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71311.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参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构建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模型;S102、输入冷却塔‑热泵机组承担的冷负荷比例、关键环境参数至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模型得到第一综合供冷系数;S103、建立冷负荷比例、关键环境参数与第一综合供冷系数的关系式;S104、根据目标建筑所在地的逐时的关键环境参数、冷负荷比例,得到逐时的第一综合供冷系数,并得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S105、建立平均综合供冷系数与冷负荷比例的关系式;S106、根据平均综合供冷系数与冷负荷比例的关系式得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的最大值,及所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的最大值对应的冷负荷比例。该方法可以预测系统的合适的冷负荷比例,使得系统配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171311.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参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构建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模型;S102、输入冷却塔‑热泵机组承担的冷负荷比例、关键环境参数至冷却塔辅助地源热泵模型得到第一综合供冷系数;S103、建立冷负荷比例、关键环境参数与第一综合供冷系数的关系式;S104、根据目标建筑所在地的逐时的关键环境参数、冷负荷比例,得到逐时的第一综合供冷系数,并得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S105、建立平均综合供冷系数与冷负荷比例的关系式;S106、根据平均综合供冷系数与冷负荷比例的关系式得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的最大值,及所述平均综合供冷系数的最大值对应的冷负荷比例。该方法可以预测系统的合适的冷负荷比例,使得系统配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46140.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数据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室内居民热适应行为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不同的传感器集成升级为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参数、热适应行为以及人的移动情况数据的统一采集;通过对门、窗以及人开/关各种供暖制冷机械设备的数据来刻画反映建筑内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用能调节行为特征,为行为节能研究和智能建筑设计的数据采集提供保证;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操作简单,采集效率高,数据的可靠性有保证,避免了多仪器分开单独测试的繁琐操作和不同测试系统数据整合时出现的误差;数据在同一系统中导出,易于数据在后期的统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1467521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1076874.7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数据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室内居民热适应行为的数据采集系统,本实用新型设置若干从机和主机,从机将不同的传感器集成升级为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参数、热适应行为以及人的移动情况数据的统一采集;通过对门、窗以及人开/关各种供暖制冷机械设备的数据来刻画反映建筑内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用能调节行为,为行为节能研究和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的数据采集提供保证;系统操作简单,采集效率高,数据的可靠性有保证,避免了多仪器分开单独测试的繁琐操作和不同测试系统数据整合时出现的误差;数据在同一系统中导出,易于数据在后期的统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1620389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572685.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卡诺循环的围护结构表面防潮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流经内部压缩机后,转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一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经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第二冷凝器继续完成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及含湿量;第一冷凝器将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转为液体,将冷凝产生的冷凝热回收并与来自毛细管防潮系统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毛细管防潮系统内的水温受冷凝热的影响而升高,经热传导使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高于所处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保证围护结构表面不会出现结露现象,从而解决了现有室内的围护结构受潮问题,并维持室内热舒适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