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49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8639.X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超材料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吸收与极化转换可切换的环‑扇结构太赫兹器件,包括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相变环形层、吸收介质层、金属扇形层、相变薄膜层、极化介质层和金属底层从上至下依次堆叠构成,其中相变环形层和相变薄膜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钒,通过温度改变二氧化钒电导率,在二氧化钒绝缘态时起宽带交叉极化转换作用,在二氧化钒金属态时起宽带吸收作用且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广角吸收优势。本发明可以实现同一器件的不同功能切换,同时在宽带吸收时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的特点,解决了现有太赫兹器件一旦制成其性质就被固定且不可调谐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587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51624.5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1 , A61B5/00 , A61B5/318 , A61B5/0295 , A61B5/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非接触血压检测仪及方法,电容耦合激励电极和电容耦合测量电极贴附于人体手臂衣物外侧进行阻抗容积特性检测;电容耦合测量电极与电容耦合参考电极贴附于人体心胸部衣物外侧进行心电图信号检测;心电与阻抗容积信号测量模块用于同步采集电容耦合阻抗容积率(CCIPG)信号和电容耦合心电图(CCECG)信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胸导联CCECG、手臂CCIPG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得到测量者的电容耦合心电图波形和阻抗容积率波形图;特征提取模块用于获取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阻抗容积特征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获取人体血流动力学参数;PTT血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血压值1;PTT融合阻抗容积参数的机器学习模块用于将人体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压值1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进行最终血压模型的建立;血压预测模块用于人体血压值的预测,从而可以实现血压的实时监测与心血管健康状态的分析,不需要将电极直接贴附于皮肤,不会引起测量者的不适,可广泛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10946.0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片上网络的任意波形发生系统,该波形发生系统包括上位机和片上网络波形发生器模块;所述片上网络波形发生器模块包括片上网络通信架构模块、资源网络接口模块、波形输出资源节点、以太网资源节点、NIOS II软核、存储器资源节点和波形设置资源节点;所述片上网络通信架构模块通过资源网络接口模块NI分别与波形输出资源节点、以太网资源节点、NIOS II软核、存储器资源节点、波形设置资源节点相连接。所述以太网资源节点通过以太网资源网络接口接收来自PC上位机的数据或命令,或发送系统状态等信息到PC上位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08177.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航天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员行为趋势空间向量分析的不可见区域人数统计方法,包括:在可见区域布设摄像装置,通过YOLO检测算法对摄像装置视场内的目标进行检测,并对所述目标进行标记和跟踪;分析被检测目标的行为趋势,判断所述被检测目标是否进入特定不可见区域,基于判断结果计算所述不可见区域的人数。本发明实现了同时对多个非公共区域内人数的精确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345860.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包括基于栅格法、图论中的无向图方法和芯片约束条件,建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数学模型;获取设定的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初始参数、算法迭代的目标次数Max、信息共享时间Tx,建立每个测试液滴相应的Q表;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更新规则函数、贪婪函数以及禁忌矩阵选择测试液滴的下一个电极;基于判断条件,输出目标测试时间和测试液滴的目标路径。通过多液滴并行在线测试,提高测试液滴的利用率,减少测试液滴的能耗问题,使得测试液滴在较短的时间内,优化测试路径,完成芯片的故障检测,保障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87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251624.5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1 , A61B5/00 , A61B5/318 , A61B5/0295 , A61B5/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非接触血压检测仪及方法,电容耦合激励电极和电容耦合测量电极贴附于人体手臂衣物外侧进行阻抗容积特性检测;电容耦合测量电极与电容耦合参考电极贴附于人体心胸部衣物外侧进行心电图信号检测;心电与阻抗容积信号测量模块用于同步采集电容耦合阻抗容积率(CCIPG)信号和电容耦合心电图(CCECG)信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胸导联CCECG、手臂CCIPG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得到测量者的电容耦合心电图波形和阻抗容积率波形图;特征提取模块用于获取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阻抗容积特征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获取人体血流动力学参数;PTT血压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血压值1;PTT融合阻抗容积参数的机器学习模块用于将人体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压值1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进行最终血压模型的建立;血压预测模块用于人体血压值的预测,从而可以实现血压的实时监测与心血管健康状态的分析,不需要将电极直接贴附于皮肤,不会引起测量者的不适,可广泛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95377.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吸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带和四频带可切换的双功能太赫兹吸波器,通过将相变贴片层、宽带吸收介质层、相变底层、金属贴片层、多频吸收介质层和金属底层从上至下堆叠构成太赫兹吸波单元,再将多个太赫兹吸波单元周期排布形成太赫兹吸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温度改变其相变材料二氧化钒的电导率,就能实现吸收特性的切换和吸收率的灵活改变,解决了传统太赫兹吸波器一旦制成其吸收特性就被固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87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52193.4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 , A61B5/021 , A61B5/029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非接触式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装置及方法,该评估方法通过将电容耦合心电图(CCECG)和电容耦合阻抗容积率(CCIPG)两路信号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建立数学模型实现,解决了单一特征源的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无法全面反映心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的局限性,其特征是:它由CCECG、CCIPG信号采集模块1、信号预处理模块2、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参数提取模块3、测试者基本信息录入模块4、阻抗血流图参数提取模块5、中心动脉血压提取模块6、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模块7组成。本发明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预测,实现相关疾病的评估,辅助医生的诊断,从而提升受测者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认识,可广泛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542041.9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在同一频点可切换多功能超表面器件,器件一共由五层结构组成:顶层为二氧化钒外框、金开口圆环和填充开口圆环的二氧化钒圆弧,第二层为聚酰亚胺介质层、第三层为二氧化钒薄膜、第四层为聚酰亚胺介质层、第五层为与顶层金开口圆环完全相同方向沿轴心旋转180°的金圆环。超表面功能的切换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导致二氧化钒电导率的改变来实现。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超表面表现双频吸波功能;二氧化钒处于介质态时,超表面表现出极化转化聚焦透镜功能。为波前调控、聚焦透镜和隐身等功能的器件设计提出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03168.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超材料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焦点可切换超透镜太赫兹器件,包括多个单元结构,每个单元结构从下到上由金属底层、介质层和谐振方环层共三层组成,其中谐振方环层有两个开口方环,内环是由金与二氧化钒复合而成,外环由二氧化钒构成。超表面在将入射的x极化波转换为y极化波的同时实现了波束聚焦。通过温度改变二氧化钒的电导率,当二氧化钒处于绝缘态时,波束聚焦于L=1914 um处;在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波束聚焦于L=982 um处,与预设焦距接近。本发明在不改变结构参数下,实现了焦点切换,解决了传统金属透镜功能单一的问题,使其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