二氧化硅分子筛;步骤5:将二氧化硅分子筛放置在高温炉中,将二氧化硅分子筛进行氢气还原,把二氧化硅分子筛还原成以硅单质为骨架的材料,形成纳米硅骨架材料;步骤6:利用纳米硅骨架材料与有机碳进行复合,形成纳米硅有机物复合材料;而后进行煅烧,形成C‑Si负极材料。本发明得到的负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孔隙分布均匀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58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138297.3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镁基储氢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纯度不低于99.8%的金属镁粉和金属镁粉5wt.%‑20wt.%的气化渣,在惰性气氛下称量、混样,装入高能球磨罐体中,高能球磨罐体用氢气冲洗直至无其他气体分子,最后将充氢气后的装置置于高能球磨机内进行间歇式机械化学反应,得到Mg基复合储氢材料;将所得Mg基储氢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放入氢气清洗过的氢化反应容器中,在设定氢压下升温进行化学氢化,保温设定时间后自然冷却降温,得到MgH2‑气化渣复合储氢材料;未引入其他元素,兼顾原Mg材料的储氢优势,气化渣富含各类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镁基储氢材料催化剂,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2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507625.3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造孔机制的Al‑T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用锌粉作为造孔剂,利用金属锌易蒸发的特点以及Al、Ti原子间扩散系数的明显差异协同造孔,大幅提高了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同时蒸发前采用低温热压烧结提高了粉末间的结合强度,降低了孔形成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本发明制备的多孔材料孔类型主要包括金属锌蒸发后留下的大孔隙、Al、Ti原子间扩散系数的差异形成的Kirkendall孔隙,两种机制协同造孔形成的网状连通结构不仅提高了总开孔隙率,且有助于热量的散失,可有效降低体积膨胀;本发明制备的Al‑T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均匀,表面无剥落、裂纹产生;此工艺烧结温度低,流程简单,绿色环保,可实现工业生产,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66929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359306.0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3/20 , B01J23/847 , B01J23/86 , B01J23/887 , B01J23/888 , B01J23/889 , B01J35/10 , B01D53/86 , B01D53/44 , B33Y80/0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脱除的高熵氧化物催化剂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碱土金属氧化物、第一过渡金属氧化物、第二过渡金属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载体氧化物,采用3D打印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催化剂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有效增加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不易烧结、不易积碳且低温催化性能良好;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好,极大提升了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本发明通过3D打印法制备催化剂,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可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形状,能简化整个生产流程,极大地缩短产品的制备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22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74608.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3/835 , B01J35/04 , C07C37/07 , C07C3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气化渣载镍锡催化剂,其活性中心为镍和锡,均为非贵金属,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催化剂载体由固废气化渣改性得到,其孔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附活性中心的前驱体,且通过改性能够减少气化渣的含碳量,扩大气化渣的孔径,打通三维交联性孔之间的连接,在原有的大孔中还增加了中孔和微孔,提高了比表面积;活性中心在改性气化渣的孔径中形成,锡金属的给电子作用,使得镍元素的负电荷增强,有利于电子传递,提高催化活性。实验表明,改性气化渣载镍锡催化剂在低温环己醇脱氢制备苯酚的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与文献报道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反应能耗低,绿色环保,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21774.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07C11/24 , C01B32/942 , F01K25/10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石法生产乙炔中的余热回收及排放物资源化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石渣制备成碳酸钙浆液;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冷源介质对熔融电石进行换热处理;冷源介质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成为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将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热源介质对所述碳酸钙浆液进行换热处理,以将碳酸钙浆液烘干;其中,热源介质经换热处理后,温度降低,成为第二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中,将第二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作为制备碳酸钙浆液步骤中的原料,以和电石渣进行反应制备碳酸钙浆液。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电石法生产乙炔过程中的余热和排放物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余热回收、碳减排、固废资源化的多重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