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609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23742.3
申请日:2018-05-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装置。包括立柱、钢筋混凝土底梁、面板、背板、吸音岩棉、槽钢和工字钢,立柱在铁路沿线间隔设置,立柱为H型钢,立柱按设计要求间隔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底梁上,其他部件在现场进行拼装并与立柱连接固定;面板和背板是由掺有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而成,且采用先张法对面板和背板的高强钢丝进行预张拉,面板及背板通过工字钢固定在立柱上,其中顶端和底端的面板和背板通过槽钢固定在立柱上。本发明装置具有自重较轻、施工简单、运输便利、抗裂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拼装好的单元板装置形成三层中空声屏障结构,其降噪效果更加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103388408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19218.9
申请日:2013-07-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转向块,包括U形钢板、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和转向实心圆钢,U形钢板由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组成;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由水平顶板和竖板焊接而成,水平顶板与U形钢板底板焊接,竖板上设置椭圆形预留孔,并在洞边加焊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定位钢板,该钢板同时也是L形钢板加劲肋;转向实心圆钢为体外预应力钢绞线的转向装置,且转向实心圆钢两端加焊限位挡板;转向实心圆钢下的转向处设置弧形转向垫板。该转向块既是张拉锚固端,也是转向块,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拆卸,使预应力筋的张拉端与转向块合二为一,节省空间,特别适合于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绞线4根及以下的建筑结构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9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423730.0
申请日:2018-05-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的制作方法。在铁路沿线间隔设置立柱,立柱为H型钢,并将立柱按设计要求间隔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底梁上,每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安装声屏障单元板,声屏障单元板包括面板、背板、吸音岩棉、槽钢和工字钢。声屏障单元板的面板和背板由掺入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而成,同时采用先张法对面板和背板内的高强钢筋进行张拉。本发明方法将预制好的面板和背板在施工现场与吸音岩棉、工字钢和槽钢等进行拼装并与立柱固定,具有自重较轻、施工简单、运输便利、抗裂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拼装好的单元板形成三层中空声屏障结构,其降噪效果更加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1033884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319218.9
申请日:2013-07-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转向块,包括U形钢板、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和转向实心圆钢,U形钢板由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组成;体外力筋张拉L形钢板由水平顶板和竖板焊接而成,水平顶板与U形钢板底板焊接,竖板上设置椭圆形预留孔,并在洞边加焊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定位钢板,该钢板同时也是L形钢板加劲肋;转向实心圆钢为体外预应力钢绞线的转向装置,且转向实心圆钢两端加焊限位挡板;转向实心圆钢下的转向处设置弧形转向垫板。该转向块既是张拉锚固端,也是转向块,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拆卸,使预应力筋的张拉端与转向块合二为一,节省空间,特别适合于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绞线4根及以下的建筑结构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101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14408.1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24/28 , C04B24/40 , C04B10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泥基陶粒多孔无砟轨道吸音板的制作方法。陶粒、水泥、水、聚酯纤维、减水剂和防水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5~55%、28~38%、4.8~15%、0.1~0.3%、0.6~1.2%和0.25~0.7%;其中陶粒起骨架作用,粒径2.5~4mm占70%,粒径1.5~2.5mm占20%,粒径0~1.5mm占10%;将陶粒用水预湿后加入水泥和聚酯纤维混合搅拌1分钟,然后加入防水剂和减水剂搅拌4~5分钟;或者将水泥、聚酯纤维、防水剂和减水剂混合搅拌1分钟,然后加入陶粒搅拌4~5分钟;制得拌合料;导入模具中压制成型,然后进行正常养护。本发明投资少、吸音好、强度高,除了可以应用于轨道吸音降噪外,也可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的噪声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569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68385.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河砂替代部分石英砂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活性粉末混凝土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钢纤维掺量为(体积分数)%)的原材料制成:水泥:1份;石英砂:粗砂0.2份;河砂:中砂0.8份,细砂0.2份;硅灰:0.3份;减水剂:0.02份;水:0.23份;钢纤维:0.75%份;河砂采用两种粒径,粒径范围为0~0.6mm,其中细砂为0.16~0.315mm,中砂为0.03~0.60mm;石英砂的粗砂采用0.60~1.25mm粒径。本发明选用两种粒径河砂和一种粒径的石英砂增大骨料密实度,根据具体优化级配,掺入适量钢纤维提高基体抗拉强度,优选合适的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和易性。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得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仍旧优异,而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大幅度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54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31840.8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叠合梁的制作方法。叠合梁主要由掺入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梁、叠合层、纵筋、开口箍筋和箍筋帽组成。活性粉末混凝土叠合梁需分两次浇筑,为保证活性粉末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制梁和叠合层形成整体共同工作,将叠合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本发明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叠合结构,促进叠合结构向超高、轻盈、大跨度、高耐久等方向发展,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1718.7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27 , C04B2201/50 , C04B2201/52 , C04B14/06 , C04B14/062 , C04B18/146 , C04B16/0633 , C04B14/4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渗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抗渗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水泥1份、石英砂0.9份、硅灰0.35份、硅微粉0.35份、石英粉0.20份、减水剂0.015份、钢纤维0.7~1.3份、聚丙烯纤维0.0033~0.0066份和水0.28份。本发明添加了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钢纤维使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韧性和延性得到明显改善,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能起到阻裂增韧、抗磨抗渗和提高抗冲击疲劳性能作用,提高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配合比中硅灰、硅微粉等超细矿物掺合料优化组合,优化了孔结构,改善了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61709.8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间接加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分别制作分配梁、二次分配装置、试验梁、液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底座、工字型横梁、支柱。工字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支柱,液压千斤顶与工字型横梁下翼缘板连接;压力传感器设在液压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试验梁设于底座上,试验梁上设挑耳,二次分配装置放置在试验梁的挑耳上,分配梁放置在二次分配装置上。由液压千斤顶产生荷载,压力传感器读取荷载数据,通过分配梁传递给二次分配装置,再平均施压于试验梁的两侧挑耳上,完成间接加载试验。本发明分配梁与二次分配装置上、下部均能拆卸、拼装与更换,且取材容易,经济实用,适合间接加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6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79499.5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活性粉末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设置一种叠合板,该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后浇层、抗剪钢筋和底部钢筋构成;预制底板和后浇层由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而成,底部钢筋包含纵向受力筋和横向分布筋。将抗剪钢筋和底部钢筋进行绑扎或焊接,放入预制底板的模中进行浇筑,拆模后进行28天自然养护,然后将养护好的预制底板运至施工现场,实施后浇层的浇筑和养护,后浇层的材料配比和强度同预制底板,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支模进行二次浇筑和养护,即实现钢筋桁架活性粉末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本发明具有非常良好的抗弯力学性能和刚度,且节能环保、便于生产、耐久性好。
-
-
-
-
-
-
-
-
-