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44440.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轴承与应力发光材料结合的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喷涂组件,底板上设置有套筒,套筒内滑动卡设有滑杆,喷涂组件包括滑杆顶端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底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底端转动卡设有转板,转板和固定板间通过转向组件连接,转板上转动卡设有卡环,卡环一侧通过连接块连接有导向环,导向环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滑动卡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一端同轴连接有电机,移动架上设置有多组喷涂口。本发明中设置的喷涂组件可配合转向组件和控制组件对轴承进行应力发光材料的喷涂,选择轴承需要进行应力监测的位置,由喷涂口对轴承一侧进行喷涂,完成喷涂后,感光罩即可对轴承侧面的材料进行发光监测,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1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80211.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N20/20 , G06F18/214 , G06N3/082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发射波长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预测掺杂Pr3+发光材料发射波长的AdaBoost集成学习方法,包括S1、数据集获取;S2、数据集预处理;S3、模型建立;S4、模型训练;S5、评估模型;本发明先从多种途径收集发光材料的描述符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接着对数据进行筛选和转换;然后将数据划分为输入变量和目标变量,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最后基于AdaBoost算法建立模型,通过迭代学习多个决策树回归器的组合、通过调整决策树回归器的参数来优化模型性能、通过计算判定系数R2来量化模型的拟合程度,其有效地减少了实验时间和成本,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3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56943.5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机械发光材料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使用AR级纯度的CaCO3、ZnS、MnCO3、Bi2O3和Li2CO3作为起始材料,按目标摩尔比Ca0.96Zn0.9OS:2%Bi3+,0.1%Mn2+,2%Li+称量各原料;步骤二,将原料置于玛瑙研钵中,加入适量乙醇研磨40分钟;步骤三,将粉末置于铝氧化物坩埚中,在氩气环境下于1100℃烧结3小时;步骤四,烧结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后再研磨成细粉;步骤五,将粉末与光学级环氧树脂混合,真空脱气,倒入模具成型,并在烘箱中烘烤后冷却至室温,制成ML圆柱体。利用CaZnOS:Mn2+和Bi3+荧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制备ML圆柱体,生成宽度和深度均为2毫米的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5767.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应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平台、深沟球轴承主体和应力检测主体,所述主体平台台面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对称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框连接,所述滑槽内侧壁固接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贯穿两组滑块且与滑槽另一侧壁轴承连接,所述另一组滑槽内设有滑杆且滑杆贯穿另外两组滑块。本发明属于深沟球轴承的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深沟球轴承应力检测装置,组合设置滑槽、滑块、连接框、电机、螺杆、滑杆和夹持块起到对深沟球轴承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防止偏移,设置翻转组件可以起到检测不同角度和方位时电动驱动翻面解放人力,设置智控显示组件可以起到实现各个组件机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520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710969552.7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26/033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装置及其方法,涉及金属管液压胀形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1、丝杆结构复杂,需要设置螺纹、轴承支撑台阶等,左、右丝杆还需要旋向相反的螺纹并用螺纹套筒连接,不仅提高了加工成本也提高了装配成本;2、需要在滑座设置燕尾槽以及安装水平滑块,进一步增加了加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3、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采用市场上成熟的丝杆升降机作为进给单元,减少了大量的设计、制作、装配成本,采用注液器对复合管内的压力进行自动调整,减少了需要人工补液的步骤,大幅度降低的装置的设计、生产制造及使用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的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的方法步骤简单,效率高,便于操作和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29100.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光波长特征数据自动化补充的机器学习方法,涉及的领域有爬虫技术,机器学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使用python编写的爬虫代码对所需文献进行爬取,并且存储文件,针对文献的发光材料的发射波长以及最佳掺杂离子浓度等信息进行提取,再通过python编写的数据获取模块对发光材料的其他特征向量自动化补充,包括各元素的占比,平均原子半径等,最终形成完整的数据集,针对整个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其模型包括Ridge,ElasticNet,Xgboost,Lightgbm,最终结果显示,Lightgbm的模型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075203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69552.7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装置及其方法,涉及金属管液压胀形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1、丝杆结构复杂,需要设置螺纹、轴承支撑台阶等,左、右丝杆还需要旋向相反的螺纹并用螺纹套筒连接,不仅提高了加工成本也提高了装配成本;2、需要在滑座设置燕尾槽以及安装水平滑块,进一步增加了加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3、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采用市场上成熟的丝杆升降机作为进给单元,减少了大量的设计、制作、装配成本,采用注液器对复合管内的压力进行自动调整,减少了需要人工补液的步骤,大幅度降低的装置的设计、生产制造及使用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的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的方法步骤简单,效率高,便于操作和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217371726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23401908.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孙昌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去毛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注塑设备用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去毛刺设备,针对目前的去毛刺设备通常不具备对去毛刺是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容易因为碎屑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横座,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制槽,所述横座滑动设置在两个限制槽内,位于右侧的限制槽内转动设置有竖向丝杆,所述横座螺纹套设在竖向丝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方便对注塑成型的模具进行打磨去毛刺操作,并且方便将打磨去毛刺时产生的碎屑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避免了碎屑被操作人员吸入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7271889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339772.3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复合管冲击液压胀形装置,包括压力机、下工作台、容器结构的模架Ⅱ、用于放置复合管的下模具、用于将复合管进行封堵及轴向进给的进给单元、上工作台、模架Ⅰ以及上模具,进给单元分为左进给单元和右进给单元,左进给单元和右进给单元分别由两套结构相同的丝杆升降机构成,分别设置在下工作台左右两侧;丝杆升降机的丝杆顶端通过法兰与注液器连接;注液器与堵头连接。采用注液器对复合管内的压力进行自动调整,减少了需要人工补液的步骤,利用电机电流的检测提高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