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3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9042.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G14/073 , C08K3/38 , C08K9/02 , C08K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性氮化硼‑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酪醇、1,10‑二氨基癸烷和多聚甲醛混合后,进行曼尼希缩合反应,得到含有醇羟基的苯并噁嗪单体;将含有环氧基团的改性氮化硼与苯并噁嗪单体混合后,进行固化处理,得到改性氮化硼‑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本制备方法获得的改性氮化硼‑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实现了改性氮化硼与苯并噁嗪单体的化学接枝,克服了物理共混法导致的相容性差、分散不均的问题,使得改性氮化硼‑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65462.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氟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芳香族二胺单体与两个芳香族二酐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酰亚胺酸溶液:然后对得到的聚酰亚胺酸溶液进行亚胺化反应;亚胺化反应后自然冷却,冷却后进行水浴浸泡脱膜,脱膜完成后烘干,即得到不含氟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不含氟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同时也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在制备的过程的没有氟元素的添加,可用于图像显示装置、光电子、微电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9841.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有机骨架加入到含分散剂的酰胺类溶剂中充分分散,得到金属有机骨架/酰胺类溶剂体系;将二元胺和二元酐单体在酰胺类溶剂中经缩合聚合得到前驱体聚酰胺酸;搅拌作用下将金属有机骨架/酰胺类溶剂体系加入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得到聚酰胺酸/金属有机骨架/酰胺类溶剂复合体系,铺膜、高温亚胺化后获得金属有机骨架/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不破坏金属有机骨架的稳定性,金属有机骨架可在聚酰亚胺中均匀分散且与基体相容性良好,利用金属有机骨架的三维网状结构引入低介电的空气,从而使薄膜的介电常数明显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76664.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分散剂/无机纳米填料/聚酰胺酸/酰胺类溶剂混合体系制成分散剂/无机纳米填料/聚酰胺酸复合体系,铺膜后经亚胺化得到分散剂/无机纳米填料/聚酰胺亚胺复合物薄膜,然后采用热水浸泡该复合物薄膜,使分散剂和无机纳米填料迁移至水中形成纳米孔聚酰亚胺薄膜,该方法先将纳米填料在含有分散剂的酰胺类溶剂中进行物理改性,改性后的纳米填料表面被分散剂包覆,能均匀分散在聚酰亚胺中,分散效果好,与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成型后的薄膜放入热水中浸泡,分散剂和纳米填料迁移到水中,得到具有纳米孔结构尺寸大小均一,分布均匀的聚酰亚胺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71909.X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2/10 , C01B2202/36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1P2004/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填充的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填充的碳纳米纤维,是在磨粉作用下,将金属盐溶液填充进入碳纳米纤维的管中,干燥后煅烧而制得,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30nm。本方法具有填充时间短、可实现高填充量、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以及易于产业化等特点,所得产物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在催化、传感器、电磁屏蔽、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8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2953.6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以FeCl2/H2O2组成的Fenton试剂、还原剂铁粉、碳纳米管以及沉淀剂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首先用Fenton试剂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羟基化改性,然后加入适量铁粉调节Fe2+离子的浓度,进一步用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采用均匀沉淀法在适当的条件下将铁离子沉淀出来,最后将沉淀物经过分离、洗涤、干燥等工艺得到最终产物。所得“芯-壳”结构的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特殊结构,四氧化三铁呈连续的薄层结构而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外表面,芯-壳间的界面薄弱。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得产物将在化学催化、传感器、新能源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以及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3611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53001.6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均匀且稳定负载含铁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以羟基化或羧基化改性的多壁或单壁碳纳米管、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铁化合物为原料,以乙醇或甲醇为介质,在填装量80%高压反应釜中于150-230℃反应4-24h,再将产物在250-80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加热5min-2h。所得负载含铁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特征在于含铁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纳米粒子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铁等三种之一,其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在5nm~20nm内,在剧烈机械分散或超声分散作用下能够稳定负载在碳纳米管上,在催化、传感器、电磁屏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技术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848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29105.2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L7/00 , C08L9/00 , C08L9/06 , C08K13/02 , C08K5/39 , C08K3/22 , C08K5/09 , C08K3/36 , C08K3/38 , C08K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硫化的低烟无卤阻燃橡胶电缆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天然胶20-80份;丁苯胶20-80份;阻燃抑烟剂130-150份;阻燃抑烟协效剂4-10份;偶联剂1-3份;二甲级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3份;硫化剂1-5份;氧化锌6-8份;硬脂酸1-3份;抗氧剂1-2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电缆料易加工,挤包工艺良好;产品力学性能、低温柔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07087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10614796.1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L63/02 , C08L25/06 , C08L79/08 , C08L71/12 , C08L71/08 , C08L81/06 , C08L81/02 , C08K3/04 , C08K7/00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甚低逾渗阈值的环氧树脂基多元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100~250℃下采用熔融共混法或借助适当的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将0.5~10质量份导电填料、10~50质量份热塑性树脂、60~100质量份的酸酐固化剂、0~1质量份的促进剂和100质量份环氧树脂采用“一锅法”或分步法混合均匀;在适用期内将上述混合物浇注于模具中,最后放置于80~250℃的温度下固化2~48h即可制得具有甚低逾渗阈值的环氧树脂基多元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环氧树脂基多元导电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便宜、逾渗阈值低、加工性能良好,综合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00290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049525.4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负载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硝酸高铁溶液中,搅拌,超声波振荡处理,然后再添加某种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液,搅拌,继续超声波振荡处理,过滤,干燥,研磨,最后在一定温度下于惰性气氛中锻烧一定时间,进一步研磨处理后得到碳纳米管负载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这种制备方法高效、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所得碳纳米管负载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量高、结构稳定、均匀、分散性好,且与碳纳米管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可广泛应用于磁性靶向材料、各种催化剂,电磁屏蔽吸波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他相关的功能材料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