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67355.6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net的InSAR干涉图像相位解缠方法,包括S1,创建InSAR模拟数据集;S2,创建准实测数据集;S3,将S1和S2创建好的两种数据放入改进的U‑net模型中进行训练;S4,将待解缠相位图像放入已训练好的U‑net模型中得出解缠出的真实相位图像。本发明将U‑net架构、ASPP网络以及瓶颈残差网络结合起来,将不同扩张率的扩张卷积特征结合捕获丰富的上下文信息,能够在不牺牲特征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扩大特征接收野,有利于精确获取缠绕干涉图特征信息,提高相位解缠算法的稳健性;瓶颈残差单元可使网络模型在减小参数计算量的同时防止网络退化,提高网络训练精度与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缠精度相对较高、抗噪性能相对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367355.6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net的InSAR干涉图像相位解缠方法,包括S1,创建InSAR模拟数据集;S2,创建准实测数据集;S3,将S1和S2创建好的两种数据放入改进的U‑net模型中进行训练;S4,将待解缠相位图像放入已训练好的U‑net模型中得出解缠出的真实相位图像。本发明将U‑net架构、ASPP网络以及瓶颈残差网络结合起来,将不同扩张率的扩张卷积特征结合捕获丰富的上下文信息,能够在不牺牲特征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扩大特征接收野,有利于精确获取缠绕干涉图特征信息,提高相位解缠算法的稳健性;瓶颈残差单元可使网络模型在减小参数计算量的同时防止网络退化,提高网络训练精度与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缠精度相对较高、抗噪性能相对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207764126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20153247.0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反射双共振谷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位于光纤端面的金属膜,金属膜上均匀排列满工字型纳米狭缝结构,其中工字型纳米狭缝结构由三条相互连通的矩形狭缝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具有两个共振波长,相互修正结果的两个共振波长可以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并且这两个共振波长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传感器的结构参数来调整,从而来适应不同的实用范围。实现了一种检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易于加工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