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162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46578.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40 ,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28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5/0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37/06 , B32B37/10 , D06M11/44 , D06M11/45 , D06M11/74 , D06M11/77 , D06M11/80 , D06M11/83 , D06M15/61 , B29C43/24 , B29C43/58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层结构高导热复合薄膜热界面材料,该复合薄膜具有3层结构,由上下表面的弹性纤维薄膜层和中间的非弹性纤维薄膜层热压延复合而成,其中弹性纤维薄膜层和非弹性纤维薄膜层中均含有零维、一维导热填料、二维导热填料和异形导热填料中的至少两种。该复合薄膜解决了常规填充方法制备条件下热界面材料中导热网络构筑困难,填料间界面热阻以及热界面的接触热阻较大等问题,具有导热性能提升高效、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306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444891.8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板的三维网状碳材料/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水分散的炭黑、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等碳材料和硼氢化物为原料,以开孔海绵为三维模板,通过浸渍法得到含碳材料/硼氢化物复合物的海绵,干燥后浇注或浸渍不同种类的高分子材料,最终制得相对介电常数大于103的三维网状碳材料/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该材料在介电储能材料、电磁屏蔽、弹性导体、压阻材料和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制备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12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73338.7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J5/18 , C08L79/08 , C08K7/08 , C08K3/38 , C08K9/02 , C08K9/06 , C08K9/04 , C08G73/10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四针状结构复合微粒/聚酰亚胺薄膜,该薄膜包括1‑60质量份导热填料,0.1‑5质量份表面处理剂,50‑600质量份聚酰胺酸溶液;导热填料是先由氮化硼包覆在氧化锌表面,随后在外层包覆石墨烯,对分散在氧化锌表面的氮化硼进行焊接组装后制得结构稳定的复合粒子;该薄膜是将氮化硼加入到二元胺和二元酐的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制备出聚酰胺酸和氮化硼的混合溶液,再将复合粒子加入到氮化硼聚酰胺酸溶液中后经真空消泡后铺设成薄膜,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制得具有面内及面外高导热率的聚酰亚胺薄膜。该薄膜具有高导热和电绝缘的特性,其制备工艺简单,成型周期短,在热管理材料、热界面材料等电子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3775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561664.9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4/34 , C08F4/00 , C08F2/02 , C08F112/08 , C08F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材料催化的烯烃自由基聚合及聚合方法,该碳材料催化的烯烃自由基聚合是以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引发剂以较高分解速率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烯烃发生自由基聚合。其聚合方法是,将碳材料分散于烯烃或烯烃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并使其溶解、均匀分散,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碳材料催化引发剂引发烯烃完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该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可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完成,且聚合过程相对平缓,无自加速现象及爆聚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1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12356.5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结构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由导热填料包覆未完全热亚胺化的聚酰亚胺颗粒形成一种隔离结构的导热网络,经压延、完全热亚胺化后制成,具体制备方法是通过将聚酰胺酸溶液加入挤出机中,在100-200℃温度下挤出切粒,再将切出的颗粒用聚酰胺酸溶液润湿,润湿后放入含有导热填料的混合机里进行干混,混合后用压延机压延出膜,最后进行完全热亚胺化,制备出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该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75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11469.3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L79/08 , C08K7/18 , C08K7/00 , C08K3/22 , C08K3/38 , C08K3/28 , C08K7/08 , C08J5/18 , C08G73/10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料取向增强的高导热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由含有导热填料的聚酰胺溶酸液经狭长、变径的模头通道挤出、铺膜、压延、热亚胺化制成;其中导热填料由至少包含一种为片状导热填料的两种以上不同形貌的填料混合而成,片状导热填料与非片状导热填料的质量比为1:0.5-2;制备方法是将导热填料分散在极性溶剂中,通过芳香族二酐与芳香族二胺的缩聚反应生成聚酰胺酸溶液,通过狭长、变径的挤出机模头通道挤出、铺膜,脱除薄膜中部分溶剂,再经压延、热亚胺化处理,冷却后制得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该方法制备出的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和低热膨胀系数,薄膜成型周期短,被广泛用于微电子器件、电子封装及航空航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32626.3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D06M11/49 , D06M13/513 , D06M15/356 , D06M15/263 , C08L63/00 , C08L75/04 , C08L79/08 , C08K7/06 , C08K7/14 , D06M101/20 , D06M101/38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连续纤维树脂基复合板层间性能的插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插层材料主要利用高分子纤维无纺布和针状铁氧化物粒子的协同作用,能有效地提高连续纤维树脂基复合板层间韧性,并借助磁场辅助使针状铁氧化物粒子发生定向排列,从而获得更加高效的增韧效果。具体方法是:首先将磁性针状铁氧化物粒子、助分散剂、偶联剂等不同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分散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然后喷涂或浸涂到特定材质的高分子纤维无纺布上,随后在磁场辅助下使磁性针状纳米铁氧化物粒子沿着垂直于高分子纤维无纺布面的方向发生定向排列,经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该插层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环保、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46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069869.1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L29/10 , C08L25/06 , C08L27/16 , C08L33/12 , C08L31/04 , C08L25/12 , C08K3/04 , C08K7/24 , C08K3/22 , C08K3/36 , C08J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9/10 , C08J5/18 , C08J2325/06 , C08J2327/16 , C08J2329/10 , C08J2331/04 , C08J2333/12 , C08J2425/06 , C08J2425/12 , C08J2427/16 , C08J2429/10 , C08J2433/12 , C08K2003/2272 , C08K2201/001 , C08K2201/011 , C08L25/06 , C08L27/16 , C08L31/04 , C08L33/12 , C08L2203/16 , C08K3/04 , C08L25/12 , C08K3/36 , C08K7/24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致相分离技术的多相高分子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选择合适的溶剂通过溶液共混法,将两种组成比为10/90~90/10(wt%)部分相容的热塑性树脂和质量分数为两种树脂总质量的0.1wt%~10wt%的功能性填料混合分散均匀;将上述混合溶液涂布在基板上,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在60℃~300℃等温退火3s~120min发生热致相分离现象而形成特殊的相结构,立刻冷却进行冻结,最终制得基于热致相分离技术的系列多相高分子功能复合薄膜。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热致相分离技术的多相高分子功能复合薄膜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加工性能好、相结构易调控、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83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452953.6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以FeCl2/H2O2组成的Fenton试剂、还原剂铁粉、碳纳米管以及沉淀剂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首先用Fenton试剂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羟基化改性,然后加入适量铁粉调节Fe2+离子的浓度,进一步用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采用均匀沉淀法在适当的条件下将铁离子沉淀出来,最后将沉淀物经过分离、洗涤、干燥等工艺得到最终产物。所得“芯‑壳”结构的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特殊结构,四氧化三铁呈连续的薄层结构而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外表面,芯‑壳间的界面薄弱。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得产物将在化学催化、传感器、新能源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以及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3775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61664.9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4/34 , C08F4/00 , C08F2/02 , C08F112/08 , C08F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材料催化的烯烃自由基聚合及聚合方法,该碳材料催化的烯烃自由基聚合是以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引发剂以较高分解速率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烯烃发生自由基聚合。其聚合方法是,将碳材料分散于烯烃或烯烃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并使其溶解、均匀分散,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碳材料催化引发剂引发烯烃完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该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可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完成,且聚合过程相对平缓,无自加速现象及爆聚现象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